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南坎的搜尋結果,共52筆
WBC推薦賽事 : 3/10 (五) 18:00,南韓@日本
美國研究機構今天表示,南極地帶的海冰面積上週可能萎縮至創紀錄的新低,成為有衛星影像追蹤記載45年以來的最小面積。
法國小組賽首輪以4比1大勝澳洲,拿下了本屆世界盃首勝,只是賽後傳出非常不幸的消息,先發邊後衛大賀南德茲(Lucas Hernandez)僅登場9分鐘便因傷退場,隨後被診斷出右膝前十字韌帶斷裂,也正式宣告他的世界盃之旅已經結束。
大聯盟公布2022年賽季賽揚獎得主,與美國聯盟的情況相同,由27歲的馬林魚王牌阿坎塔拉(Sandy Alcantara)以30張第1名選票,全數通過獲得生涯首座賽揚獎榮譽,阿坎塔拉也是馬林魚自1993年建軍之後,隊史首位拿下賽揚獎的球員,也是大聯盟歷史上第3位來自多明尼加的得主。
南韓首爾龍山區梨泰院大型萬聖節慶祝活動今天爆發嚴重推擠踩踏,最新意外數字為151死82傷。以下是法新社整理國際間近年重大死傷踩踏事件。
颱風諾盧昨晚侵襲菲律賓呂宋島,帶來強風暴雨。5名救援人員今天凌晨在馬尼拉都會區北方布拉坎省營救村民時遭洪水沖走,已尋獲遺體。
在美韓即將啟動海上聯演之際,北韓25日在內陸地區向半島東部海域發射一枚短程彈道導彈。據了解,北韓是從移動式導彈發射車(TEL)上進行發射,導彈在飛行末段機動躲避,出現下降段上拉(Pull-Up)的變動軌跡。據南韓軍方研判很可能是北韓版的「伊斯坎德爾」導彈(KN-23)。
1942年11月12日美國與日本於索羅門群島旁爆發瓜達康納爾海戰(Guadalcanal campaign),80年後的今日,美國與中國再於南太平洋地區的索羅門發生戰略競逐。中國在南太平洋地區因索羅門群島再獲得更為穩固的根據地,讓索國首都霍尼亞拉(Honiara)成為中國在太平洋的吉布地(Djibouti)。
英文有句諺語是這麼說的,當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同時會幫你開一扇窗。來看美國這名11歲小男童克里斯汀(Christian),出生就患有嚴重裂面(facial cleft),畸形狀態影響他眼睛、嘴唇和鼻子,讓他擁有一張特別的臉蛋。然而,他的樂觀豁達將上帝賦予這份禮物化為力量,堅持不進行整容手術,因為他相當滿意自己的樣子。
韓國聯合參謀本部今(17)日表示,北韓周一從首都平壤的機場發射了兩枚疑似短程彈道飛彈,射程都不到400公里。而日本海防隊也認為,發射物可能是彈道飛彈。這是邁入2022年以來,北韓第4度武力示威。
塞爾提克中鋒坎特(Enes Kanter Freedom)嗆完詹姆斯(LeBron James)與林書豪之後又找到新的對抗目標,就是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Nicolas Maduro)。馬杜洛在2019年被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 Trump)指為民主的敵人,並主張委國反對派領袖瓜伊多(Juan Guaido)才是真正的總統,拉攏歐盟、南美各國展開3年「兩個總統」的政爭。
雲南瑞麗的新冠疫情拉響警報!雲南在周日(13日)新增2宗境外輸入病例,患者均為緬甸人,從緬甸偷渡入境德宏州瑞麗市。由於涉及風險,雲南隨即宣布8個邊境州(市)、25個邊境縣(市)立即進入防疫戰時狀態,同時瑞麗立即啟動全員病毒檢測,全市城區人員全部居家隔離。
台灣連續53天無本土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6月7日解封,逐步鬆綁運輸、旅遊、餐飲等限制。然而,日本、澳、紐、希臘等國解封,未將台灣列入首波名單,儘管防疫指揮官陳時中認為政治因素成分較大,但台灣邁向解封之際,也應切實檢討自己的盲點。
南韓女星具荷拉過世後,在她年幼拋下她和哥哥具浩仁的親生母親,居然出面爭遺產,讓具浩仁很難接受;於是他主動向國會請願,推動《具荷拉法》禁止遺棄子女的父母繼承子女財產,但19日遭裁定不通過,對此結果他很痛心,但也表明不會放棄。
美國太平洋艦隊官方推特14日主動發布消息指出,美國海軍的「麥克坎貝爾」號神盾驅逐艦(DDG-85)於13日航行通過台灣海峽,太平洋艦隊還公布該艦在台灣海峽航行的現場畫面。從照片可見,水兵在艦上觀察海上情況,期間一架艦載MH-60海鷹直升機從甲板升空。
病毒肆虐疫情延燒也重創全球經濟,許多行業在這波災難中損失慘重部分店家甚至關門大吉。許多人面臨歹運的時候都會到廟裡祈福、祭改,除了常見的請神明補運、蓋運、拜斗、點燈、過平安橋、過火、求平安符等,最特別的當屬朝天宮的「蓋鐘」、南鯤鯓代天府的「坎運箱」。
隨著北韓6日發射的發射體被證實為北韓版伊斯坎德爾的KN-23飛彈,南韓專家認為,北韓這型飛彈已進入可實戰部署的階段。
一般來說,北韓發射飛彈時機與動機息息相關。25日在咸鏡南道元山發射2枚類似「伊斯坎德爾」飛彈,不僅震驚美、日、韓3國,並且正在密切注意觀察事態發展。朝鮮半島的一舉一動都能牽動兩岸關係,台灣也不能忽視。
在2019桃園市環境教育繪本頒獎典禮上,說演著「聽說溪邊有企鵝」的得獎繪本故事。工作人員說,到各學校說演時,「聽說溪邊有企鵝」非常受到孩子的喜愛。這本繪本的起始,源於2018年ㄧ則「南崁溪畔的企鵝」的報導,促使南崁溪畔的在地居民們,重新審視南崁溪的生態。這則新聞同樣勾起了,居住在龜山區塔寮坑溪附近的繪圖工作者陳蕙的關注。陳蕙自幼住在塔寮坑溪旁,見證了塔寮坑溪從毫無污染的可親近,到如今滿是污染的令人掩鼻而過。令人感嘆的是,塔寮坑溪的變化,跟南崁溪竟是如此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