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北宜高鐵的搜尋結果,共62

  • 重大公共政策不必評估成本效益?藍委轟蘇貞昌帶風向

    重大公共政策不必評估成本效益?藍委轟蘇貞昌帶風向

    屏東棒球場的造價引發熱議,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舉北宜高鐵、蘇花安、花東快速道路為例,指出這些重大公共政策花的都是老百姓的錢,蔡政府認為重大公共政策不必進行成本效益評估,在蘇貞昌帶頭否定「成本」、「效益」評估的上行下效、帶領風向下,政客憑主觀好惡決策,完全讓政治凌駕專業,在野黨必須強力監督。

  • 民團籲高鐵提出零方案!  陳歐珀駁:不應再變成衝擊社會的議題

    民團籲高鐵提出零方案! 陳歐珀駁:不應再變成衝擊社會的議題

    反對高鐵延伸宜蘭草率審議!環保署今天繼續召開「高鐵延伸宜蘭計畫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範疇界定會議」,高鐵延伸宜蘭監督聯盟會前表示,交通部應提出「不興建高鐵」及「與高鐵路廊接近且台鐵技術規範可行路廊興建直鐵」進行經濟效益及財務評估。

  • 基隆交通解方 學者籲回到北宜直鐵方案

    基隆交通解方 學者籲回到北宜直鐵方案

     解決基隆軌道建設問題,學者主張,應回到10多年前的「北宜直鐵」方案,讓基隆跟台北路廊空出來增加台鐵班次;此外,1200交通月票不見得能紓解基隆交通,客運長期票價過低、駕駛人力不足的問題不解決,業者不願增班,屆時就算車資便宜,乘客擠成一團,甚至上不了車也是枉然。

  • 蘇貞昌重申全力支持王國材推動「環島高鐵夢」

    蘇貞昌重申全力支持王國材推動「環島高鐵夢」

    交通部長王國材去年底拋出「環島高鐵不是夢」的主張,如今,在高鐵延伸宜蘭、屏東逐步定案後,行政院長蘇貞昌今被問到是否會支持王國材的想法時表示,當初部長說環島高鐵時有人笑他,「我第一時間就說部長願意規劃也有熱情,這是很對的,我會全力支持。」王國材今也重申會全力推動。

  • 鐵道局發千字文 駁宜蘭高鐵未跳過可行性研究

    鐵道局發千字文 駁宜蘭高鐵未跳過可行性研究

    近日由於前交通部長陳建宇在臉書痛批交通部對北宜高鐵的規劃是「踐踏程序正義、政治凌駕專業」,交通部鐵道局1日特地發1014字新聞稿澄清,表示並沒有跳過北宜高鐵的可行性研究,而是「延續北宜新線初步綜合規劃、可行性研究、綜合規劃階段所累積近20年之調查資料與研究成果」,把可行性研究跟綜合規劃併在一起。另高鐵延伸宜蘭將進入第二階段環評,鐵道局並重申高鐵宜蘭端站址「尚未定案」。新聞稿全文如下:

  • 新聞分析》最困難的八堵到基隆段 交通部別想「鋸箭法」迴避

    新聞分析》最困難的八堵到基隆段 交通部別想「鋸箭法」迴避

    基隆捷運跟宜蘭高鐵一樣,變成選舉提款機。交通部長王國材周五(21日)表示基隆捷運「第一階段先做南港到八堵,看民眾反應如何,再來談要不要做八堵到基隆段」,明眼人一看就是這是話術。八堵到基隆這一段路廊窄,只能台鐵或捷運二選一,有你就沒有我;沿途小鎮不發達,人口根本撐不起一個捷運系統。交通部「鋸箭法」迴避八堵到基隆段,還說交給民意決定,很不負責,等於讓基捷、台鐵和基隆三輸。

