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北京公開的搜尋結果,共445筆
國史館臉書貼文稱「聯合國與國際社會都認定中華民國已經由北京政府代表、繼承」、以及台灣維持現狀是自願成為中國大陸的一部分,對此,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兼黨史館主任林家興質疑,所謂「中華民國由大陸當局繼承」的說法是中共的說詞,難道蔡英文政府在中共軍演之際還要成為中共同路人?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可能訪台,導致美中緊張關係惡化。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在1日引述多位歐洲高級外交官報導說,美中之間對台灣問題的口水戰「很容易升級」,甚至有失控之虞,歐洲各國政府正密切關注。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傳出計劃於8月訪問台灣,引起中國大陸強烈不滿,甚至更私下警告華府可能作出軍事回應。北京的消息傳出後引起美國政界高度關注,美媒指出,美軍正在制訂保護裴洛西訪台代表團的各種選項,其中包括調動航空母艦或派遣戰機提供密接空中支援。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引述美國政府官員表示,拜登政府官員愈來愈擔心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8月訪問台灣的計畫可能引發台海重大危機,包括白宮及一票國安官員已經向裴洛西及她的團隊彙報現在訪台的風險,官員們希望在不引發公眾騷動的情況下「勸退」裴洛西。
在台北市長柯文哲19日舉辦任內最後一屆「台北上海雙城論壇」的同時,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斯培、歐洲議會副議長畢爾來台獲得蔡政府禮遇,更傳出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8月將重啟亞洲之行並擬訪台的消息。在台海緊張的情勢之下,蔡政府和北京都容許雙城論壇的管道保留下來,此乃兩岸碩果僅存的善意,但裴洛西訪台議題再起,無疑又讓台海上空烏雲密布。
英文時事雜誌「外交家」(The Diplomat)網站29日報導,菲律賓新任總統小馬可仕正在重置菲律賓外交政策,他已經發出了明確的信號,即不想過於依賴美國,也不想與中國過分親密。
「五窮六絕」大陸各地方面臨疫情影響加上紓困衝擊,今年出現前5個月「財政大減」、 6月大學應屆畢業生「就業難」現象。因應今年應屆畢業生1076萬人新高,各地政府各顯神通,北京市政府推出「就業16條」具體措施有最長3年的就業社保補貼,及每人1000元(人民幣,下同)求職創業補貼等作法,窮則變、變則通。
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楊潔篪13日在盧森堡與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舉行會談,針對台灣問題、中美關係展開溝通,為第3次拜習視訊峰會鋪路。最值得注意的是,楊潔篪對美國提出四道難題,現在就看美國如何接招了。
美媒披露,剛在新加坡與中國大陸進行防務對話的美方,注意到中方多次私下表達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儘管大陸軍方尚未回應此傳聞,但五角大廈重申穿越台海行動不變,而北京外交部則稱否認「國際水域」的存在。台海爭議各方已經吵了幾十年,為何此時才出現「國際水域」爭論?背後原因不難理解,但後續恐有大文章。
台灣海峽歸屬問題向來是兩岸政治敏感議題,中國向來主張擁有台海主權,但美軍艦時不時「到此一遊」,卻又令北京莫可奈何。只是當美、日,甚至韓國都公開關切台海穩定時,在兩岸分治及國際政治現實下,北京「台海屬於中國」的說法,也僅只是口頭政治宣示。
加拿大籍華人偶像歌手吳亦凡,原先在大陸演藝圈發展得順風順水,卻在2021年爆出涉嫌性侵被捕,關押在北京朝陽監獄,事發後他形象全毀,演藝事業慘遭全面封殺,傳出昨天(6/10)吳亦凡的官司已在北京開庭,除了性侵案,還多了聚眾淫亂罪行,將擇期宣判結果。
台灣24小時內接連與美、歐推進關鍵經貿合作。法國世界報分析,歐、台部長級對話具有政治意涵,除證實歐盟正與北京保持距離,也顯示歐盟對台的支持與合作,正擺脫過去的低調,走向公開。
年初在北京冬季奧運引發風波的競速滑冰女將黃郁婷,雖然體育署以及滑冰協會緊急懲處止血,但當時並沒有正式法條,因此體育署在17日公布「國家代表隊教練與選手選拔培訓及參賽處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其中最主要的法條就是明確規定國家代表隊選手如果言行有損及團體形象或國家榮譽,情節重大者,取消其代表隊選手資格,且減少補助金額或停止補助1年至5年,教練亦同受榮譽條款之規範。
美國國務院官網5日更新「美台關係」網頁文字,刪除使用半世紀之久的「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以及經常提到的「美國不支持台獨」兩段文字,且首次將《台灣關係法》置於美中三項「聯合公報」之前,並加上「六項保證」,大幅提升美台關係。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絲(Avril Haines)周二告訴國會,美國情報界認為,縱使華府支持台北,但北京正積極設法打造能攻佔台灣的軍隊。
香港公司註冊處網站顯示,字節跳動(香港)有限公司已更名為抖音集團(香港)有限公司,生效時間為5月6日。此外,字節跳動旗下其他數家公司也陸續更名為「抖音」。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與中國大陸國防部長魏鳳和日前通話,雙方所釋出的一些訊息與現況若合符節,非常值得注意。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昨(4)日拋下震撼彈,宣布不再參加下任香港特首選舉,6月30日將結束5年任期。她表示,過去5年面對暴力示威和疫情等眾多挑戰,承受極大壓力,感激北京對她的支持。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在全球絕大多數的範圍內遭到反對與唾棄。大陸官方到目前為止,仍拒絕譴責羅斯的侵略行為,甚至要求媒體在論及此事時避免使用侵略、攻擊、戰爭等詞彙,網路上則是一片支援普丁的聲音。但是仍有5名知名的中國歷史學者發表聯署信呼籲反戰,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並表達對烏克蘭人民的同情。
美國走抗中路線後,中俄關係近期堪稱史上最佳,俄羅斯總統普丁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個自治區為獨立國家後,向來堅持反對分離主義、不干涉他國內政的中國,處境頓時複雜,有如走在鋼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