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博納影業的搜尋結果,共41

  • 陸股觀測-博納影業 登A股 首日股價大漲近44%

    大陸電影發行企業博納影業苦等五年後,18日於深交所主板掛牌上市。開盤不久隨即漲停,漲幅32.41%,觸發臨時停牌;恢復交易後二次漲停,收報人民幣(下同)7.24元,漲幅43.94%,市值99.52億元。博納影業董事長兼CEO于冬日前表示,從2016年4月份告別那斯達克準備回A股,總計經歷逾五年時光,感嘆「走得好艱苦」。其上市募集資金擬用於電影及電影院項目,預計投資10部影片。

  • 江疏影遭影射勾已婚富豪海島度假 她沉默2天說話了

    江疏影遭影射勾已婚富豪海島度假 她沉默2天說話了

    大陸八卦微博「吃瓜少女張小寒」前天(16日)以漫畫聲稱,知性女星與已婚富豪在海南島的酒店秘密約會,遭影射的是氣質女星江疏影,正宮則是女星金巧巧及她身家數億的博納影業總裁老公于冬,金巧巧第一時間駁斥:「謠言止於智者!」而江疏影沉默2天後,今(18日)則爆氣發聲明喊告:「我可以被評論,但不能被誣陷」。

  • 賭場大亨洗米華被捕 中媒:曾想靠愛國洗白自己

    賭場大亨洗米華被捕 中媒:曾想靠愛國洗白自己

    針對澳門賭場大亨「洗米華」周焯華日前被捕,中國媒體今天發表評論說,周焯華是靠「愛國」洗白自己的黑幫,他投資拍攝多部中國主旋律電影,意在昭示自己「閃閃的紅心」。

  • 陸十一檔期 票房四天衝25億人民幣

    陸十一檔期 票房四天衝25億人民幣

     正值大陸「十一」假期,民眾掀起電影熱,為近月以來票房低迷的電影院帶來絡繹人潮。以「長津湖」為首的「十一」檔期,總票房已於4日突破人民幣(下同)25億元。戰爭片「長津湖」以抗美援朝為背景,橫掃院線,一舉打破11項大陸影史紀錄。

  • 博納影業美股下市 再戰A股

    博納影業美股下市 再戰A股

     擁有黃曉明、章子怡、韓寒等多位明星股東的博納影業,近年來上市之路可說一波三折,原本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不料股價不見起色,最終選擇下市。原本想轉戰A股,結果又碰到瑞華事件受牽連,IPO審查被迫中止,如今決定再向A股叩關,但受疫情的干擾,依然「錢」途未卜。

  • 緩解疫情 鍾南山倡世界合作

    緩解疫情 鍾南山倡世界合作

     新冠肺炎病毒對全世界都造成嚴重危害,大陸疫情緩解,並有電影公司籌拍抗疫主題電影,大陸防疫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疫情對人心理的影響大過身體,需要一個提升士氣辦法。相信人永遠比病毒聰明,人們不會再像以前那麼被動。

  • 博納影業副總裁疑因影城停業墜樓亡 名導賈樟柯嘆「行業之悲」

    博納影業副總裁疑因影城停業墜樓亡 名導賈樟柯嘆「行業之悲」

    博納影業副總裁黃巍10日驚傳墜樓身亡,享年52歲,消息一出震撼業界,有報導指他疑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旗下影城紛紛停業,不堪負荷才想不開,但也有人指他單純受情緒問題影響,眾說紛紜。對此,名導演賈樟柯則轉發相關新聞,寫下4字:「行業之悲」。

  • 疑辱李小龍 昆汀新片登陸再觸礁

    疑辱李小龍 昆汀新片登陸再觸礁

     已故動作巨星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向大陸國家電影局指控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在《從前,有個好萊塢》(陸譯《好萊塢往事》)塑造李小龍高傲自大的形象,不符事實,有汙辱其父之嫌。疑似因此導致原訂10月25日在大陸上映的該片臨時撤檔。

  • 瑞華爆醜聞 重創A股、科創板

    中國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瑞華」驚爆醜聞,該公司涉嫌協助多家企業作假帳,遭到中國證監會調查,目前已有逾 40 家與瑞華相關的企業,其IPO、增資案因此中止。

