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卑南族南王的搜尋結果,共16筆
南島民族論壇青年國際事務人才台灣培訓班27日結訓,來自台灣各地及帛琉、諾魯、紐西蘭、澳洲、美國等各國共30位青年獲原住民族委員會頒發結訓證書。學員們表示,雖然大家來自世界各國,卻能各自文化與文物間發現相似處,彼此產生緊密連結,也有在都市生活的原住民學員藉此更認識自身文化。
戰後台灣原住民音樂研究先驅、民歌採集運動成員林信來Calaw Mayaw教授5月31日辭世,享壽86歲。文化部長李永得聞訊深感不捨,文化部也將頒發褒揚狀予以表揚。
原住民族委員會響應2月21日國際世界母語日,昨在花蓮美侖大飯店舉辦「世界母語日-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會議」,由行政院長蘇貞昌親頒原住民族語言家庭獎、終身貢獻獎、原住民族語言推廣人員獎、推動族語團體獎、推動族語機關獎等12項獎項,其中頒發終身貢獻獎時,得獎者林清美親自替蘇戴上象徵卑南族榮耀的花圈,感謝中央推動原住民族語傳承不遺餘力。
原住民族委員會響應2月21日國際世界母語日,今下午在花蓮美侖大飯店舉辦「世界母語日-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會議」,由行政院長蘇貞昌親頒原住民族語言家庭獎、終身貢獻獎、原住民族語言推廣人員獎、推動族語團體獎、推動族語機關獎等12項獎項,其中頒發終身貢獻獎時,得獎者林清美親自替蘇戴上代表卑南族榮耀的花圈,感謝中央推動原住民族語傳承不遺餘力。
台東卑南族南王普悠瑪部落大獵祭的年輕勇士們結束4天3夜野地紮營狩獵訓練後,昨天凱旋歸來,族人在卑南文化公園草皮上搭起凱旋門,婦女們穿上鮮艷的傳統族服夾道迎接,並為長輩戴上花環,在耆老的古調吟唱中,迎接新年到來。
台東卑南族南王部落的年輕勇士們結束4天3夜狩獵訓練後,今天凱旋歸來,族人在卑南文化公園搭起凱旋門,部落婦女們穿上漂亮的傳統服飾夾道迎接,並為長老們獻上花冠及花環,許多旅外族人也都返鄉共襄盛舉,熱鬧宛如過年。
在充滿「原」味的婦女除草完工祭中,有一群可愛的小朋友,他們是南王Puyuma花環實驗小學的學童,這群卑南族的小孩把文化學習從校園擴展到社區,校長洪志彰說,期待孩子把文化活出來,成為值得別人為他戴上花環的人。
今年8月1日起,台東縣南王國小更名為「南王Puyuma花環實驗小學」,期許學校小朋友們,在具有卑南族文化陶冶的教育中,「從文化學做人,把文化活出來」,一起共同學習,相互幫助,將來成為一個謙卑受敬重的人。
歷史長達121年的台東市南王國小,26日更名為南王Puyuma花環實驗小學,將是全台第一座卑南族為主的實驗小學,老字號的小學將展現新面貌,南王Puyuma實小校長久將強調,學校將落實學力紮根、文化深耕及族語復振三個目標。
原民會今天舉行「數位扎根文化星傳 原住民族教育數位學習計畫」啟動記者會,盼透過官、產、學合作,讓原民學童能用最創新的科技學習最傳統的文化,提高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卑南族各部落大獵祭今天登場,南王普悠瑪部落的族人,在卑南文化公園大草原上搭設凱旋門,迎接結束山上狩獵訓練的勇士們平安歸來,並由婦女為他們套上花環,花環越多代表輩分越高,儀式中由頭目進行除喪祭,為喪家卸下素服,在長老吟唱古調中,迎接新年到來,展現原汁原味的原住民傳統文化。
卑南族台東縣南王部落,依古禮舉行少年猴祭活動,青少年昨天晚上不畏在刺骨寒風中,赤裸上身,臉塗黑炭,手持芭蕉葉,挨家挨戶進行「驅邪」儀式。
結婚一定要穿西裝及白紗嗎?穿原住民傳統服飾結婚也別有一番風味!縣政府十日舉辦部落婚禮,來自全台卅對新人報名參加,許多準新人表示,台東的原住民文化令人嚮往,婚禮結合旅遊,讓他們能更了解深一層的原民文化內涵。
首席巫師王議苓感應到神明與祖靈而潸然落淚!卑南族南王普悠瑪部落舉辦巫師節,王議苓等三名巫師依古禮清理巫師小屋、換新巫師袋,除去一年來沾染到穢氣,過程冗長且嚴謹。
關懷盃少棒賽的比賽場地之一:南王壘球場與南王國小只有一道鐵絲網之隔,可是南王少棒隊小球員只能趴在鐵絲網前乾瞪眼,無法參賽,這幾年,有人等到畢業了還不能參加關懷盃,何其殘忍。
今年上半年國內自製音樂節目的強檔演出,要屬二月廿六日在國家音樂廳登場的電影音樂劇場《很久沒有敬我了你》最受矚目。這齣以「原住民樂士浮生錄」為目標的節目,製作陣容網羅各界大卡司,包括胡德夫、紀曉君等金曲獎得主,還有新銳電影導演吳米森、設計師蕭青陽、金馬獎最佳電影配樂李欣芸以及指揮簡文彬、劇場名導黎煥雄等人。這些人在角頭音樂負責人張四十三的帶領下,想要圓一場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