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包公祠的搜尋結果,共06筆
專門替人伸張正義的包青天,死後的遺骨竟一度遭到挖開,差點挫骨揚灰,這樣的委屈,誰來替他喊冤?台北曲藝團作品《再見包青天》,結合京劇、評書、相書和音樂,解析不為人知的包公。
專門替人伸張正義的包青天,死後的遺骨竟一度遭到挖開,差點挫骨揚灰,這樣的委屈,誰來替他喊冤?台北曲藝團作品《再見包青天》,結合京劇、評書、相書和音樂,解析不為人知的包公。
包公的臉譜和傳統戲劇中的所有臉譜不同,它墨黑如漆,在額頭的位置上用白色油彩勾畫出一彎新月。這一臉譜為戲劇中的包拯專用。包公的前額所畫,俗稱「月形腦門」又名「太陰腦門」。民間故事中,包公剛正威嚴,「日斷陽間夜斷陰」,白天料理人間的案子,夜晚則主持陰間的訟事,需要陰陽兩界的「通行證」,而這「月形腦門」,就起到「通行證」的作用。
戲台上的包公,是個大黑臉,黑額白眉,額心上描一白月,加上長長的黑髯口,烏黑的官帽蟒袍,唱起來聲若洪鐘,底氣十足,完全是一個性情耿直疾惡如仇的黑煞星模樣。自宋以來,包公這粗獷豪爽的形像已被民間認可,成為百姓心目中的包青天。
我的神州壯遊從南京啟航,穿越了蘇北的淮安和徐州,繼而轉進中原。告別了商丘,第五站是開封。
北宋著名官吏包拯的故鄉在中國大陸安徽省合肥市,走進紀念包拯的「包公祠」,眼尖的人會發現,包公祠門牌的「孝」字左下側多了一小點,奉勸世人「孝心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