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十檔的搜尋結果,共68筆
以外資為主的三大法人12月來對台股轉為賣超,12月到19日止,共有13個交易日,其中,九天法人呈現賣超,累計12月至今,法人共賣超668億元,但對緯創(3231)及英業達(2356)等十檔個股,不但連買,且19日股價逆勢上漲。
台灣指數公司新編「特選台灣金融高股息存股報酬指數」,自29日起委請證交所每五秒計算及傳輸發布一次盤中即時指數。最近權重前十大成份股(依股號排序)為京城銀、富邦金、國泰金、開發金、兆豐金、永豐金、中信金、第一金、上海商銀及合庫金。
外資上周五(19)日再賣超73億元,累計上周五個交易日天天賣,合計提款272.67億元,不過,外資逢低加碼特定基本面優股,連五日以上買超華南金(2801)、金像電(2368)等十檔個股。
資料顯示,全體投信產業在2021年稅後淨利為126.0億台幣,相較2020年的87.3億台幣成長44.4%。在39家投信公司中有35家賺錢;其中就個別基金貢獻度來看,10檔最賺錢基金管理費,總計一年即有逾50億元入帳。
根據碁石智庫統計,全體投信產業在2021年稅後淨利為126.0億台幣,相較2020年的87.3億台幣成長44.4%。在39家投信公司中有35家賺錢;其中就個別基金貢獻度來看,10檔最賺錢基金管理費,總計一年即有逾50億元入帳。
智慧機砍單消息愈演愈烈,繼摩根士丹利、瑞信證券等下修全球智慧機出貨預測,匯豐證券、富邦投顧等大型研究機構最新提出相似觀點,判斷智慧機終端需求持續令市場失望,主要供應鏈如:大立光(3008)、聯發科(2454)、鴻海(2317)等,後市仍面臨挑戰。
外資連二日合計買超逾200億元,八大官股券商也逢高調節特定持股,不過,中美晶(5483)及日月光投控(3711)等十檔上市櫃股,近二日遭到外資提款調節,官股券商則鎖定績優股積極逢低敲進,除了宣示低檔護盤企圖外,也為下一輪投資展開布局。
金虎開年台股紅不讓,受資金回流及行情推升,台股再誕生新「百億級ETF」。元大台灣高息低波ETF(00713)近期在資金流入和淨值上漲推波下,8日公告規模來到100億元。
永豐金證券運用大數據分析2021年本公司客戶交易數據,以年度五大熱門題材進行個股人氣綜合排名,由聯電(2303)以98238交易人數取得冠軍,長榮(2603)以94487人,排名第二,至於2022年漲幅出色的台積電(2330)則以93419人,居第三名。
台股上市櫃企業2021年12月營收公告完畢,在去年尾聲神龍擺尾繳出月增、年增優異營收,搭配本益比、股價淨值比評價偏低,且外資近五個交易日持續搶布局的十檔「五福臨門股」,包括:長榮航(2618)、仁寶(2324)、京元電(2449)等,甚是吸睛。
三大法人6日轉為賣超,金額達119億元,法人操作偏空,加權指數盤中一度重挫約247點,所幸八大官股券商進場護盤買超逾27億元,鎖定台積電(2330)買超11.68億元,對聯發科(2454)、聯電(2303)及鴻海(2317)等重量級權值股,均積極加碼,台股最後跌勢收斂。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近日海外設廠、中科擴廠等訊息連發,載板大廠欣興(3037)也將持續啟動一輪一輪的擴產,產業前景將亮到2025年後。擴產潮襲來,電子溶劑等需求將隨之大增,主攻電子特化品的化工廠迎接旺年,三福化(4755)、中華化(1727)等指標股,下半年來股價翻倍漲,整體化工族群成台股新星。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新公布資料,投信基金11月定期定額前十檔人氣基金吸金13億餘元,1~11月十大人氣定期定額扣款金額更高達120億元。
儘管外資11月因下旬的四天大賣超,抵銷了11月的買超力道,最後全月僅剩下221億元買超金額,不過,外資11月大換股,對半導體三雄及航空雙雄狂吃貨,買超前十高上市股金額高達880億元,光是台積電(2330)就將近250億元。
大陸第三家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簡稱北交所)15日開市,首批登陸北交所的81檔個股全日累計成交額為人民幣(下同)95.73億元。其中,十檔新股開市隨即暴漲,均觸發二次臨時停牌,首日平均漲幅高達199.8%,但另外71檔精選層平移個股中,僅九檔個股收漲。
五倍券即將於10月上旬發放,配合每年狂歡購物節雙11題材漸發酵,相關概念股由網家(8044)、燦坤(2430)、台驊投控(2636)等含蓋電商股、電子通路股、運輸股齊步反彈,尤其航空雙雄華航(2610)、長榮航(2618)30日各獲三大法人狂敲27,535張、13,364張。
投信在9月季底最後兩天大敲49.1億元,主要集中在權值股、半導體股、面板股及塑化股四大族群,力拚好績效,據統計,買超台積電(2330)、台塑(1303)各9億多元、8億多元,合計買超十檔上市股都超過2億元。
美債殖利率走升,加上陸能耗雙控政策,拖累大盤28日走勢,導致近期投信重倉布局的中小型電子股出現調節壓力。
近半年來,台股加權指數大致在萬七至萬八之間千點狹幅震盪,累計今年來仍有17%的漲幅,但個股漲跌波動大,據統計,今年來累計至9月24日止,十檔上市飆股漲幅在1.84~3.5倍之間,其中,漲幅前六檔都是航運股。
近來外資及本土證券自營商對台股操作忽買忽賣,但內資重要主力投信,對台股不離棄,26日再買超集中市場7.78億元,累計已連八買101億元,其中,聯電(2303)等十檔獲投信連八日買以上買超5,000張出列,26日股價表現抗跌,多檔個股更大漲1~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