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半導體分析師的搜尋結果,共314筆
輝達(NVIDIA)第三季財報(8至10月)繳出亮眼成績,營收181億美元、毛利率75%、每股盈餘4.02美元,均創史上新高。第四季營收更上看200億美元,毛利率75.5%。美國銀行將輝達目標價從650美元上調至700美元,該股盤前由跌逾1%轉漲1.1%。
根據國民黨與民進黨公布的不分區立委提名人名單,在前15位中,民進黨偏政治領域有6位,國民黨有3位,其餘為不同專業領域代表人,其中名列第3名台大助理教授葛如鈞是AI與區塊鏈專家,第4名是清大教授翁曉玲,她多次站為捍衛新聞與人民言論自由發聲,都是超大亮點。
日本瑞穗證券(Mizuho Securities)看好英特爾(Intel)即將發表的晶片及新生產設施帶旺營收,將這家美國半導體巨擘的投資評等調升到「買進」,激勵英特爾股價16日暴漲近7%,改寫17個月新高。
晶圓龍頭台積電(2330)10月營收2,432億元,月增34.8%、年增15.7%,反映出近期法說釋出智慧型手機與PC等終端需求已趨於穩定的態勢,預期兩大族群第四季將回歸傳統季節性動能,有利於產業整體向上,AI server供應鏈的市場展望同步看升,特別是全球GPU需求持續成長,但預估缺貨潮將延續至明年上半年,NVIDIA將於美國11月21日公布財報,市場預期業績暢旺將有利於相關供應鏈股價表現,關鍵供應鏈廠商今年獲利將可持續成長,且對於AI族群投資信心具有正面幫助。
越南因具與中國大陸鄰近性等因素,成為美國納入半導體「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新製造地點。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周延觀察,越南半導體產業呈現北製造、南設計的態勢,而政策、水電、人才等各項基礎建設,為在當地布局的業者須持續關注的重點。
華為5G旗艦手機Mate 60 Pro採用中芯7奈米製程,顯示大陸在半導體自主目標上取得進展,但中芯國際及華虹昨天公布營收均差於市場預期,代表整體半導體行情仍尚未復甦,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進一步分析,從數據來看,雖然半導體營收年減谷底已過,但明年上半年的產用率可能繼續探底至65~70%。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今(1)日發布臺灣半導體產業預測,並展望第三類半導體台廠商機。綜觀全球半導體趨勢,2023年以來總體經濟疲弱、終端需求低迷導致企業與消費市場買氣不佳,從終端系統廠到半導體供應鏈業者均面臨庫存水位過高、拉貨力道不足的影響。展望2024年,隨著記憶體大廠減產控制讓價格回穩,預期將成為全球半導體市場2024-2026年拉動成長的主要動能。
近幾年ETF成為存股族投資主流,若選擇長線潛力強的ETF,還能加速投資人財富增值。根據統計,8月定期定額交易戶數前20大ETF中,績效前十名有半數為科技股ETF,近一年定期定額報酬率從14.73%至32.25%不等,顯示科技股長期高速成長的特性,使科技股ETF更容易獲得優異的報酬。
營運動能持穩復甦,上品(4770)、國碳科(4754)營收表現推進。上品9月營收4.58億元,月增14.21%;前三季減營收44.04億元,年減2.3%。
大陸華為公司推出新手機使用中國最大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自研的7奈米晶片,令西方大吃一驚,美國正在對此進行調查,並可能採取進一步制裁措施。專家認為,這次大陸找到方法遶過制裁取得部分尖端技術,證明他們終究會找到出路,西方無法將中國完全排除於全球晶片供應鏈之外。
美國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日前公布北美半導體設備8月出貨數據,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臉書發文指出,他認為數據應該乏善可陳,因為1項警報還未解除,半導體市場仍須審慎看待。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積極海外布局,美國亞利桑那州長郝愷悌(Katie Hobbs)證實,台積電除了在鳳凰城生產先進晶片,還可能展開建造先進晶片封裝廠的計畫,此消息引發網友討論,有網友直言台積電美國廠未來應該會變成賠錢貨。
美媒報導,台積電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廠房,雖將為蘋果、輝達、超微和特斯拉等大客戶製造高階晶片,但這些先進晶片仍需被送回台灣進行封裝;有分析師指出,在此情況下,一旦台海爆發戰爭,台積電亞利桑那廠對美國而言根本「無足輕重」。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晶片廠因為進度落後,與美國工會爆發衝突成為外界關注焦點,半導體研究業者SemiAnalysis首席分析師Dylan Patel直言,傳出台積電美國廠的晶片需送回台灣封裝才能完成製程,凸顯其淪為無用設施「只是個擺設」。
昔日大陸智慧手機品牌龍頭:華為的最新旗艦手機Mate 60 Pro於29日無預警開賣,起售價人民幣(下同)6,999元。市場認為,華為新機技術突破,其產業鏈有望重新站上風口。受此激勵,A股半導體類股30日股價集體大漲。
輝達(NVIDIA)財報、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談話「兩大不確定因素」雙雙落幕,超威財測對決「放鷹」壓力,讓台股上周走勢多空拉鋸,加權指數單周「先上後下」,提前反應Fed釋出鷹派訊號利空,25日長黑摜破所有短期均線,然周線仍驚險收紅、終結連三黑頹勢。
擔憂中國大陸景氣放緩,令半導體大廠對投資的態度轉趨謹慎。全球十大半導體製造商2023年製造設備投資額預估將是四年來首度下滑,且減幅恐創十年來最大。
台積電赴德國設廠投資拍板定案,外界憂心海外拓展快速弊大於利;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昨表示,赴德國設廠是產業能量的延伸,接下來的關鍵是在當地形成聚落,坦言若不形成聚落,難以成功;分析師則認為,歐洲工會相當強勢,成本增加、員工難以管理,這才是台積電海外拓展要面臨最大的挑戰。
「財報照妖鏡」一出手,個股紛紛現出原形,人工智慧(AI)熱門族群上周受基本面檢驗、股價欲振乏力,台股當沖、融資餘額維持高檔導致的籌碼紊亂狀況,也引爆多殺多賣壓出籠,拖累加權指數單周失守季線,周線苦吞連二黑。
台積電最近風雨不少,不僅是台積電亞利桑那廠依照晶片法案申請補助,面臨美方對買回公司股票等重重限制外,最近還遭前總統川普嗆聲「搶走美國所有半導體工作」,要求執政當局阻止此事發生。另外預計在德國德勒斯登設的新廠,則有當地人力成本過高的隱憂,難題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