  • 華南第一所專業電影學院 將落戶暨大

    大陸華南地區第一所專業電影學院,暨南大學珠江電影學院在11日晚正式宣布籌備成立。

  • 開心麻花搶占黃金周 李茶的姑媽擁億元票房

     在大陸新三板最賺錢的影視製作公司開心麻花團隊,今年十一黃金檔期推出的「李茶的姑媽」上映首日不到13小時票房就突破1億元人民幣(下同),可望為今年以來慘澹的影視股帶來激勵。

  • 觀影年齡結構變化 消費更理性

    觀影年齡結構變化 消費更理性

     「票補」是近年來大陸湧現的新的電影票促銷手段,特別是在幾大線上電影票務平台為了爭奪行業份額後,「票補」愈演愈烈,一度讓電影票價處於過低水準,並帶來惡性循環。但近年春節檔的票補更為理性。

  • 陸電影因南海議題被越南禁播?陸外交部:有關方面不要對號入座

    有媒體報導稱,大陸製作的電影「紅海行動」,因內容涉及南海主權爭議,引起越南影迷不滿,越南電影發行單位決定停止放映這部電影。但在大陸外交部2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陸慷被問到此事,僅回應「希望有關方面不要自己對號入座、過分解讀。」

  • 陸春節高票房 近10家傳媒股分羹

     狗年春節期間,大陸電影票房「旺旺旺」,至大年初六19時,春節檔累計票房已超過55億元(人民幣,下同),遠超市場預期,去年春節檔總票房收入逾33億元。業內人士認為,經過節前下跌,傳媒部分龍頭股已經具有抗跌及配置價值,在春節檔期票房全線飄紅的催化下,電影板塊的估值有機會明顯提升。

  • 《新金融觀察》博納影業 落魄的「海歸」

    《新金融觀察》博納影業 落魄的「海歸」

    VIE架構是很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的做法,雖然這種做法可以規避很多政策限制,但是一旦有意重回A股,則要深陷一場異常複雜的拆除VIE架構戰役,博納影業拆除VIE架構的案例就很好地說明了其中的難度。

  • 蕭瑞麟專欄》制度 如何改變中國電影的興衰?

    蕭瑞麟專欄》制度 如何改變中國電影的興衰?

    因緣際會,我由科技管理跨域博物館研究之後,有幸再次跨界到影視產業,也因此有機會請教博納影業集團總裁于冬。原本想探索他的創業歷程,卻意外地由他的創業史中理解到中國電影如何由匱乏不足,一路發展成為鼎立世界的局面。中國電影的發展脈絡可以略分為三個時期。先是長達70年沈寂與斷層;接著是10年的大起與大落;然後接續10年的體制改革與輝煌振興。

  • 《業績-文創》VHQ-KY去年營收、獲利均創新高

    VHQ-KY(4803)2016年全年合併營收為10.3億元,年增34%,稅後淨利2.60億元,年增98%,每股稅後盈餘7.01元,均創下歷史新高。

  • 偷票房 大陸逾300家戲院被罰

    中國大陸不少戲院票房作假,包括以低報票房的手段保留更多收入,近期有300多家戲院因此受懲處。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認為,這似乎是中國大陸官方整治電影產業的首波行動。

  • 互聯網影業的內容荒

    互聯網影業的內容荒

     在中國,電影公司除華誼兄弟、博納影業、中影集團外,近年興起一眾互聯網影業摩拳霍霍,欲瓜分電影市場這塊大餅。當今正逢科技掛帥,帶動各產業發展的時代,但在電影產業中,互聯網公司是呼風喚雨,還是深陷泥淖?

  • 戲院搞鬼 陸2016電影票房重傷 票補、盜版拖垮市場 收益減少近百億人幣

    戲院搞鬼 陸2016電影票房重傷 票補、盜版拖垮市場 收益減少近百億人幣

     大陸博納影業總裁于冬痛批2016年電影院偷票房、刷票房,導致年度票房減少20%,近百億元(人民幣,下同),否則早已超過500億元大關。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