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千億美元大關的搜尋結果,共34

  • 全球半導體設備支出 將創高

    全球半導體設備支出 將創高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8日發表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報告指出,今年第二季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出貨金額,較第一季成長7%來到264.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改寫季度出貨金額新高。其中,隨著台積電擴大資本支出並積極擴充先進製程產能,台灣地區擠下中國及韓國成為第一大設備市場。

  • 7月出口連25紅 今年出口有望跨越5千億美元大關

    7月出口連25紅 今年出口有望跨越5千億美元大關

    財政部今(8)日公布7月出口金額上看433.2億美元,年增率約14.2%,創下歷年單月次高,出口正成長寫下連續25個月紀錄,29年來盛況。官員指出下月有望創連26紅,追平歷史紀錄,下半年有壓力但整體樂觀,今年出口額有望跨越5000億美元大關。

  • 《科技》2022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 估創1090億美元新高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今(14)日公布最新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World Fab Forecast),指出2022年全球前端晶圓廠設備支出總額預期將成長達20%、達1090億美元新高,為續去年大增42%後連3年成長,且2023年晶圓廠設備支出預期亦將持續成長。

  • 台灣蓋新晶圓廠輾壓美、陸  半導體設備誰賺最猛?

    台灣蓋新晶圓廠輾壓美、陸 半導體設備誰賺最猛?

    近年半導體需求大增,各大晶圓代工、IDM廠為因應客戶需求,相繼投資擴產,帶動廠務工程、設備、耗材及矽晶圓等需求增加。其中,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達四○○~四四○億美元,主要投入五奈米產能擴建、三奈米產能建置與先進封裝廠的設立,法人預期將帶動中砂鑽石碟與再生晶圓出貨強勁。另外,三星電子近期也宣布五年內對半導體、生物、通訊等領域投資四五○兆韓元(約三六○○億美元),雖然並未透露各事業資本支出投資比重等細節,但業界預估三星將集中投資半導體領域,初估未來五年半導體投資規模將超過千億美元。隨著兩大半導體製造商加大資本支出力道,看好國內半導體設備業者京鼎與應用材料(AMAT)、艾司摩爾(ASML)等密切合作下,持續推升營運表現。

  • SEMI:2022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 可望攀至1,070億美元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最新一季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World Fab Forecast)中指出,2022年全球前端晶圓廠設備支出總額將較前一年成長18%,來到1,07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這是繼去年成長42%之後已連續三年大漲。而受惠於產業推動產能擴張和升級,支出總額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其中,台灣為今年晶圓廠設備支出領頭羊,總額較去年增長56%來到350億美元。

  • 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 飆新高

    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 飆新高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26日公布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報告,2021年12月份設備製造商出貨金額達39.173億美元,為單月歷史次高及歷年同期新高。SEMI總裁暨執行長Ajit Manocha指出,2021年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每月都超過30億美元為史上首見,且年底單月出貨金額更接近40億美元,顯示半導體廠的設備採購需求空前強勁。

  • 央行投資運用收益挹注 11月外匯存底 連四月攀峰

     中央銀行公布11月底外匯存底月增6.31億美元至5,473.32億美元,連續四個月創歷史新高,央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表示,雖然當月美元強漲,歐元等貨幣對美元匯率大幅貶值,折計後外匯存底減少,主要是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的挹注,讓外匯存底最後仍增加。

  • 逢低加碼 海外科技型ETF逆勢爆量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獲美國總統拜登提名連任,美國金融股聞聲大漲,成長股卻出現巨震,連帶衝擊台股掛牌海外科技型ETF 23日走跌。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多數科技型ETF交易熱度都較前一日成長,顯示不少投資人備好銀彈逢低加碼,其中又以近期受「元宇宙」帶動績效與話題熱度的元大全球AI ETF(00762)交易量大增近4倍最多。

  • 穆斯克要賣股 特斯拉股價重挫

    在線上投票結果顯示,有近6成網民認為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應該賣掉手中一成持股後,特斯拉股價周一應聲重挫。

  • 終於養大了!國際板債券流通量首破2千億美元

    終於養大了!國際板債券流通量首破2千億美元

    在資金持續挹注、發行量繼續增加及提早贖回量大減下,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12日公布,國際板債券9月底流通檔數達741檔,創歷史新高,且流通餘額為2004.11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兆6420億元),金額首次突破2千億美元大關,即將追上外資淨匯入量,也是亞洲極具規模的外幣債市。

