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博物館的搜尋結果,共6,452筆
文化部今(28)日宣布,國家人權博物館新任館長將由現任文化資源司司長洪世芳陞任。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特別感謝副館長張嬋娟自去(2021)年8月至今代理館長,持續推展業務。相信新任館長洪世芳能發揮博物館及社區營造專長,向國際社會推廣台灣人權發展的故事。
為擴大產業節能技術經驗交流,引領各界投入節能減碳工作,經濟部6月23日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辦年度首場節能標竿獎系列觀摩研討會。科工館打造綠色節能博物館的典範經驗,吸引超過百位以上業界人士前往參加,觀摩學習科工館如何以科學節能、科技教育逐步推展節能工作,擴大節能影響力,讓節能推動工作開花結果。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日前推出文化行旅「獨木舟遊古蹟」後報名秒殺,為了讓更多民眾感受淡水開港設關160周年的盛況,將在7月加碼推出遊艇版,除了從淡水河遊古蹟外,更能在水上享受包船聽演唱會的VIP尊榮感;淡水古蹟博物館長黃麗鈴表示,除了搭配年度主題及文化節慶推出的特展活動外,7月更推出了多項活動,敬請期待。
擁有百年歷史的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園區內曾有一座大煙囪,後因安全考量拆除。最近館方獲得水道技工的後人,贈送4塊當年煙囪所使用的耐火磚,其中2塊耐火磚上還有三石耐火煉瓦株式會社及Tobata字樣,相當難得。市府文化局正進行煙囪歷史溯源,希望彙整耐火磚的資訊,完整水道豐富的歷史。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獲得水道技工的後人,贈送4塊當年煙囪使用的耐火磚。其中,2塊耐火磚上還有三石耐火煉瓦株式會社及Tobata字樣,相當難得。市府文化局指出,今年正進行煙囪歷史溯源,這幾塊耐火磚可以提供相關資訊,將一併彙整,希望更完整水道豐富的歷史
台南美術館「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展覽照曝光後,在網路上掀起討論,其中的殭屍更是吸引民眾眼球。不過在泰國還有一間「死亡博物館」(Museum of Death),被公認是最恐怖的博物館之一,裡面展出的全是真的屍體,還曾一度展示「食人魔細偉」的遺體。
「國美慶34,前進藝次元」系列活動將自26日啟動,即將卸任的國美館長梁永斐24日表示,今年館內將有多項工程完工,台灣兒童藝術基地,預計7月23日試營運,以全新樣貌與民眾見面;並以台灣藝術文化資產典藏及研究軟實力,打造無牆美術館,讓民眾體驗多元藝術的新感受。
「與其畏懼死亡,不如了解生與死後,積極正向的活著!」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自即日起推出「生死晝夜:於死亡中前行」特展,藉由震撼心靈的展場布置,結合酷炫科技與多媒材巧思,在知識與沈浸式體驗中想像生與死,不僅是一趟穿越死亡的旅途,更在陰霾中帶來新生與治癒自我的契機,讓人獲得重生的療癒,燃起生命的希望。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日前進行開館以來最大的改建工程,閉館2年後將於25日重新開放部分空間。史前館長王長華說,針對內外部空間和聯絡通道改善,不再讓遊客在館內「迷路」。史博館將於25日搶先開放特展區2檔特展,邀請民眾一睹全新史博館風采。
台南美術館2館「亞洲的地獄與幽魂」明天開展。展出館方在臉書貼出展覽訊息後引起熱,未演先轟動;台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的「十殿圖地獄掛軸」也將首度公開亮相。
日本鳥取縣立博物館的暴龍特展已在6月18日登場,預計將展出到8月28日。展方發揮創意,邀了15位民眾換上充氣暴龍裝入場看展覽。而這些「暴龍」也很入戲,現場還發出大吼,宛如向老祖宗致敬。
受到各界高度關注的台南市美術館「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今天下午首度開箱特展內容,4個展間呈現4大主題,陳列3具殭屍的「幽靈狩獵」展間最吸睛,呈現祭祀與喪葬儀式特色,不少搶先爭睹的民眾等都說「其實沒想像中恐怖!」
國美館「國美慶34,前進藝次元」系列活動將於6月26日啟動,即將卸任的館長梁永斐24日表示,國美館今年將有多項工程陸續完工,台灣兒童藝術基地預計在7月23日試營運,以全新樣貌與民眾見面,以台灣藝術文化資產典藏及研究軟實力,打造無牆美術館、結合展演活動等跨域合作,讓民眾體驗多元藝術的新感受。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日前進行開館以來最大的改建工程,閉館2年後將於25日重新開放部分空間。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長王長華說,針對內外部空間和聯絡通道改善,不再讓遊客在館內「迷路」。史博館將於25日搶先開放特展區2檔特展,邀請民眾一睹全新史博館風采。
歷經5年籌備,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昨舉行開館儀式,並將於7月2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將分階段展覽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借出的914件文物,包括唐摹《蘭亭序》、宋代白釉孩兒枕等。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說,香港故宮肩負推動國民身分認同責任,開幕禮是她任內最後一場公開活動,為公職生涯的完整句號。
網路討論度超高的台南市美術館「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即將於6月25日登場,未開展就爆紅的作品,就是這座由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收藏的清代殭屍歷史文物打造的逼真殭屍,展出單位貼心擺放天壇所準備裝了香灰的平安符,將提供給展出期間在於晚間6~9點來參觀的民眾,害怕的參觀者可以當場索取平安符求心安。
疫情使得旅人嚮往的旅遊型態轉變,深度旅遊正夯,越來越多人喜歡探訪當地藝術文化來為旅途增添可看性。藝文主題旅遊是深度旅遊的一種形式,香港在疫情下仍持續發展藝文建設,孕育了國際級大型新場館及藝文特區,繼「M+」視覺文化博物館於去年開幕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館」也將於今年7月登場,讓遊客造訪香港時,除了探索繁華都市與山海綠林、沉浸於美食體驗外,還能一賭備受矚目的全新藝文熱點。
今年是香港回歸中國25周年,籌備多年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22)日將舉行開館儀式,並於7月2日對大眾開放。據大陸央視報導,將在開幕展上亮相的是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超過900件文物,其中166件是一級文物的國寶級別,而絕大部分文物是首次在香港展出。
每年的6月21日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瑜珈日(International Yoga Day),淡水古蹟博物館也特別選在這天推出《淡古瑜珈八式》創意影片,由館員發想並搭配古蹟特色來安排動作,讓大家做瑜珈還能認識古蹟;淡水古蹟博物館館長黃麗鈴表示,希望透過實體及線上同步進行,用創新的方式讓大家來認識淡水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