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北約的搜尋結果,共2,214筆
一年多以前,純粹從宏觀角度,筆者曾經指出,俄羅斯大概率會贏得這場戰爭。哪些宏觀因素呢?
曾報導美國政府參與炸毀「北溪」天然氣管線的普立茲獎得主、美國資深調查記者赫希(Seymour Hersh)再次爆料,稱俄羅斯參謀總長吉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與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茲尼(Valery Zaluzhny),2位俄烏最高軍職已祕密啟動和談。
俄羅斯總統普丁於1日下令俄羅斯軍隊增兵近17萬人,使俄軍現役兵力總計達132萬,武裝部隊總人數增至220萬人。此外,美媒報導,烏克蘭針對連接中俄的重要鐵路自11月30日連續2日發動爆炸攻擊,導致路線癱瘓。
脫俄入歐與代理人!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今天辭世,享耆壽100歲。季辛吉既是學者也是外交名流,在尼克森與福特兩任美國總統時對華府外交影響至鉅,今夏百歲誕辰仍談及美中、俄烏等世局看法。
瑞典外交部長比爾史特龍(Tobias Billstrom)29日說,土耳其預計將在數周內批准瑞典加入北約(NATO)的申請。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7日宣布將到北馬其頓出席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OSCE)外長會議,這是俄烏戰事2022年2月開打後,拉夫羅夫首次到訪北約成員國。
兩名知情消息人士表示,土耳其已通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將無法及時批准瑞典申請加入北約的法案,因此無法在下週的北約外交部長會議舉行入盟儀式。
在我任職國防部長期間,隨著我們對中國綜合戰略的研究愈來愈深入,我開始非常擔心中國的網路作戰能力以及他們快速成長的太空實力,因此在這兩個領域我也做了一些改變和投資。
身為北約成員的土耳其雖然向美國要求,將以200億美元(6,350億台幣)採購70批次(Block 70)F-16先進戰機和現代化套件,但已過了兩年多,還在苦等華府點頭。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本屆APEC會議中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運用和俄羅斯與伊朗的關係,再度嚇阻美國維持一中政策的傳統,作為重啟中美「戰略溝通」與對話的前提,以達「戰略穩定」的目標。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利斯(Boris Pistorius)本週宣布,歐盟可能無法在1年內實現向烏克蘭提供100萬枚砲彈的目標。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本週二(14)證實,由於歐盟(EU)國防工業的「可悲」(Miserable)的狀態,彈藥供應將延遲。
土耳其大國民議會(TBMM)消息人士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透露,如果沒有可能影響局勢的過激行為,瑞典加入北約議定書的批准程序,或將在年底前完成。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利斯(Boris Pistorius)今天(14)宣布,歐盟可能無法在1年內實現向烏克蘭提供100萬枚砲彈的目標。同時,歐盟正積極努力確保對基輔的武器供應不會中斷。
曾在2009年至2014年擔任北約秘書長的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提出建議,烏克蘭可暫時讓部份領土加入北約,讓北約保護烏克蘭,並向俄羅斯表明不能阻止烏克蘭加入西方防禦陣營的決心。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罕見對德國發出警告,要求從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學到教訓,不要繼續使用中國的電信設備。德國5G網路高度依賴中國設備,比例超過一半。
美國知名軍事新聞網日前選出了有史以來「最真實的」空軍接戰橋段,讓人意外的是,它是一部日本動畫電影,而不是好萊塢巨片。編輯們認為機器人科幻動畫《機動警察2:劇場版》完整呈現了「地面管制攔截」(GCI)標準程序和戰鬥管制,雖然日文口音很重,但是卻完整呈現了北約系統下空軍的接戰程序。
西班牙原本表達初步意向,要採購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的F-35「閃電II」(Lightning II)隱形戰機,但如今卻出現意外轉折,撤回了意向聲明。
在10月底舉辦的第十屆北京香山論壇上,焦點之一就是爆發衝突國家的代表出席。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依古在大會發言表示,由於白宮堅決推動北約東擴,導致俄羅斯反制,批評北約試圖將軍備部署在亞太地區,是近段時間安全領域最大威脅。但他也釋出態度,如果創造必要的條件,俄羅斯隨時準備在現實基礎上進行政治討論,包含俄烏的衝突後解決方案、未來與西方共處的原則等。
外交部長吳釗燮應邀赴立陶宛出席「民主之未來:對抗極權主義」論壇,並訪問拉脫維亞及愛沙尼亞。除了智庫交流,吳釗燮此行,最為重要的任務是,洽談愛沙尼亞設處問題。但是,中國大陸卻敦促愛沙尼亞不要允許在台灣設立辦事處。此前,立陶宛與台灣建立台灣名稱辦事處,引發中國抗議至今,問題仍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