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勞工身心健康的搜尋結果,共86筆
根據國際社會保險組織(ISSA)研究指出,企業針對職業安全健康的投資,可產生兩倍以上的經濟效益,因此許多企業開始未雨綢繆,利用數位工具建構員工福利安全網。國泰集團(2882)今年成立的「有福企職人健康福利平台」,一反市場上以員工消費為主的優惠購物福利模式,囊括津貼福利、團險保障、健康促進和專屬特約等面向,集團員工皆能透過此平台,取得更全面的福利與保障。
日前民眾提案「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周休三日的國家」獲得逾5,000人連署、並通過成案門檻。據了解,勞動部預計7日召開相關會議,邀請勞、資、政、學代表與相關部會一同討論;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仍持續蒐集軍公教(含學生)等相關單位意見,擇日召開會議討論。
桃園市長張善政上任後陸續推出許多新政獲好評。昨(1)日為五一勞動節,張善政在臉書列舉推出的勞工福利政策,有網友對此大讚桃園這次選對市長,從推出的政策看出很重視勞工。此外,有網友提到上下南崁每到夜晚就有改裝排氣管的汽機車橫行,「請市長重視勞工休息時的品質」。
五一勞動節將至,但勞工卻很「薪酸」。求職網調查,不少上班族曾經被主管拗加班,卻領不到額外報酬,有高達8成的勞工透露「曾經無酬加班」,自估每月平均少領5234元加班費,潛在「白工功德族」恐上看733萬人。
任職於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的翁明華,獲選今年企(產)業勞工組全國模範勞工,苗栗縣長鍾東錦19日接見表揚他,並肯定他是苗栗之光。同時期許縣府同仁都能像翁明華先生一樣,不斷提出創新想法,造福縣民。
「做好員工的健康管理可以幫企業降低許多風險並提升工作效率!」三美健康事業公司有健全的健康照護團隊,協助中小企業進行職場健康照護,也幫助企業配合並落實法規規範,往來的企業也因為與三美健康事業公司的合作,讓員工感受到公司對同仁的重視與關心,有效降低職災、意外事故,「做好職場健康照護就可以降低企業風險,為員工與企業達成雙贏局面。」
台中市政府勞工局將於11月5日上午6時40分,於豐原中正公園盛大舉行「富市台中 勞資好行」健行活動,除有精彩的歌舞表演與親子遊戲,還能參加摸彩,抽出iPad Air、Dyson吹風機、氣炸鍋、自行車、全聯禮券等豐富獎品,歡迎勞工朋友攜家帶眷報名參加。
勞動部18日及19日舉辦「數位時代促進職業安全衛生之數位科技應用」APEC工作坊,邀請澳洲、日本、韓國、泰國與美國等經濟體之專家學者及國際勞雇組織代表,和我國職業安全衛生領域的專家學者,就數位科技運用及COVID-19疫情對職業安全衛生所帶來的衝擊進行討論,同時構思數位科技於職業安全衛生領域應用的創新途徑及案例分享。
現代人除了工作忙碌,還要面對外在的挑戰及多元快速的環境變遷,近年來許多企業都推行工作生活平衡及企業永續經營,不少企業正努力建構一個友善健康職場,除職場以外甚至延伸到環境、供應鏈和社區等面向。
為督促事業單位積極落實職業安全衛生法(下簡稱職安法)相關規定,減少職業災害發生,勞動部27日修正發布「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及勞動檢查法案件處理要點」,針對一定規模事業單位、違反法令情節及重複違反情形等提高罰鍰額度,最高將從10萬元開始起跳累加。
近期各地天氣高溫炎熱,中央氣象局發布部分區域有連續出現高溫的情形,為維護戶外工作者安全健康,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將熱危害預防納入夏季防災重點工作,除擴大實施監督檢查外,並於今15日與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合作舉辦觀摩會,透過實體及線上直播方式分享實務作法,以強化業者對於戶外高氣溫的危害預防成效。
後疫情時代,企業留才大不易。資誠(PwC)會計師事務所24日發布《2022希望與恐懼調查報告》指出,台灣有22%勞工在未來一年內要求加薪(全球為35%);另有10%台灣勞工計畫在一年內離職,主要為跳槽或轉行(全球為19%)。
響應4月28日「世界職業安全衛生日」,「2022職業衛生暨職業醫學與護理國際學術研討會」今天啟動,並以「後疫情時代的健康職場及全人健康」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探討職業衛生與環境職業醫學。
為鼓勵企業營造健康工作環境,協助雇主推動工作環境改善與職場身心健康措施,以提升勞工健康勞動力,勞動部修正「事業單位改善工作環境及促進職場勞工身心健康補助作業要點」,將「夜間工作」及「局限空間作業」的防護設施納入補助項目,並提高補助額度,擴大協助中小企業打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
近來屢屢傳出超商夜間工作遭攻擊,甚至還有店員因此死亡,勞動部職安署近期修正「事業單位改善工作環境及促進職場勞工身心健康補助作業要點」,除了提高補助額度外,也把夜間工作、侷限空間作業等納入補助範圍,而夜間工作可以申請如隔離板、警報系統,甚至是如電擊棒等防衛設備。
為鼓勵企業營造健康工作環境,協助雇主推動工作環境改善與職場身心健康措施,以提升勞工健康勞動力,勞動部修正「事業單位改善工作環境及促進職場勞工身心健康補助作業要點」,提高補助額度及增加補助項目,擴大協助中小企業打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
許多創業家認為設立公司是相當簡單的事,只要委任會計師辦理設立登記後,就可以全心打拼事業,無後顧之憂,等公司有收益再繳稅即可。但實務上並非完全如此,由於近年來政府為落實保障勞工權益,推出複雜勞資規範並無將中小企業排除在外,也因此不時有聞連小型企業也受勞動檢查及受罰。
近來頻頻傳出有零售業勞工,夜間工作時遭攻擊甚至致死,為了確保夜間工作者身心健康及降低職場暴力風險,勞動部今天公布「職場夜間工作安全衛生指引」,其中有關夜間工作安全衛生重要事項包括「萬一發生消費者暴力攻擊事件,工作者可緊急迴避或採取必要之自衛手段,如因而造成財物之損失,工作者無須承擔賠償義務,且不會遭受不利之待遇」,若雇主未依指引,最重可依職安法處以30萬元罰鍰。
近來頻頻傳出有零售業勞工,夜間工作時遭攻擊甚至致死,為了確保夜間工作者身心健康及降低職場暴力風險,勞動部今天公布「職場夜間工作安全衛生指引」,其中有關夜間工作安全衛生重要事項包括「萬一發生消費者暴力攻擊事件,工作者可緊急迴避或採取必要之自衛手段,如因而造成財物之損失,工作者無須承擔賠償義務,且不會遭受不利之待遇」,若雇主未依指引評估恐怕會挨罰。
司法院大法官今年8月20日公布釋字第807號解釋,宣告勞動基準法第49條第1項規定(即女性夜間10時至凌晨6時出勤須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違憲後,相關規定即失去法律效力。不過,臺北市勞動局陳信瑜局長提醒,「雇主依法仍不得使懷孕或哺乳期間之女性勞工排定夜班出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