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匈牙利總理的搜尋結果,共93筆
本週二(29)前美國《福斯新聞》王牌主播卡爾森(Tucker Carlson)前往採訪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並且在社群媒體X(前身為推特)公布這一段長達30分鐘的專訪內容。從北約國家領導人的高度來談烏俄戰爭,包含美國如何誤判了俄羅斯、普丁、俄羅斯核武庫以烏克蘭軍民實際上傷亡慘重、北溪管線炸毀的影響等等,本篇報導將採逐字稿形式呈現。
本週二(29)前美國《福斯新聞》王牌主播卡爾森(Tucker Carlson)前往採訪北約會員國匈牙利的總理奧班(Viktor Orban),並且在社群媒體X(前身為推特)公布這一段長達30分鐘的專訪內容。從北約國家領導人的高度來談烏俄戰爭,包含美國如何誤判了俄羅斯、普丁、俄羅斯核武庫以烏克蘭軍民實際上傷亡慘重、北溪管線炸毀的影響等等,內容涵蓋到了當前歐陸的局勢。
網絡近日傳出有「金融巨鱷」之稱的匈牙利出生、92歲美籍猶太裔億萬富豪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因心臟病發離世,但本人很快於美東時間15日在Twitter上發文澄清。路透社等多家媒體事後也在事實查核後,確認此消息為「假新聞」。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4月30日結束匈牙利3天訪問後,在返回梵蒂岡的航班上告訴媒體,他正在執行一項有關結束烏克蘭戰爭的「祕密任務」,目前尚未到對外公布時機,「當時機到了,我會揭露它。」
與俄羅斯接壤的芬蘭及其鄰國瑞典在俄軍入侵烏克蘭後,同時申請加入以美國為首的防禦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3月30日,芬蘭的申請案終於獲得土耳其批准,為該國成為北約第31個成員國掃除最後障礙。瑞典則沒那麼幸運,其申請案遭到匈牙利及土耳其以不同理由卡關,瑞典何時能夠加盟尚無眉目。
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天在總統府會見極右翼的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並在工作晚宴強調歐洲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應團結一致。
匈牙利總理奧班的幕僚長今天宣布,布達佩斯可能進一步延後批准芬蘭和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相關法案,並稱法案表決可能只能在3月的第3週後舉行。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án)當地時間19日在該國首都布達佩斯,會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王毅指出,雙方應繼續加強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歐爾班則感謝中方長期以來提供的無私幫助,稱中方疫苗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烏克蘭今天就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發表的「貶低」言論向匈牙利大使提出抗議,並敦促布達佩斯停止所謂的反烏克蘭言論。
歐盟立法者24日(週四)通過了一項決議,敦促歐盟執委會和成員國不要解凍匈牙利的歐盟資金,原因為匈牙利違反歐盟法治模式。
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今天表示,國會明年會批准讓芬蘭與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申請案。目前只剩匈牙利和土耳其尚未批准它們加入。
今年9月,瑞典和義大利的國會大選,似乎揭示「向右走」的政黨輪替,是2月俄烏戰爭以來的政治風潮。除了東歐的匈牙利總理奧本所屬政黨聯盟,大獲全勝,9月14日北歐的瑞典,以及9月25日南歐的義大利國會大選,都選出右派政黨組成的聯合政府。無論是瑞典人民重視的整治敗壞治安(外國移民犯罪),或是義大利有史以來第一位女總理「我是喬吉亞(她的名字Giorgia Meloni),我是女性,我是義大利人,我是基督徒!」讓人印象深刻的競選開場白,從南北歐沒有執政經驗的政黨聯盟,組成聯合政府之後,外界對於「(右派)民粹主義」、反移民、甚至是反歐盟的強烈質疑,恐將進而影響歐盟的未來。
處在俄烏戰線邊緣的歐洲正在分裂,繼歐洲議會9月15日表決通過決議,指不再視匈牙利為一個完全民主國家後,另一個歐洲主要國家義大利選出右翼政黨執政。歐洲各國正面臨能源、難民、經濟等多重危機,選民亦愈來愈選擇一些民粹政黨執政。
奧地利智庫報告指出,匈牙利是歐盟最「穩定」的政府,自2010年以來一直是執政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的青民盟(Fidesz),而西班牙、保加利亞和義大利近年來都經歷了政黨聯盟薄弱和政府定期更迭的結合,在其「歐盟不穩定指數」中被列為政治波動最大的國家。
由於貪腐問題,歐盟執委會在周日建議暫停對匈牙利提供約75億歐元資金。歐盟此前為保障法治而推出的新制裁措施,現在出現首宗此類案例。
歐盟執委會(EC)今天打算暫停匈牙利75億歐元(約新台幣2355億)融資,要等匈牙利當局端出足以結構性改善國內情況的反貪腐改革。
俄烏戰爭爆發後,原本疲弱的匈牙利貨幣福林(forint)更是一落千丈,這也促使當地部分產業決定自立自強,棄用福林改而歐元交易或定價。
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世界上大部分的地區都不支持西方的立場,並認為烏克蘭戰爭將會結束西方的霸權。
匈牙利極右派總理奧班(Viktor Orban)說要避免製造「混種民族」(peoples of mixed-race),引發華府痛斥。他今天替自己辯護,稱他是基於「文化」角度發言。
據《歐洲動態》(EurActiv)7月21日報導,匈牙利外交部長西亞爾托(Peter Szijjarto)前往莫斯科,代表匈牙利討論購買更多的俄羅斯天然氣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