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匯率損失的搜尋結果,共36

  • 零存整付、高利活存 狂吸金

     景氣前景不明,資金尋找停泊港,銀行業者指出,理財族目前擔心保單買在匯率、利率相對低點,未來解約將出現損失,買股票基金澤要花時間研究且也仍具風險,不如選擇定存中的「零存整付」,門檻低又保本保息,甚至有許多數位帳戶、純網銀為搶客,活存利率動輒飆2%~3%以上,吸引資金湧入。

  • 永冠-KY第四季出貨增長 業外損失恐影響整體獲利

    鑄件大廠永冠-KY第三季出貨噸數逾5.1萬噸,季增、年增,第三季本業獲利,囿於業外損失增至1.34億元,致使第三季每股虧損從第二季0.81元增至1.21元,前三季每股虧損3.77元。前10月出貨噸數、合併營收創同期新高,永冠預期第四季出貨至少維持第三季水準,第四季本業可望獲利,業外損失恐影響整體獲利。

  • 專家傳真-TRF到底誰賺到?

    專家傳真-TRF到底誰賺到?

     始於2014年,並在2015年8月大爆發的TRF事件(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或稱組合式匯率選擇權契約),根據監察院對TRF的調查意見,投資人操作人民幣TRF的淨損失約732億元,銀行轉銷的呆帳損失在約百億元以上,根據媒體不同的估計,投資人損失約2千億元。

  • 年底帳面匯損 不能列損失抵稅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企業認列兌換損益有財稅差異,在財務會計上,企業帳上外幣資產或負債按照每年年底匯率調整,為帳面兌換損益;但是在稅務申報上,基於核實課稅原則,僅限以實現者為限,也就是要實際發生匯損才可以抵稅。

  • 製鞋產業遷往東南亞 陸出口損失數千億

    隨著產能向東南亞轉移,大陸製鞋產業出口近年高位回落,以2014年為基準,7年間損失出口訂單金額可達人民幣(下同)4300億元。

  • 《國際金融》政府干預漲風 土耳其里拉周一跌8%

    由於投資人對土耳其貨幣政策仍有擔憂,里拉(Lira)兌美元周一大跌8%。土耳其政府在上周進行數十億美元市場干預之後,里拉曾在上周大漲50%。

  • 匯損波及 龍燈-KY去年每股淨損2.94元

    龍燈-KY(4141)去年在北美、巴西及阿根廷等市場成長,加上管銷費用有效控制,營運大見轉機,本業獲利約2.08億元;惟因巴西幣、人民幣出現匯損,全年匯兌損失約7.17億元,導致2020年全年稅後淨損5.09億元,每股淨損2.94元。

  • 新台幣急升 中小企業流血輸出

    新台幣急升 中小企業流血輸出

     新台幣急升,見到「27字頭」,中小企業大受衝擊,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表示,目前中小企業的匯損還難以估計,許多出口廠商不僅是「做白工」甚至還是「流血輸出」!他直言,今年健保費、基本工資調漲,企業成本已大幅增加,如今再加上台幣急升,等於雪上加霜,今年更別提替員工加薪了。

  • 新聞透視》央行獻計 美元保單恐成毒藥

    新聞透視》央行獻計 美元保單恐成毒藥

     為緩解新台幣狂升的壓力,央行獻計要金管會放寬外幣傳統型保單35%的限額,恐怕會成票房毒藥,理由很簡單,央行「明知」新台幣匯率朝升值方向邁進,卻硬要透過政策,鼓勵民眾買進美元保單資產,萬一長期趨勢無法改變或民眾短期有用錢需求,等於左手賺進利率、右手賠了匯率,不論保障需求或投資考量,皆是「白忙一場」。

  • 提升國際觀 張真卿教你聰明賺外匯

    提升國際觀 張真卿教你聰明賺外匯

    相較於股票,投資者不易接觸外匯,認為外匯市場遙遠又難懂,必須熟悉總體經濟才能操作外匯。事實上,外匯比股市更容易了解及操作,對於有在操作股票的投資者而言,若能了解外匯市場的變化,更能洞悉股市漲跌背後的原因及外資的動向,本期理財我最大邀請到股市專家,同時也是外匯操盤高手張真卿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大家進入外匯市場。

