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北極海冰的搜尋結果,共91筆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20日報導,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考「雪龍2」號科考破冰船已在返航途中,此次考察隊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是尋找合適的海冰區域,建立起長期冰站,首次應用合成孔徑雷達(SAR)現場觀測北冰洋海冰等多項科考專案也首次在北冰洋展開。
北極受到溫室效應、氣候暖化,冰川消融速度加快,為了解北極劇變情況,中央大學邀請國內大學研究團隊前往,並甄選高中地科老師參與,今年暑假共3梯次遠赴北極研究,期對人類所面臨的氣候變遷威脅有所貢獻。
在北半球遭破紀錄熱浪侵襲之際,正處於隆冬的南極洲也打破一項駭人的氣候紀錄。南極海冰面積已滑降至同期的空前低點。
美國研究機構今天表示,南極地帶的海冰面積上週可能萎縮至創紀錄的新低,成為有衛星影像追蹤記載45年以來的最小面積。
澎湃新聞4 日報導,大陸大學首艘破冰船「中山大學極地」號,順利完成渤海冰區試航任務,3日上午10時抵達廣州母港廣州碼頭。廣州中山大學指出,本航次是「中山大學極地」號經過科考船改造之後,在海冰地區的首秀,成功驗證了極地號低溫航行、破冰、船載科考設備、冰區科考保障等能力,成為中方大專院校首艘、大陸國內第三艘具備極地科考能力的破冰船。
海洋蘊藏了豐富的資源,同時,也是地球得以永續發展的基礎。地球氣候的穩定是透過洋流進行各地區熱含量交換與平衡,使氣候能夠趨於動態性的穩定,所以海洋可以說是地表溫度最大的調節器,也因此可以了解為什麼海洋的水溫每上升1度就會對地球氣候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阿拉斯加官員日前宣布,破天荒取消今年的雪蟹祭,原因是當地雪蟹(又稱為松葉蟹)數量較3年前少了70億隻,專家推論,大量松葉蟹神秘消失可能與氣候暖化或疾病有關。
全球暖化正以前所未有速度上升,讓生物賴以為生的冰凍世界逐漸消失,生態紀錄片「冰凍星球II」竭盡全力記錄畫面,甚至為拍攝一個企鵝寶寶的鏡頭,全組人員隔離42天。
地球三極中有北極、南極,以及世界的高極-珠穆朗瑪峰,是很多旅遊冒險家家的旅途中最難完成的三塊拼圖。對一般遊客而言,其中正北極相較親民也較有機會挑戰,但過去也都只能搭乘科學考察船前往,也因為是科考船,前往正北極的5天航程中,除了不舒適外也較無聊。為了讓旅客能享有優雅愜意的正北極之旅,有著法式情調的龐洛郵輪(Ponant),在2021年7月正式推出指揮官夏古號(LE COMMANDANT CHARCOT),有「極地紳士」美譽的法國探險家夏古為命名,帶領旅客體驗一場華麗的冒險。
根據今天發布的一項研究,北極過去40年來的升溫速度比地球其餘地區快近4倍,意味現有氣候模型低估了極地的升溫速度。
歐盟衛星監測組織表示,上個月南極海冰的覆蓋面積創下有紀錄44年以來7月份最低面積。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南極洲周圍海冰2月縮小到有衛星紀錄以來最小面積,打破5年前創下的歷史新低紀錄,意味地球的冰凍大陸可能不如我們所想的那般不受氣候變遷影響。
近日專家在一個被稱為「最後的冰區」的北極地區上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洞,這加劇了人為氣候變化所造成影響的擔憂。根據美國地球物理聯盟的一份新聞稿,這個被稱為波利尼亞(Polynya)的冰洞是在加拿大最北端的埃爾斯米爾島附近所發現的,它的存在讓研究人員特別不安,因為它位於一個被認為擁有北極最厚和最古老冰層的地區。
如果我們一直按照目前的方式生活下去,我替將目睹未來九十年景象的人們感到擔憂。最新的科學解釋表示生物界正走向毀滅一途。崩塌確實已經開始,而且速度必定會加快,導致崩潰的規模擴大,帶來的影響也隨之加深。我們賴以生存的一切—地球環境一直任我們予取予求的事物—可能會開始動搖或完全消失。預測中的災難將比車諾比或迄今發生的任何事件更具破壞性,不只會造成洪災、強勁的颶風和夏季野火,還會降低每個受害者及其後代的生活品質,留下無可挽回的後果。當全球生態崩潰最終得到解決,並達到一個平衡後,人類如果還存在地球上的話,將永遠住在一個貧瘠的星球上。
末日電影都有個亙古不變的經典橋段。接二連三,且更勝以往的重大災難襲來,各國當局在無力招架下,找來最頂尖的科學家解圍。此時,科學家不僅再次重申了先前被輕忽的預言,殘酷的是,這次更將自己先前推測的終結之日挪前至當下,而唯一的解方只剩——末日大逃亡!
中央大學佈放在北極圈挪威冷岸群島海域的8顆印有國旗的海洋資料浮球,隨著大西洋暖流展開台灣首次的海象觀測行動,研究團隊近日已透過衛星接收到第一手資料,希望經由長期的研究資料,洞察北極快速融冰現象。
地球暖化,國家海洋研究院啟動跨國的北極海洋科學研究「海面微型浮標即時觀測」,根據浮球透過衛星通訊傳回的數據,可監看第一手北極海洋觀測資訊,了解海象長期變化與冰融特性,提早掌握未來台灣沿海低窪地區海水溢淹的訊息。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13日發布全球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7月已成為過去142年以來,地球最熱的7月;從20世紀的攝氏15.8度,上升0.93度成為16.73度。從區域來看,亞洲則打破2010年的紀錄,正經歷該地區有史以來最熱的7月。此外,北半球陸地溫度也上升攝氏1.54度。
《澎湃新聞》報導,7月12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12次北極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船從上海出發,前往北極執行科學考察任務。本次考察是「十四五」期間中國組織開展的首次北極科學考察活動,預計總航程約1.5萬浬,9月下旬返回上海。
1111人力銀行的「TUN大學網」,不僅囊括全台各大專院校詳盡介紹,還有校園新聞版面,掌握校園最新動態;除此之外,種類多元的免費線上職涯探索工具及心理測驗任你用,例如「九大職能星」等,更是廣受網友愛用,至今已突破120萬施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