以下是含有加拿大房價的搜尋結果,共82筆
加拿大禁止部分外國人購買住宅的法案在元旦生效,這項為期兩年的禁令目的在房屋短缺之際,保留更多住宅給當地居民。不過外國人的擁房率並不高,專家質疑禁令成效。
加拿大禁止部分外國人購買住宅的法案在元旦生效,這項為期兩年的禁令目的在房屋短缺之際,保留更多住宅給當地居民。不過外國人的擁房率並不高,專家質疑禁令成效。
眼看英國經濟瀕臨技術性衰退,且央行持續升息對付通膨,專家警告英國房市將步入上一波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低迷期,估計明年房價最多下跌30%。
在主要濟經體接連升息的背景之下,世界諸國房市價格已開始下滑:據美國SP 全國房價指數,美國房價已自2022年中開始回落。澳洲、南韓、加拿大等國房價亦逐步下跌。然而,升息作為牽涉總體經濟多個面向之因素,不適宜直接作為打房工具。再者,升息不僅會影響新承做房貸的意願,亦會透過機動利率影響既有房貸,恐大幅限縮房貸族支付房貸後之可支配所得。若在此背景下房價漲勢不停,則央行可能自2020年12月以來四度調整房貸成數限制後,再度針對第二筆以上房貸緊縮成數上限。
經過疫情爆發以來兩年多的折騰,不知道大家現在聽到「物極必反」的感覺是什麼?說到物極必反,你一定不會忘記去年的11月15日,當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在立法院接受立法委員質詢「房價還會不會回去?」時說的那句話:「物極必反,沒有一樣東西會一直漲上去,一定會面臨修正,只是會在什麼時間點發生而已。」或許,當時的你不以為然;今天的你,不知道是不是變得有點感同身受?對的,隨著房貸利率的步步高升,房貸族利息壓力確實愈來愈重。10月21日台灣央行公布了5大銀行新增房貸利率來到了1.731%,這不但是連續第10漲,也是6年半以來的新高。過去多年,很多手上有房產的人始終洋洋得意,他們認為就算實質工資沒有增長,至少他們的房產價值在增長。但,那些日子結束了。
經過疫情爆發以來兩年多的折騰,不知道大家現在聽到「物極必反」這個成語的感覺是什麼?
美國聯準會宣布升息3碼,為今年來第五次升息,因為房價與房貸利率攀高,8月二手房銷售數字已連續7個月下跌,聯準會暴力升息不僅衝擊當地房市,全球各國央行跟進升息也帶來連鎖效應,以加拿大為例,該國今年已升息5次,房價在短短半年崩跌近22%。至於台灣方面,央行在22日宣布升息半碼,是今年第3度升息、累計升2碼,是否對房價造成衝擊引發關注,有網友則說,如果台灣升到2.5%交易就會急凍,今年買房的小心了。
美國聯準會宣布升息3碼,為今年來第五次升息,因為房價與房貸利率攀高,8月二手房銷售數字已連續7個月下跌,聯準會暴力升息不僅衝擊當地房市,全球各國央行跟進升息也帶來連鎖效應,以加拿大為例,該國今年已升息5次,房價在短短半年崩跌近22%。至於台灣方面,央行在22日宣布升息半碼,是今年第3度升息、累計升2碼,是否對房價造成衝擊引發關注,有網友則說,如果台灣升到2.5%交易就會急凍,今年買房的小心了。
通膨高漲的壓力下,全球迎來升息潮,加拿大央行上個月宣布調升基準利率2碼至1%,同時啟動縮表。隨著貸款利率激升,原先火熱的房市出現反轉,其中房市火車頭多倫多和溫哥華等大城市房屋銷售量大減,前者房價更從3月出現疫情來首降後,4月續創疫後最大跌幅,較前值下滑6.4%,來到93.6萬美元。
多倫多房價今年1月超車溫克華,成為加拿大最昂貴住房市場,許多人會選擇以合租的方式節省住房開銷。不過在這樣的環境下,卻有房東釋出僅420加幣(折合新台幣約9700元)的物件,且還是生活機能、交通都十分優秀的3床臥房,但仔細一看,出租竟是以床為單位,代表看似便宜的420加幣實則只能租一個床位;真相曝光後,引起網友撻伐,更揚言要向政府檢舉他,嚇的房東緊急刪除租屋刊登。
加拿大央行預定3月2日(周三)宣布最新利率決策。由於該國央行總裁麥克蘭(Tiff Macklem)1月已透露,即將開始升息,分析師普遍認為,3月基準利率將調升1碼至0.50%,但對接續的的升息步調,則眾說紛紜。
多年以來,在美國的主導之下,世界主要地區的中央銀行都維持低利率;新冠疫情發生以後,美國更是把利率降低到幾乎等於零,還加上無上限購買債券,很多國家也跟著做。但是現在有不少國家開始警覺到美國這樣做會出現問題:房價狂飆,有可能再度泡沫化,而且一般物價上漲遠超過預期的水準和持續程度。
多年以來,在美國的主導之下,世界主要地區的中央銀行都維持低利率;新冠疫情發生以後,美國更是把利率降低到幾乎等於零,還加上無上限購買債券,很多國家也跟著做。但是現在有不少國家開始警覺到美國這樣做會出現問題:房價狂飆,有可能再度泡沫化,而且一般物價上漲遠超過預期的水準和持續程度。
加拿大即將舉行大選,由於高房價問題惡化,民眾愈來愈擔心買不起房子,房市政策成為競選的主要議題。
加拿大央行發出警訊,加國房市有過熱之虞。
根據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公布的「2020年國際房價負擔能力報告」顯示,去(2020)年香港房地產價格中位數,由2019年相當於家庭收入中位數的20.8倍略降至20.7倍,連續11年成為全球最難負擔房地產市場,意味一個家庭須不吃不喝20.7年方能置業。
瑞銀集團「2020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標」顯示,全球25個主要城市的住宅房地產價格,即使面對新冠病毒肆虐經濟活動,經通貨膨脹調整後的平均增長仍然繼續加速,房地產市場多意外地熱絡,未曾改變過去四個季度以來的增長速度,疫情嚴峻的慕尼黑、法蘭克福、巴黎等大都會的房價繼續上漲。
儘管新冠疫情流行導致全球經濟衰退,但全球主要市場房價持續攀升,部分城市甚至有房市泡沫化風險。瑞銀集團近日報告指出,歐洲多個城市與香港房市存在過熱風險,排名居冠的是德國慕尼黑。
新冠病毒是2020年投資市場最大的黑天鵝,包括台北市在內的全球多數大都會,房地產市場卻都意外地熱絡,瑞銀集團《2020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標》最新出爐,顯示全球25個主要城市的住宅房地產價格,經通貨膨脹調整後的平均增長仍然繼續加速,未曾改變過去4個季度以來的增長速度,疫情嚴峻的慕尼黑、法蘭克福、巴黎等大都會的房價繼續上漲。
根據路透社調查分析,多倫多和溫哥華明年房價將不再大漲,漲幅充其量只是跟上通貨膨脹率,跟加拿大全國市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