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北管樂的搜尋結果,共17筆
副總統賴清德今天觀賞紙風車劇團30周年的大戲《哪吒鬧龍宮》,他說,這齣戲中傳統與現代結合,正可以看到台灣創新的軟實力,也非常適合帶到國際舞台上展現台灣文化之美。
疫情衝擊百工百業,藝文團隊也差點要「吃土」?壞鞋子舞蹈劇場原本今年安排要演出12場舞作《吃土》,但受到疫情影響排練和演出行程,最後也因為間隔座只能演3場,但團隊並沒有因此灰心,反而視為轉機,在中秋節連假仍進劇場工作,排練作品。
彰化梨春園曲館傳唱210年,是全國唯一重要北管樂團,也是南瑤宮老大媽專屬的轎前樂團,曲館已老舊,彰化縣政府17日舉辦修復開工典禮,彰化縣長王惠美擔任主祭,梨春園團長葉金泉說,距上次整修超過40年,欣喜見證文化資產活化一刻,各界一起期許弦歌不輟、還要再輝煌200年。
彰化梨春園曲館傳唱210年,是全國唯一重要北管樂團,也是南瑤宮老大媽專屬轎前樂團,曲館已老舊,17日天修復開工,縣長王惠美擔任主祭,梨春園團長葉金泉說起距上次整修已過40年頭,不禁潸然帶笑,欣喜見證文化資產活化一刻,弦歌不輟還要再輝煌200年。
基隆中元祭傳承167年,20日下午舉辦迎斗燈遶境遊行,現場鑼鼓喧天,基隆市長林右昌、文化局長陳靜萍、議長蔡旺璉皆出席,並由李姓宗親會的「斗燈首」和花車穿梭市區道路,最後抵達慶安宮安置於內殿,今年因疫情影響,以音樂來取代人員交陣,象徵民俗傳承,另外21日也將舉行放水燈習俗。
基隆中元祭傳承167年,20日下午舉辦迎斗燈遶境遊行,現場鑼鼓喧天,基隆市長林右昌、文化局長陳靜萍、議長蔡旺璉皆出席,並由李姓宗親會的「斗燈首」和花車穿梭市區道路,最後抵達慶安宮安置於內殿,今年因疫情影響,以音樂來取代人員交陣,象徵民俗傳承,另外21日也將舉行放水燈習俗。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真的是天公作美,讓夢想成真!新北歡樂耶誕城舉辦雙北管樂四百多人的破紀錄空前合奏,2020年12月19日下午四點半順利完成!因為是露天演出,原本主辦單位還擔心可能會下雨,畢竟已經一連下雨多天,還好最後天公作美、夢想成真。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新北歡樂耶誕城舉辦雙北管樂四百多人的破紀錄空前合奏,2020年12月19日順利完成,現場已經有數千人親眼目睹,但還是有很多人沒有看到這場台灣創造的紀錄,愛傳媒取得最後壓軸曲「Tequila 龍舌蘭」的實況錄影,讓當天沒能到場的朋友也可以欣賞。
鑼鼓喧天的北管音樂,只能出現在廟會嗎?編舞家林宜瑾近期以北管音樂編舞,推出作品《吃土》,她表示,「北管音樂的鑼鼓點節奏,讓我找到特別的身體律動感,那不是儀式,也不是廟會,而是從台灣這塊土地長出來,一種民間生活的態度。」
鑼鼓喧天的北管音樂,只能出現在廟會嗎?編舞家林宜瑾近期以北管音樂編舞,推出作品《吃土》,她表示,「北管音樂的鑼鼓點節奏,讓我找到特別的身體律動感,那不是儀式,也不是廟會,而是從台灣這塊土地長出來,一種民間生活的態度。」
花蓮福蘭社北管樂繡旗為重要漢民文化資產,為永續保存,市公所於29日在文化局美術館辦理31面旗幟轉贈儀式,文化局也將積極向文資局申辦修復計畫。現場請來花蓮社傳統北管樂隊演奏,文化局長江躍辰表示,修復後將提送「一般古物」審核,並展出讓民眾得以一飽眼福。
花蓮福蘭社北管樂繡旗為重要漢民文化資產,為永續保存與維護,市公所於29日於美術館將31面珍貴旗幟捐贈予文化局,文化局將積極向文資局申辦修復計畫。現場請來花蓮社傳統北管樂隊演奏,在北管樂聲襯托下,更顯旗幟歷史痕跡。文化局長江躍辰表示,修復後將提送「一般古物」審核,並展出讓民眾得以一飽眼福。
由嘉義縣文化觀光局舉辦「全台獨嘉.神鬼傳奇」,首場活動於30日晚間在布袋鎮過溝建德宮,由嘉義縣長翁章梁、文化觀光局長許有仁、布袋鎮長陳鳳梅等人進行點燈儀式,為活動揭開序幕。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與老松國小和萬華社大合辦的「艋舺文化北管綺響」特展,即日到4月2日,在鄉土中心二樓特展室展出,愛好北管藝術的朋友們,可千萬不要錯過了。
我們耳熟能詳的歌仔戲,成熟於一九二○年代,至今不滿百年。在歌仔戲之前,台灣人看什麼戲?直到五○年代前,台灣最普遍的是南管戲與北管戲,尤其是北管的亂彈,被喻為當時的流行搖滾樂,故有「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的稱譽,不過半世紀,全台灣只剩最後一個職業北管劇團「漢陽」。
品牌,是企業的印記,也是城市的軌跡。
「北管」是台灣本土代表音樂,卻在現代社會中逐漸式微,台北縣蘆洲國中七名學生,組成「北管憨子弟設計團」,深入大街小巷找尋失落的北管戲曲和民俗藝陣,訪談耆老記錄北管興衰史,製作成網頁,奪得第十一屆全國網界博覽會中地方音樂藝術類的金牌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