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勃恩斯的搜尋結果,共23筆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勃恩斯(William Burns)20日在一場安全會議上坦承,10年前美國在大陸部署的間諜網遭到重創。這起事件被部分官員稱為「情報災難」,當時因為幹員背叛,加上秘密通訊系統可能被滲透,導致多達30名CIA幹員被北京逮捕,至少有1名幹員在大陸安全官員面前被處決。
「華爾街日報」報導,根據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與北京當局有關的駭客侵入美國駐中國大使勃恩斯、國務院主管東亞事務的亞太助卿康達的電子郵件帳號。
《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6月底報導,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勃恩斯曾就「瓦格納」傭兵組織叛變一事,致電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局長納雷什金,傳達美國絕無涉入俄國內部混亂。不過據俄羅斯媒體指出,兩人通話的主要焦點放在俄烏戰爭上,納雷什金更表示,等導時機成熟,雙方將以和談方式結束戰爭。
俄羅斯傭兵集團瓦格納兵變流產後一周,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勃恩斯(William Burns)昨(1)日評論,兵變事件反映了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如何危害普丁,稱俄國社會對戰爭的不滿為CIA招募間諜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強調絕對「不會浪費」。
美國官員今天表示,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勃恩斯(William Burns)5月曾赴北京會見中國情報高層,是美軍擊落中國間諜氣球以來,拜登政府訪問中國的最高層級官員。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8日在北京會見美國駐中國大使勃恩斯時表示,當務之急是要穩定中美關係,防止中美之間出現意外。對此,美國國務院重申美國一中政策不變,也不打算改變現狀。
美國駐中大使勃恩斯今天表示,台灣長年是美中之間核心議題,台海是重要國際渠道,若因戰爭關閉將嚴重衝擊全球經濟,引起越來越多國家關切,中方應致力和平解決兩岸分歧。
美駐中大使勃恩斯24日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遞交國書,面對外界揣測勃恩斯到職一年才遞交國書,是遭北京藉機報復,美國國務院今天予以否認,指勃恩斯過去一年都在中國進行重要工作。
「華爾街日報」稱美國能源部推斷疫情可能源於中國實驗室外洩之後,美國駐北京大使勃恩斯今天表示,中國必須對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起源更加誠實。
最近與中國不時爆發口角的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今天發布一張他在上海排隊做核酸檢測的照片,在網上引發熱議。許多外國網友表示大為驚訝,連美國駐華大使都得與市民一樣做核酸,還得乖乖排隊。也有大陸網民友反問,上海市長做核酸有排隊嗎?近期與中國關係緊繃的伯恩斯發出這張照片,是否有意凸顯美國的官員與中國官員差異,此舉恐怕讓他與中國之間的關係更加惡化。
美國駐中大使勃恩斯今天表示,美中關係處於50年來低點,北京行徑是主因。他說,中國曾允諾和平處理兩岸,卻升級對台言論、侵擾台灣周邊領域,美方正積極與北京交涉,敦促中方守諾。
美國聯邦參議院今天通過前國務次卿勃恩斯出任駐中國大使任命案。勃恩斯10月在參院外委會提名聽證會上表示,中國具侵略性且不可信,強化台灣防禦中國入侵威脅的能力應是美方優先事項。
美國駐中大使提名人勃恩斯今天表示,中國幾十年來軍事、經濟及科技能力雖大幅成長,但外界不應誇大北京實力,也不該小看美國。他未來將聯合盟友抑制中國,證明「東升西降」絕非事實。
美國駐中大使提名人勃恩斯今天在國會表示,他1997年見證香港主權移交,事後卻看到中國違背當年每項承諾,美國不能相信北京會履行在台灣議題上承諾,需協助台灣強化不對稱戰力。
美國前國務次卿勃恩斯將接駐北京大使,離秦剛任中國駐美大使未滿月,學者分析這是外交對等,中美關係可望緩和;但勃恩斯是政策執行者,不應過度期待完全改變當前兩國的問題。
美國駐中大使懸缺11個月,總統拜登今天提名職業外交官、前次卿勃恩斯出任這個要職。在美中全面競爭時代,勃恩斯主張美國應聯合盟友因應中國挑戰,他也支持台灣國際參與。
隨著美中兩國對全球領導地位的競爭日益激烈,雙方即將任命新的外交大使。北京計劃任命外交部副部長秦剛擔任駐美大使,美國則傳出將任命前國務次卿勃恩斯擔任駐中大使。
美國駐華大使人選遲遲未定。美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職業外交官勃恩斯(Nicholas Burns)擔任駐華大使已進入最後的資格審查階段。
PGA捷恩斯邀請賽(The Genesis Invitational)今天進行次輪賽事,台灣高球好手潘政琮輝出70(-1)桿,以兩輪總桿數141桿並列第40名晉級,暫列榜首的仍是美國好手伯恩斯(Sam Burns),領先並列第2名的球員5桿。
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今天與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勃恩斯會晤,張志軍會後表示,中美溝通處理問題,不僅有利兩岸關係,也有利中美兩國關係穩定,美方對他訪台也相當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