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南海海域的搜尋結果,共488

  • 美太平洋艦隊「準備好支援台灣」司令認了仍有 1隱憂

    美太平洋艦隊「準備好支援台灣」司令認了仍有 1隱憂

    西太平洋局勢日益緊張,身處最前線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雖擁有200艘船艦、15萬官兵及非軍職人員,占比達美國海軍的6成,但在數量上仍遜於解放軍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就坦言,解放軍近20年的擴軍已對美國造成嚴重威脅,不過,海軍已做好戰時支援台灣的準備,只要命令下來,太平洋艦隊將迅速協助台灣。

  • 中華電:SJC2海纜最快年底完工

     中華電信參與投資的SJC2國際海纜,目前正進行南海區域布纜相關許可申請及建設,但傳出因故延誤海纜完工時程,中華電信15日回應表示,SJC2國際海纜由多國電信業者共同投資,原本預定2021年底完工,因此延後至2023年底或2024年初才能完工啟用。

  • 南海行為準則首輪談判 無實質進展

    南海行為準則首輪談判 無實質進展

     中國與東協在印尼舉行為期3天的「南海行為準則」(COC)首輪談判於10日落幕,印尼官員稱各方已承諾加強協商、未與會的美國則持續支持南海的海空航行自由及和平解決爭端。觀察人士普遍認為,此次COC談判並未達成重大共識,海上衝突恐難緩解;身為今年東協輪值主席國的印尼,也必須積極做出更多實質作為,才有可能成功斡旋南海衝突。

  • 航母山東艦在南海開展實戰演練 陸軍事專家解讀三大亮點

    航母山東艦在南海開展實戰演練 陸軍事專家解讀三大亮點

    1月14日,中共解放軍海軍微信公眾號公佈山東艦航母編隊最近動態,編隊在南海海域進行實戰化對抗演練。《環球時報》引述大陸軍事專家分析稱,儘管服役時間不長,山東艦在借鑒遼寧艦的基礎上,快速形成戰鬥力和保障力,已具備在高海況、高海情狀態下執行多種戰鬥保障任務的能力,解放軍航母保障和戰鬥力生成已經形成完整規範。

  • 美尼米茲號駛入南海 中國2軍艦跟監

    美尼米茲號駛入南海 中國2軍艦跟監

     美國海軍「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已進入南海開展行動。根據衛星照片,尼米茲號打擊群於13日時出現在黃岩島西北約200公里的南海海域活動。美媒引述美軍官員透露,中方派出2艘軍艦跟蹤監視美軍打擊群;中國軍方隨後也於14日發布,山東艦航母編隊近日在南海進行了實兵實戰化對抗演練。

  • 大陸在南海成功構建深海原位光譜實驗室鑽研戰略金屬

    大陸在南海成功構建深海原位光譜實驗室鑽研戰略金屬

    關鍵字: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深海,多通道,拉曼光譜探測系統,南海,冷泉區域,深海原位光譜實驗室,深海熱液區,硫化物,礦物,戰略金屬,演化過程,機制,原位試驗研究

  • 國際首套深海光譜探測系統 助大陸開發南海金屬資源

    國際首套深海光譜探測系統 助大陸開發南海金屬資源

    據大陸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研團隊,成功研製了國際上首套深海多通道拉曼光譜探測系統(Multi-RiPs),並在南海冷泉區域成功構建了深海原位光譜實驗室。學者指出,該無人實驗室未來可以布局在深海的熱液區,研究硫化物、礦物,而這些資源都可能是以後的戰略金屬資源。

  • 美高官:中國在南中國海的「不負責任」行徑遲早會引發大事件

    美高官:中國在南中國海的「不負責任」行徑遲早會引發大事件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伊萊·拉特納(Ely Ratner)當地時間周二(7月26日)說,中國在南中國海「咄咄逼人」和「不負責任」的行徑,遲早會引發「重大事件」或是「重大事故」。他說, 最近幾個月,中國軍機和軍艦攔截在印太地區美國及其盟友軍機和軍艦的次數大幅度攀升,在「系統性的考驗我們的集體決心」。

  • 美軍機台海南口高強度抵近偵察 陸智庫:或為共軍海上演習而來

    美軍機台海南口高強度抵近偵察 陸智庫:或為共軍海上演習而來

    據大陸智庫南海戰略態勢感知指出,本周二(19日)美國空軍1架RC-135V偵察機在台灣海峽南口高強度抵近偵察行動,很有可能是針對正在海南島以東的南海海域進行的軍事演練。

  • 美班福德號驅逐艦「自由航行」為由 本周第二次進入南海

    美班福德號驅逐艦「自由航行」為由 本周第二次進入南海

    大陸觀察者網報導,美國班福德號(USS Benfold)飛彈驅逐艦,繼13日進入中國所控南海西沙群島12浬海域範圍內,遭共軍南部戰區指稱「擅闖中國西沙領海,被我解放軍驅離」後,又於16日以「自由航行」為由,進入南海南沙群島海域。這是美海軍本周第二次進入南海。