  • 國際板債券進入飽和期?8月發行量創今年新低

    國際板債券進入「飽和期」?金管會7日公布,8月國際板債市新發行12檔債券,總發行量10.1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282億元),創今年以來單月最低發行量,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主要看投資人需求,需求小,發行量就小。」

  • 國際板債流通量 逼近2千億美元

    國際板債流通量 逼近2千億美元

     壽險資金大力支持的國際板債券市場,將挑戰流通餘額破2千億美元大關。據金管會統計,到7月底,國際板債券流通檔數達728檔,流通餘額為1,982.86億美元,即已超過新台幣5.5兆元的規模,在有新債券持續掛牌、提前贖回量下降的情況下,第三季流通餘額有機會突破2千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 《熱門族群》美半導體設備廠績優 台供應鏈沾光

    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周三大漲3%,其中,半導體設備廠股價全數大漲,半導體高階微影設備廠艾司摩爾(ASML)財報激勵股價大漲5.4%,另應用材料股價大漲4.57%。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預期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總額今明年續創新高,台廠可望受惠。

  • 近9成去年已贖 前4月國際板債贖回僅同期1/3

    低利率造成的國際板債券贖回危機,今年已穩定。據金管會公布,今年前4月有40檔國際板債券提前贖回,總贖回金額75.98億美元(約新台幣2,124億元),僅去年前4月提前贖回量的1/3左右,證期局表示,主要是去年低利率環境 ,可提早贖回的債券近9成去年都已贖回了,今年能贖回的「所剩不多」。

  • 美掛牌ADR暴漲5% 台積電清明連假後拚填息

    美掛牌ADR暴漲5% 台積電清明連假後拚填息

    美國總統拜登的2兆美元基礎建設計畫細節出爐,加上投資人對經濟復甦呈現樂觀態度,周四美股四大指數齊漲,標普500更首度突破4000點大關;台積電ADR大漲超過5.51%,則是受到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喊出未來3年投注千億美元的激勵,清明連假過後,台積電股價反應受關注,有望挑戰填息價611元。

  • 亞馬遜看好本季營收 仍達千億美元

    亞馬遜公布上季財報,拜年底假期銷售暢旺所賜,營收寫下1,255.6億美元的新高紀錄,首度突破千億美元大關。這家電商巨擘預期,本季營收仍將達千億美元水準。

  • 耶誕連假 2大APP平台營收暴增

     耶誕假期宅在家避疫打電動、看短影音、追劇當紅,根據市場調查機構Sensor Tower數據顯示,2020耶誕節蘋果App Store與Google Play兩大平台全球APP營收合計高達4.07億美元,年增率高達34.5%,其中手遊貢獻超過72%營收,而在短影片TikTok、高單價的影視串流Disney+等娛樂類發威下,非遊戲類APP營收達1.12億美元,比2019同期激增近59%。

  • 10月外匯存底 破5千億美元大關 連17個月創新高

    10月外匯存底 破5千億美元大關 連17個月創新高

     中央銀行公布10月外匯存底一舉衝破5千億美元大關,月增16.43億美元至5,012.41億美元,已連續17個月創新高,在全球排名仍居第五位,央行外匯局局長顏輝煌表示,外匯存底增加主要是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挹注。

  • 併購金額破千億美元大關 半導體產業洗牌爭霸主

    併購金額破千億美元大關 半導體產業洗牌爭霸主

    新冠肺炎疫情阻擋不了半導體產業的併購與整合,今年以來全球半導體產業先後出現ADI(Analog Device)以二一○億美元併購競爭對手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以及Nvidia以四○○億美元收購ARM,加上英特爾將記憶體業務以九○億美元賣給海力士,今年來全球半導體併購總金額已達到一○八四億美元,再創半導體併購新高。未來可能還有超微打算以三○○億美元收購賽靈思,使得今年半導體併購案頻傳。

  • 外資捧台股 6月淨匯入1,200億

    外資捧台股 6月淨匯入1,200億

     台灣股匯強強滾,外資終於6月終止連四月的撤離,轉為淨匯入破千億元新台幣。金管會6日公布最新外資動向,6月單月境外外國機構投資人、華僑及外國自然人累計淨匯入約41.35億美元(新台幣1,226億元),創近八個月來最大單月匯入紀錄。外資累計淨匯入金額也重新站上2千億美元大關,來到2,007.34億美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