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北京話的搜尋結果,共402筆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出訪莫斯科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丁,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普丁主要尋求朋友協助,不過過去一年的經驗顯示,中俄友誼仍有限制,誠如俄軍專家所言,俄羅斯「過度興奮」,因為北京只有一個盟友,就是自己。另外文章也分析,習近平可能向普丁釋出3種訊號,包括該收手了、繼續戰爭,或是什麼都沒表示。
中國、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三國10日在北京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沙伊兩國恢復外交關係。前國務卿季辛吉在《華盛頓郵報》受訪時表示,此事是中東戰略格局的一個重大變化,中國以「和平締造者」角色,改變了國際外交的職權範圍,並朝著成為創建世界秩序的參與者的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
中國、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三國10日在北京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沙伊兩國恢復外交關係。大陸觀察者網18日引述美國《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伊格內修斯(David Ignatius)發表的評論文章〈中國如何預示中東多極化的開始〉中,前國務卿季辛吉受訪的觀點。季辛吉表示,此事是中東戰略格局的一個重大變化,中國以「和平締造者」的角色改變了國際外交的職權範圍,並朝著成為創建世界秩序的參與者的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沈雅梅16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日前,沙烏地與伊朗在北京對話中達成復交決定,打開實現中東和平穩定的新道路。事件迅速激發美國一些政客、媒體甚至學者拾起「大國競爭」透鏡,評估北京對話對美國中東外交的影響,質疑中國參與斡旋的動機,反思美國外交決策者犯下的「錯誤」。
日前失聯的金門二膽島陳姓上兵,經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多方查證,確定目前在對岸「吃好、睡好、一切安好」,但處理方式兩岸卻陷入膠著。陳玉珍表示,這起事件由於牽扯到兩岸事務,恐怕只有北京才能決定,此說法引發網友熱議。
大陸資深男星李琦過去曾出演多部電視劇,使他風光一時成知名演員,但晚年他卻罹患糖尿病、痛風等疾病,導致他戲約減少,為了討生活他便在北京街頭擺攤賣燒烤串,不過它的售價卻比一般高出10倍,引發網友討論。
大陸央視新聞11日報導,大陸外交部發言人就沙烏地和伊朗北京對話,介紹此次對話的背景、具體情況和成果。強調中國大陸在中東地區沒有任何私利,尊重中東國家主人翁地位,反對在中東搞地緣政治競爭,無意也不會去填補所謂「真空」或搞排他小圈子。並將繼續為實現中東和平安寧貢獻中方智慧,提出中方建議,發揮中方負責任大國作用。
大陸觀察者網11日報導,中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三國10日發布聯合聲明,宣佈沙伊復交。對此消息,美國白宮方面稍後回應稱,沙烏地向美國通報了與伊朗會談消息,美國未直接參與該協議,並稱美國「長期以來一直鼓勵直接對話和外交,以説明緩解緊張局勢並降低衝突風險」。美媒稱,白宮國安會議發言人似乎刻意忽略中方斡旋作用,稱「這無關中國(This is not about China)」。對此有美媒解讀,伊朗達成協議是因為「壓力」而非「邀請」。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丁隆11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在中國斡旋和主持下,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這對「中東宿敵」在北京舉行歷時5天的密集對話,最終達成協議,包括同意恢復雙方外交關係,在至多兩個月內重開雙方使館和代表機構、互派大使,並探討加強雙邊關係。此外,雙方還將重啟2001年簽署的安全協定。這表明雙方全面恢復外交和安全關係的決心,也說明中方的斡旋行動推動達成的,是一份實實在在、完完整整的和解協定,而不是局部和臨時性的。它既為兩國持續多年的對抗畫上了休止符,也按下了兩國合作的啟動鍵。
主管印太事務的美國國防部助理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2日坦言,要嚇阻北京不在2030年前進犯台灣有難度,但「我認為我們可以做到」,美國正強化嚇阻力量,確保侵略成本高得讓北京無法承受。
俄烏開戰一周年,戰場上炮火紛飛,戰場外也是唇槍舌劍。相比西方陣營旗幟鮮明地挺烏抗俄,中國大陸始終在各方之間閃轉騰挪。由於拒絕選邊站隊,一年來中國外交官屢屢遭到西方詰難。最近華盛頓更是宣稱掌握了北京考慮向莫斯科提供武器的情報。2月24日,大陸外交部發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一共提出了12項主張。與此同時,圍繞俄烏之戰的定性、走向與中國的應對之策,大陸民間也存在不小的分歧。
時隔近4年,中日兩國22日在東京舉行安全對話,雙方確認了加強安全、防衛領域溝通的方針,並就今春前後啟用直通兩國防務部門的熱線達成共識。然而,日方在開場便針對偵察氣球等議題表示關切;中方則稱日本安保3文書與境外勢力勾連,對台灣問題表現出負面行動。
美國之音引述路透報導,有5名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大陸商務部正在向獨立煉油廠瞭解進口俄羅斯原油的情況。消息說,上周有大約十家煉油廠接受了詢問,詢問的內容是進口俄羅斯原油的數量和價格,以及煉油廠在生產和業務方面存在哪些困難。其中一名消息來源表示,中方政府希望瞭解這些獨立煉油廠最多能夠購買多少原油。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訪中,會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引發外界批評。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直言,兩岸有互動是好的,可是關鍵在能拿出什麼樣的主張,而國民黨應該和北京進行政治對話,過程中拿出自己的方案去對話,而不是到對岸聽別人訓話。
中國大陸偵察氣球飄越美國上空,美國總統拜登7日的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演說將如何回應引發關注,當晚針對中國大陸部分,他強調如果北京威脅美國主權,美國也會採取行動,同時也已經有所動作。不過他後續脫稿演出,在強調民主政權已經變得更強大、專制政體更弱時,他突然大喊:「給我一個會想與習近平交換位置的世界領袖,給我一個!」
蔡英文總統近日出席活動時重申,願意多與北京對話。國民黨主席今天受訪表示,對話與交流是國民黨長期以來的主張,蔡要跟國民黨路線,「我很歡迎」,但不要說一套、做一套,國民黨只要與對岸有對話、交流就會被民進黨抹紅。
海基會時隔三年舉辦大陸台商春節聯誼,總統蔡英文2日出席致詞時,再次向對岸釋出善意,表示我方溝通的大門始終敞開,在理性、平等及相互尊重下,願意和北京當局展開對話,一起尋求雙方可接受、而且促進區域和平及穩定的可行之道。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今日表示,兩岸和平穩定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期望,政府不挑釁、不冒進,呼籲中共當局正視與尊重台灣人民堅守中華民國國家主權、珍視民主自由的核心價值,務實改善兩岸關係,用「對話」代替「對抗」,才能讓兩岸人民得到安全和幸福。
蔡英文總統今日表示,政府將續推「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及「中小企業整體競爭力提升方案」,並決定延長「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實施期限至2024年底。她說,執政團隊在新的一年有4個重要任務,也重申我方溝通的大門始終敞開,在理性、平等及相互尊重下,願意和北京當局展開對話。
新任香港中聯辦主任鄭雁雄日前履新時表示,此次任職屬正常「新老交替」,會努力做好懂香港、愛香港、為香港好的工作,「在香港多講北京話,在北京多講香港話」,並相信香港具備天時地利人和,只要「方向別搞錯」,必定大有可為,前景風光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