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十二吋晶圓廠的搜尋結果,共25筆
華邦電(2344)周二召開股東會,通過每股盈餘分配之現金股利1元,以周二收盤價29.3元計算,現金殖利率3.41%。華邦電高雄廠預計111年投產營運,並於112年明顯貢獻集團營收;初期月產能約為1萬片。華邦電高雄廠將導入自行開發之最新DRAM 20奈米製程技術,提供客戶高品質的利基型DRAM產品,以滿足物聯網、智能系統及元宇宙應用等趨勢的需求。
高通膨將導致可支配所得減少,已讓美國二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創下二○一一年以來最低水平,聯準會打通膨的升息動作,又將讓美國經濟招來衰退的命運,近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已出現倒掛情況,預告未來衰退機率已大幅增加。根據摩根士丹利的經濟週期模型指標,目前美國經濟處於「擴張」階段,按目前速度,可能會在二至四個月後見頂,並在五至十個月後轉為「衰退」。
台積電(2330)開發全球首座「晶圓自動化收貨入庫系統」,有效降低庫房員工95%搬運量,亦針對無塵室內的晶圓拆/包裝作業建立「晶圓自動進出貨系統」,減少人因性危害、優化輸送效率,截至民國111年1月,已全面導入台灣廠區八吋、十二吋超大晶圓廠、先進封測二廠及三廠,平均每年減省1300萬次人工作業。
台積電積極擴廠,繼高雄後,再傳赴台中設2奈米廠。台中市長盧秀燕昨日證實,台積電已提出2奈米擴廠計畫,預估基地約在100公頃內,除軍方與國有財產署土地,還有占地90公頃的台中高爾夫球場,但持有者興農集團是否會釋出土地,家族成員尚未建立共識。據了解,若順利推動,此案預計2023年動工、2025年投產,總投資額上看1兆元,推升台中成為半導體產業重鎮。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與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科技昨日宣布達成全球和解協議,聯電將向美光一次支付金額保密之和解金,共創合作機會,有業界人士延伸,未來聯電有可能前進美國設廠。凱基投顧資深副總陳佳儀指出,對聯電而言,去除了不確定性,可以回歸基本面投資,至於赴美設廠可能性不大,因為美國比較需要的是先進製程。
台積電的漲價絕對不是只有自家的事,而是撼動了整個半導體產業新生態;說白了,台積電的漲價有幾個關鍵意義,一是穩住本身毛利率、順勢淘汰毛利率不夠高的IC設計業者;二是清掉成熟製程中虛胖投片量的泡沫;三是敢承接漲價後的新產能,這就是未來紮實的趨勢產業!
旺宏(2337)以25.2億元出售其位於新竹科學園區的6吋晶圓廠廠房及設備予鴻海(2317),交易產權轉移預計於2021年底前完成,旺宏今股價爆量開高、漲幅一度達5.6%,股價最高達48元,其後盤中漲幅收斂到0.5%左右震盪,將近10:00成交量就來到14.8萬張,相較昨日84140張明顯放大。
半導體產業供不應求,各大廠陸續擴產,帶動上游材料矽晶圓族群市況提前轉佳,出貨面積大增;環球晶、台勝科、合晶、嘉晶營運好轉。
華邦電(2344)宣布,因應公司業務成長及數位轉型浪潮需求,啟動2021年徵才計畫,首開超過500名職缺,並擴大招募新竹、台中及高雄的製程/設備、整合、IC設計、產品暨測試工程及製程研發等領域人才,將於4月起展開一系列自辦徵才面談會及校園徵才活動。
台股上市櫃公司年報陸續公告,台幣匯率強勢走升影響許多公司獲利表現,若是能在此時繳出新高成績,或是由虧轉盈,就值得特別留意。
華邦電(2344)董事會於3月16日決議通過12吋晶圓廠資本支出預算案,核准資本預算約新台幣131.27億元,華邦表示,該資本支出預算案主要用於高雄新廠,預計於110年3月起陸續投資,並於111年試營運。
台積電(2330)持續優化製程能源使用效率。民國109年,領先業界將「低耗能管路加熱系統」導入先進製程,透過高效熱絕緣體減少熱散失,成功的使機台加熱管減少約25%能耗。目前已導入晶圓十五廠第7期廠區,預計將於民國114年進一步導入台灣全數12吋晶圓廠區及晶圓十八B廠的3奈米與2奈米製程,每年預計將節省8000萬度電。
台積電的好眾所皆知,但晶圓代工二哥聯電卻成為近期盤面熱門的焦點,股價更在短短三個月之內大漲超過一倍,創下十八年新高。由於美國對中芯國際加大力道制裁動作,引發轉單效應,再加上近期電源管理IC、TDDI與車用半導體需求回溫,讓原本已吃緊的八吋晶圓代工產能,更加供不應求;對於在二八奈米成熟製程具有領先地位的聯電而言,為營運挹注一股強心針。以聯電的營運表現與技術能力,也可望與十二月上旬重返資本市場的力積電,在股價上一較高下。
台積電(2330)宣布,成功開發全球首創的「晶圓倉儲自動化搬運系統」,已於2020年第一季於晶圓18A廠首先啟用,有效降低庫房員工每人每日95%搬運量,預計將於民國2021年底前,陸續導入台灣廠區的十二吋超大晶圓廠,確保員工職場工作安全。
台積電(2330)表示,成功開發全球首創的「晶圓倉儲自動化搬運系統」,已於第一季在晶圓十八A廠首先啟用,有效降低庫房員工每人每日95%搬運量,預計將於2021年年底前,陸續導入台灣廠區的十二吋超大晶圓廠。
本土資金大撤退外,九月以來外資券商加入戰局,擴大調降科技股投資評等,全面引爆投資賣壓,究竟外資為何要釀風暴?
台積電晶圓十四廠五、六期在104年取得ISO 50001認證,近3年平均能源節約率達5.29%,豐碩的節能成果由能源局挑選為重要的觀摩學習對象,7月20日在該廠舉辦節能觀摩會,有意參加的業者可上「Energypark節約能源園區」網站報名。
二○一七年是台股豐收的一年,隨著美國四大指數持續向上創高,新台幣兌美元年底約在三○元上下,帶動加權指數最大漲幅十七.六%,尤其五月二十四日收盤站上萬點之後,至今尚未跌破,創下史上最長紀錄,櫃檯指數最大漲幅更高達二一.二%,不論法人或一般投資者,多數都是荷包滿滿的一年。
晶圓代工二哥聯電宣佈,其位於中國廈門Fab 12X廠,已通過美國綠建築協會(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USGBC)的綠建築評估系統審查,獲得「前瞻能源與環境設計–新建工程類」(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New Construction,LEED-NC)之黃金級認證。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占加權指數權值比重超過十七%,是台灣市值最大也是最會賺錢的企業。近期新聞不斷,九月十二日於南京十二吋晶圓廠舉行進機典禮,九月三十日宣布三奈米製程新廠將落腳南科,然而這兩個重要新聞,卻完全無法與董事長張忠謀將正式退休帶來的震撼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