  • 颱風生成機率大增 全台轉有雨 變天日期曝

    颱風生成機率大增 全台轉有雨 變天日期曝

    連續幾天的午後雷陣雨,一天比一天小,時間也越來越短,今持續有大雨或雷雨,強度及地點,「要碰碰運氣了」。南海熱帶擾動發展機率大增,不排除發展為颱風,其低壓雲系預計周五起影響台灣。

  • 菲律賓指南海禁捕令侵犯管轄權 陸外交部回應了

    菲律賓指南海禁捕令侵犯管轄權 陸外交部回應了

    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日主持例行記者會。針對菲律賓外交部5月30日在一份聲明中,譴責中國單方面宣布南海捕魚禁令,侵犯該國管轄權。趙立堅表示,中國在南海實施伏季休漁制度,是保護中方管轄海域海洋生物資源的正常措施,也是履行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義務的具體體現。中方不能接受菲律賓外交部的無端指責,希望菲方客觀正確看待、並切實履行南海沿岸國義務,共同促進南海漁業可持續發展。

  • 國戰會論壇》中國成海權強國的戰略意涵(蕭衡鍾)

    國戰會論壇》中國成海權強國的戰略意涵(蕭衡鍾)

    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日前於節目上認為,如果台海發生戰事,成敗將是取決於台海周遭的海上作戰,而不會是在台灣本島的登陸與逆登陸作戰。確實,台灣雖有海峽的天然屏障,但隨著共軍的軍事現代化發展,共軍海空軍已具備突破第一島鏈並進入印太地區的兵力投射能力。

  • 解放軍南海演習12天 水域船隻禁入

    解放軍南海演習12天 水域船隻禁入

     俄烏戰火持續,西太平洋的軍事活動也不平靜。解放軍繼上月底於南海進行演習,再宣布自4日到15日於海南省與越南之間的南海海域進行軍事訓練。台海的一舉一動,在俄烏發生衝突之時顯得格外敏感。

  • 尚青論壇》春節前共機為何又活躍蠢動?(陸文浩)

    尚青論壇》春節前共機為何又活躍蠢動?(陸文浩)

    美日航母艦隊刻正於菲律賓海聯合軍演,中共解放軍繼1月23日出動總計39架次軍機在台灣西南國際空域活動後,24日再出動軍機13架在前述空域活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架運8反潛機單獨經巴士海峽往台灣東南方之西太平洋國際空域巡弋後折返,此舉是否與美國國防部24日公布美國2個航母打擊群已駛進南海海域進行訓練有關,值得關注。

  • 美導彈驅逐艦航行南海展示裝填魚雷畫面 陸媒:小動作不斷

    美導彈驅逐艦航行南海展示裝填魚雷畫面 陸媒:小動作不斷

    美國國防部所屬網站日前發布美軍艦在南海活動消息稱,美海軍查菲號(USS Chafee ,DDG-90)驅逐艦近日接連在南海海域開展飛行作業、彈藥裝填訓練,網站同時發布驅逐艦裝填魚雷方照片。另外,南海智庫平台也透過衛星圖片發現西沙群島以南海域有一艘美國軍艦,很可能就是在南海展示武器的查菲號。陸媒認為,美艦在南海小動作不斷,必須留意是否會進入南海島礁12海里範圍內。

  • 警告日美聯合作戰計劃 陸央視亮出奪島神器075海南艦訓練畫面

    警告日美聯合作戰計劃 陸央視亮出奪島神器075海南艦訓練畫面

    針對日本與美軍制定台海爆發戰事時的日美聯合作戰計畫,並聲稱日本將允許美軍在南西諸島建立臨時攻擊基地,北京對此公開予以斥責。中共軍方則披露了075兩棲攻擊艦海南艦在南海海域的最新訓練畫面,對日美兩國提出警告。

  • 美軍5艘測量船群集印太 美媒:將再造7艘部署中國周邊

    美軍5艘測量船群集印太 美媒:將再造7艘部署中國周邊

    美國海狼級核潛艇康乃狄克號10月初在南海發生撞山事故後,外界普遍認為這是美軍對當地海底地形不夠瞭解。美國海軍學會網站指出,該事故顯示美軍當前全部5艘專門探測水文資料的測量船都部署在日本橫濱仍不夠用,未來美軍計畫建造多達7艘全新的測量船以加強在中國周邊等海域的水文調查。

  • 掌控美軍南海動態 美智庫:中國加速擴建海南電子戰設施

    掌控美軍南海動態 美智庫:中國加速擴建海南電子戰設施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佈報告稱,最近的衛星圖片顯示中國在海南一處軍事設施擴建電子戰備和通訊情報設備的進程加快,這項工程可以為解放軍在南海海域追蹤和應對以美軍為主的外國軍事力量提供更強大的技術支持。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