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動搖的搜尋結果,共632筆
大陸駐印臨時代辦馬珈22日面向中印媒體舉辦吹風會,介紹全國兩會和大陸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式現代化、全球文明倡議、大陸外交和中印關係等情況。她表示,中印關係呈現逐步恢復的積極勢頭,兩國邊境局勢總體穩定,雙方保持外交軍事管道溝通,正推動局勢早日轉入常態化管控。
WBC2023世界棒球經典賽四強賽,「村神」村上宗隆在9局下,1支轟到全壘打牆的「再見安打」,日本隊以6比5一分之差險勝墨西哥隊,順利挺進冠軍賽;去年日職史上最年輕的「三冠王」村上宗隆,被球迷封為「村神」,但因前幾場經典賽表現低迷,慘遭球迷揶揄只是個「村民」,但總教練栗山英樹一句話「我相信你會贏,最後就靠你贏球了」,村上宗隆不負眾望,1支「再見安打」,氣走墨西哥隊,將在冠軍賽決戰美國隊。
大陸進入一年一度的兩會政治熱季,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是熱中之重。相較於往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較為精簡,「發展」和「穩」是明顯的高頻詞。對於觀察家而言,能更清晰地捕捉到大陸對未來的布局邏輯,體認其決策層的戰略清醒。
民進黨南投立委補選止敗後氣勢大振,但對於國民黨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此次選舉明顯暴露國民黨兩大短處,第一,不為世代交替做投資,第二,過度迷信基本盤,國民黨正可藉這次失敗重新思考策略,立刻整隊再出發,挑對的人、派出最強的人,2024總統大選仍大有可為。
大陸官方微信公眾號「國防部發布」消息,大陸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大校23日下午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美國中情局局長近期稱,中方已命令解放軍為2027年前攻台做好準備。而美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在國會聽證會上稱,確信2030年前中國大陸不會對台灣有重大侵犯。美國空軍參謀長稱,不認為中國大陸入侵台灣是迫在眉睫的或不可避免的事情。對此譚克非回應,解放軍以行動說話,堅決挫敗台獨分裂行徑和外部勢力干涉。
中國電動車新秀在全球攻城略地之際,其動力電池生產商在全球市場的表現更為優異,寧德時代與汽車巨擘福特在美國合作建廠震驚全球。老牌汽車大國德國、日本對快速崛起的中國電動車業不敢輕忽,加速開發固態電池等關鍵材料,接連宣佈將在2025年推出固態電池原型車,並計劃於2028年上市。已然稱霸車用鋰電池的中國要如何應戰,對未來全球電動車業將有決定性的影響。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滿1年前幾天到基輔訪問,並於今天表示,義國「無意動搖」對烏國的支持。另稱和其他國家協商後,暫無運交戰機給烏國計畫。
俄軍全面入侵烏克蘭一週年前夕,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今天在波蘭首都華沙發表演說時表示,基輔仍然「屹立不搖」,「俄羅斯絕不會戰勝烏克蘭」。
近幾個月以來,許多歐洲國家呼籲,德國應該提供同意提供豹2(Leopard2)主戰坦克給烏克蘭,只有德國率先同意,其他的豹2使用國才能陸續跟進。然而,就在德國終於率先提供豹2坦克之後,卻沒有預期的踴躍跟進的情況。對此,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頗為不滿,他在一場會談上,不著痕跡的批評那些歐洲國家言行不一。
旅美學者林環牆長期關注總統蔡英文的「論文門」,他13日在臉書刊出3份公文,包括青輔會高銘輝公文、留學生回國服務申請登記表、公務人員履歷表,他強調這3份公文都足證蔡學位有問題,且這些文件都是檢察官黃偉調出來的官方正式文件,具有不容否認的法律效力。此消息引熱議,不少網友則將矛頭對準碩士學位遭「雙殺」的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認為林智堅是再度引爆「小英論文門」的關鍵人物。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傅聰11日表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同所有其他國家,包括歐盟關係的基礎。
近日歐洲部份國家議會議員先後訪問台灣,捷克總統當選人與蔡英文總統通電話等一系列事件,引發中國大陸反彈。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警告,上述行為都直接違背了歐共體在1975年中歐建交時做出的承諾,「如果這些承諾被違背,將會從根本上改變或動搖雙邊關係的基礎。我想提請歐盟夥伴注意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2月3日上午,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省委書記鄭柵潔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政企一心,共同推動安徽高品質發展。
2022年大陸經濟增速大幅下滑,在新的一年如何提振市場信心,恢復發展動能,成為各界矚目的話題。由於民營經濟為大陸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就業、90%以上的市場主體數量,因此大陸經濟能否觸底反彈與民營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相較過去左派網路意見領袖頻頻對民營經濟發難,最近民營經濟的支持者開始發動反攻,攪動了春節期間的大陸輿論場。事實證明,支持民營經濟已經成為大陸新的政治正確。
中國是蘋果iPhone的生產重地,過往約占蘋果全球供應量的一半以上,但根據南華早報報導,DigiTimes Research最新預測顯示,預估到2027年,印度將占iPhone總產能的50%,比摩根大通(小摩)早先預測到2025年印度將組裝全球iPhone總量的25%更多。
編按:2022年在疫情、通膨與戰爭的陰影下結束,放眼國際,有輸家也有贏家,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流年不利,跌落全球首富寶座,反觀中國大陸同業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固守本業,帶領公司躍居大陸新能源車一哥。以往被尊為日本投資大神的軟體銀行創辦人孫正義投資科技股大虧,計劃將軟銀下市,與孫正義熟識的沙國王儲沙爾曼堪稱大贏家,大賺油元推動政經改革。
卸任公職多年的前副總統連戰下個月將出版《連戰回憶錄》(上冊:我的永平之路、下冊:從破冰到永平),全套45萬多字,完整記錄他尋根、求學、從政、推動兩岸和平的重要歷程,並還原2005年「和平之旅」及1次連胡會、4次連習會等歷史場景。連戰對兩岸關係提出建議,認為「兩岸應該推動政治對話、追求最終和平」。
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尹艷林24日表示,要對2023年大陸經濟的整體好轉充滿信心。他指出,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要把握重點方向,最重要的是要大力提振市場與民企信心,「這是2023年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
台積電會不會變成「美積電」?台灣半導體產業是否會「去台化」?已成為綠藍兩個政治同溫層相互攻擊的口水話題,民進黨政府乘勢把這種憂心定位為中共的「認知戰」,一概否定其正當性。就事論事,「美積電」與「去台化」的論點確有過度衍伸之處,但不能否定台積電帶領周邊產業到美國設廠,是全球化逆轉與台灣地緣政治處境惡化的結果,是台灣40年來所未有的大變局,歷史性的挑戰需要歷史性的眼光研判與決斷。
大陸自武漢爆發新冠疫情以來,歷經武漢封城、上海全域靜態管理等「動態清零」措施,終於警醒「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繼續以舉國體制「主動優化完善防控政策」,成果備受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