  • 中時社論》啟動民間監察院 揪北宜高鐵黑箱

    中時社論》啟動民間監察院 揪北宜高鐵黑箱

     為了高鐵宜蘭延伸案車站「選址」,綠營派系炮聲隆隆,拋棄一貫的團結形象,令人大開眼界,可想見其中涉及重大的經濟與政治利益。明年九合一選舉逐漸接近,反對黨應窮追黑箱決策過程,找出其中弊端,讓人民承認反對黨還有存在的價值,2024大選才有勝選的機會。更要奉勸民進黨,及早掃除黑箱慣性,讓決策如攤在陽光下,並接受反對黨與媒體監督,讓台灣民主回到正軌。

  •  高鐵延伸宜蘭吵啥?交通部翻盤選「四城」釀政治風暴 網友呼聲最高是這站

    高鐵延伸宜蘭吵啥?交通部翻盤選「四城」釀政治風暴 網友呼聲最高是這站

    高鐵延伸宜蘭選址問題引發民進黨內政治風暴,前交通部長林佳龍任內期間在「四城」、「宜蘭」、「縣政中心」、「羅東」中作選擇,政院耗費近9000萬進行綜合規劃評估後,原本建議在「宜蘭」設站,未料新任交通部長王國材上任後,位於礁溪的「四城」翻盤成為最佳地點,引發地方與綠營內部反彈。立法院長游錫堃、英系立委陳明文紛紛加入戰局,彼此爭奪話語權,競逐在高鐵延伸宜蘭選址議題上的網路聲量,政治角力恐將再次凌駕專業。「四城」復活創聲量高峰 民進黨內政治風暴炒熱議題

  • 柯P籲選在台鐵宜蘭站 才具接駁效應

    柯P籲選在台鐵宜蘭站 才具接駁效應

     高鐵宜蘭站選址案喬不定,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指出,政治鬥爭歸政治鬥爭,但就技術而言,他認為選址還是要在台鐵宜蘭站才有接駁效應。

  • 高鐵宜蘭設站炒地疑雲 蔡英文滅火

    高鐵宜蘭設站炒地疑雲 蔡英文滅火

     民進黨內為了高鐵宜蘭設站選址,連日炮轟交通部、行政院,嗆部長王國材下台,在野黨也質疑設站選址涉及民進黨派系炒地皮的龐大政商利益,重傷民進黨形象。蔡英文總統昨天在民進黨中常會首度就此表態,她要求政府部門每個方案都要完備規畫,對內加強溝通,對外要表現團結。

  • 高鐵宜蘭站選址衍生綠營內鬥 柯文哲:建議選在台鐵宜蘭站

    高鐵宜蘭站選址衍生綠營內鬥 柯文哲:建議選在台鐵宜蘭站

    高鐵宜蘭站選址案喬不定,民進黨立委陳明文日前開第一槍,要交通部長王國材1個月內搞定否則就下台,選址風波恐已演變成綠營派系之爭,也被視為內閣卡位的前哨戰。台北市長柯文哲6日指出,政治鬥爭歸政治鬥爭,就技術而言,選址還是要在台鐵宜蘭站才有接駁效應。

  • 北宜高鐵綠爆內鬨 「真實民意」曝光了

    北宜高鐵綠爆內鬨 「真實民意」曝光了

    高鐵宜蘭站設址位置,因交通部屬意設在四城站,引發綠營內部及地方反彈。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表示,宜蘭高鐵工程困難還包括9層樓高架在宜蘭站上,再者高架空間有限,班次也會受限,最後是避讓問題,這些問題未來都會浮現。而針對北宜高鐵問題,不少網友亦留言砲轟,「只有利益的問題,沒有專業」、「不要蓋高鐵,為選舉最佳政策」。

  • 北宜新線前世今生 30年白忙活

    北宜新線前世今生 30年白忙活

     為解決東部交通問題,交通部27年前就提出「北宜新線」計畫,並多次修正北宜直鐵路線;不料2019年大選前夕高鐵方案橫空出世,此前的諸多討論竟一夕翻盤;近日再因高鐵端點設宜蘭站或四城站而引發爭議。將近30年,從直鐵吵到高鐵,「北宜新線」計畫增胖、變臉到讓人幾乎忘了初衷。