  • 股災搶反彈 外銀籲避兩資產

    股災搶反彈 外銀籲避兩資產

     全球金融市場似乎有谷底止穩的跡象,投資人可以準備進場搶短期反彈了嗎?渣打銀行財富管理認為,疫情未見高峰跡象,金融市場的底部還沒有真正出現,如果投資人現金飽滿想進場搶短,至少要避開兩種資產,一是新興市場債券當地貨幣計價,因為不止會有債券投資資本損失,還會有美元走強下的匯率損失;二是能源相關將面臨雙重衝擊,包括國際原油在疫情期間面臨需求減少,以及地緣政治影響供應。

  • 被列匯率操縱國? 林伯豐:央行會控制好

    中美貿易戰引起國際轉單效應,前行政院長陳冲提醒台灣要謹慎應對以免被列為匯率操縱國。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4日出席工商協進會理監事會議前受訪表示,匯率的調整都是由央行決定,央行會看國內的狀況適度調整,且台灣受貿易戰衝擊,台幣略貶對出口是有利的。

  • 被列匯率操縱國?林伯豐:央行會好好因應

    中美貿易戰引起國際轉單效應,前行政院長陳冲提醒台灣要謹慎應對以免被列為匯率操縱國。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4日出席工商協進會理監事會議前受訪表示,匯率的調整都是由央行決定,央行會看國內的狀況適度調整,且台灣受貿易戰衝擊,台幣略貶對出口是有利的。

  • 進口原物料變貴 廠商把握Q3出貨

    進口原物料變貴 廠商把握Q3出貨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5日上午跌破7,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對在大陸及在台灣的各產業廠商進出口影響,專家認為,目前貶值減輕在陸台商的出口壓力,「算是好事」,但台灣本地業者卻可能引發產品不利出口到大陸的衝擊。還有專家指出,雖對在陸台商出口有利,但相對部分業者進口原物料成本恐將上升。

  • 人民幣退燒 6月存款續減機率高

     5月中美貿易戰再起,衝擊人民幣匯率,國人對人民幣存款也深感不安,由於遲至6月底習川會後才達成重啟談判,因此15日中央銀行將公布的6月人民幣存款餘額統計,預料還是延續小幅減少的機率較高。

  • 利變型終身保單 保障更全面

    利變型終身保單 保障更全面

     因應國內主管機關呼籲壽險業者應多著重國人壽險保障的趨勢,壽險業者建議國人應多加利用利變型終身保單架構起人生各階段應有的壽險保障,同時選擇附加功能較多的保單,同時可以有累積財富、資產傳承與彈性運用資金等多元功能,讓一張保單滿足各種需求。

  • 《紡纖股》毛利率不佳,外資降儒鴻持股

    儒鴻(1476)8月營收20.4億元,月增3.11%、年增8.92%,符合公司先前預估將逐季成長的趨勢,因大量出貨將落在4Q,故4Q應為今年高峰。外資方面,近期則是調節儒鴻,因2Q毛利率不如預期,持股比由先前的4成、降至3成7左右。

  • 社論-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美國聯準會去年底升息後,各界幾乎一面倒看貶新台幣,然而新台幣今年第1季遽升1.943元,單季升幅高達6.4%,創9年來單季最大升幅,也是央行彭總裁任內的單季第4大升幅。由於去年10月美國將台灣、中國、日本、南韓、德國、瑞士等都列入匯率操縱的「觀察名單」,並且因美國財政部4月將公布最新的「外匯政策報告」,央行在今年第1季似乎鮮少出現過去在匯市拉尾盤、或在盤中進場,進行所謂「動態穩定均衡」的調節動作。不過,隨著國際美元近日走強,新台幣上週連續3個交易日貶值,31日季底終場貶值2.1分,以30.336元對1美元作收,單季計升值1.943元。

  • 美元仍是老大 壽險業教你做資產配置

    雖然美國升息後美元意外走跌,不過壽險業者認為,美元仍是國際間流通性最高的強勢貨幣,將美元資產或保單納入資產配置中相對安全。

  • 大馬基建滾動房市 搶低匯率小心稅負

    近期馬幣兌美元值低檔,房仲認為,馬來西亞正在興建捷運、高鐵、金融中心等基礎建設,將帶來不少工作機會,此時可考慮入手馬國房市,但務必要審慎考量匯率、稅負,並實地考察。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