  • 專家直斷 北宜高鐵問題一籮筐

    專家直斷 北宜高鐵問題一籮筐

     立法院長游錫堃、英系立委陳明文加入混戰,宜蘭高鐵站址爭執不休。不過專家分析基隆捷運、北宜直鐵、北宜高鐵3方案,發現相較之下,北宜直鐵合理又便宜,甚至完全不蓋北宜直鐵或北宜高鐵,僅蓋基隆捷運,也可以解決北宜之間的交通問題。

  • 學者:回頭考慮北宜直鐵或可解套

     「我相信現在交通部是騎虎難下!」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表示,當初北宜高鐵沒有做可行性評估,現在站址要設在宜蘭、四城爭執不休,且不管設在哪都有很多問題;他建議平心靜氣評估利害得失,或許回過頭來考慮僅須3分之1經費的北宜直鐵,是更好的解套方案。

  • 臺灣鐵路管理局升級車站服務場域 活化鐵道旅遊資產 建立鐵道旅遊型態

    臺灣鐵路管理局升級車站服務場域 活化鐵道旅遊資產 建立鐵道旅遊型態

    【旅奇傳媒/記者-張偉浩】臺灣鐵路管理局呼應交通部觀光主流化的政策之下,透過產業建設結合觀光,全面發展國土經濟,讓旅遊市場與在地化,永續經營,臺鐵不斷推出主題列車,更特別成立美學小組,致力於提升觀光主題列車的旅遊氛圍,更特別升級車站服務場域,活化鐵道旅遊資產,鐵道文化園區等,形塑未來火車將不只是運輸工具,而是旅遊的目的地。

  • 工商社論》環島高速鐵路--是解藥,還是毒藥?

    工商社論》環島高速鐵路--是解藥,還是毒藥?

     這個月初的連日豪雨,崩落的巨大土石,不但阻絕猴硐與瑞芳路段的鐵道,超過一個星期的邊坡強化工程,搶通復駛卻適逢陰雨綿綿,嚴重打擊東台灣的觀光旅遊業。交通部長林佳龍對於如何解決問題的回應,除了一再延後正式雙向通車的口頭承諾,還提出未來的交通建設願景,從台北南港到宜蘭的「高鐵東延」,甚至邁向「環島高速鐵路」的長期政策目標。

  • 南港轉運站BOT案簽約 打造東區門戶交通樞紐

    南港轉運站BOT案簽約 打造東區門戶交通樞紐

    北市公共運輸處辦理南港轉運站興建營運移轉BOT招商案,於2020年12月14日)與最優勝申請人新光人壽完成簽約,簽約儀式由柯文哲市長與新光人壽許澎董事長出席簽約,同為地主之國產署與台鐵局亦由署長曾國基及副局長朱來順出席見證。南港轉運站BOT案為北市府與中央共同合作之大型BOT招商案,全案預定於2025年完成啟用,提供國道城際運輸進駐使用,結合南港台鐵、高鐵及捷運車站及規劃中北宜高鐵及基隆捷運,將打造成台北市往基隆及宜花東地區之交通樞紐。

  • 北宜鐵路斷線 林佳龍:年底完成北宜高鐵規劃

     台鐵瑞芳至猴硐段因連日大雨坍方中斷,影響花東觀光及交通,最快13日才能搶通。交長林佳龍7日表示,政策方向是推動北宜直鐵的替代方案,也就是北宜高鐵延伸,預計今年底完成綜合規劃。

  • 邊坡分級籠統 台鐵局3個月內調整

    邊坡分級籠統 台鐵局3個月內調整

     連日下雨不停,台鐵猴硐至瑞芳段沿線走山,該路段在台鐵去年完成的全線邊坡檢測時,只被列為C級,坍方後立即升至A級。朝野立委關心,台鐵邊坡安全問題及分級太籠統。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昨天表示,已責請台鐵全面檢討,就C級邊坡巡檢、檢測,發掘潛在危險邊坡做適當分類、改善,朝3個月內完成努力。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