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印度經濟的搜尋結果,共984筆
據投信統計,近十年每年10月全球主要股市平均表現,印度以3.13%表現最佳,巴西2.89%居次,其他依序為道瓊指數2.72%、菲律賓2.55%、日本2.42%等,新興國家優於成熟國家,尤其印巴雙星股市各擁利基,建議定期定額相關基金,掌握投資契機。
印度指數8月震盪走弱,但9月在外資回補下,恢復上漲動能,近期再度站回67,000點。投信表示,受到通膨上升、央行遏制流動性的干預措施等影響,印度指數8月有些承壓,所幸在季線有撐,在內外資雙引擎帶動下,股市重回上漲動能。
亞洲開發銀行(ADB)20日發布報告指出,由於中國房地產衰退及聖嬰現象的風險,使亞洲區域前景蒙上陰霾,今年亞洲開發中經濟體的成長率將低於原先預估。出口導向的台、韓、越今年經濟成長預測皆遭下修。
市場多預估9月美國聯準會將暫停升息,但美國8月CPI高於預期、公債殖利率上揚,為金融市場添變數。法人指出,從資金流向來看,外資續賣新興亞股但力道收斂,小賣5.9億美元,外資連賣台股8周後,上周回頭買超,使台股成亞股唯一淨流入的股市,周線收紅上漲2.1%。
今年以來印度股市表現氣勢如虹,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今明年印度經濟成長展望佳,高盛預估印度企業今明年獲利成長均二位數。投信法人分析,投資者已將焦點從大陸轉向印度,因與國際股市連動度低,企業獲利展望支撐股市,加上人口紅利、高經濟成長、大量中產階級崛起、全球供應鏈重組加速,印度商機浮現,持續受外資青睞,印度股市中長線漲升可期。
印度風風光光地舉辦了G20峰會,美國與西方國家給足了莫迪面子,並且為了拉攏莫迪對抗北京,對印度內政的爭議視若無睹,對俄烏戰爭更是放棄立場。西方媒體對此不但不以為忤,反而認為印度成功確立大國地位,而美國也找到抗中的有力夥伴。至於聯合聲明中充滿爭議的俄烏戰爭與環境問題,彭博社的報導指出,相較於削弱中國影響力與確保美國繼續主導世界秩序,這些爭議不過是「小小代價」。
上週印度風風光光地舉辦了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美國與西方國家給足了莫迪面子。並且為了拉攏莫迪對抗北京,對印度內政的爭議視若無睹,對俄烏戰爭更是放棄立場。西方媒體對此不但不以為忤,反而認為印度成功確立大國地位,而美國也找到抗中的有力夥伴。至於聯合聲明中充滿爭議的俄烏戰爭與環境問題,在彭博社的報導中指出,相較於削弱中國影響力與確保美國繼續主導世界秩序,這些爭議不過是「小小代價」。
印度想成為半導體主要中心的雄心壯志,隨著印度總理莫迪將印度定位為全球晶片強國的目標而變得越來越真實,《紐約時報中文網》以「印度的晶片製造超級大國雄心能實現嗎」為題撰文分析現況。
過去十多年中國的外交一直在拉攏發展中國家,北京的經濟成就成為發展中國家勵志的源泉,它還通過貿易、貸款和基礎設施項目來爭取做為「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的領頭羊。現在中國正面臨著另一個亞洲大國的競爭,印度正在將自身塑造為發展中國家的另一派領導者,尤其是最近在印度舉行的G20峰會上,印度的新角色在G20達成了出乎意料的共識。
去年以來大量的外資企業湧入印度設廠,頓時幾個印度大城市成為一個個大型建築工地,原本擁堵的交通問題也更加嚴重。為了迎接難得的發展機遇,印度全國上下正卯足全力加速建設基礎設施,希望能盡快追趕上中國。不過由於原來的基礎設施過於老舊落後,經濟學家認為,印度目前進展雖快,要追上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印度經濟、產業與消費動能持續朝疫情前水準回升,總理莫迪表示經濟規模將在五年內躋身世界前三,印度央行統計2020年到2022年,外資直接投資金額平均每年高達420億美元,十年間增加1倍,官方預測今年經濟將增長6%~6.5%。投信法人指出,在高成長與通膨趨緩的經濟基本面支撐下,印度股市後市可期。
印度股市指數漲多拉回,進入修正階段,投信法人表示,儘管印股直奔新高,但零售、運輸、汽車、媒體、銀行及能源等六大產業股價本益比,仍低於十年歷史平均線,具吸引力產業標的還是值得投資,預估在類股輪動下,低本益比產業也將受惠,有利進場逢低加碼。
金磚四國中的印度股市今年表現已超越其他三國,法人認為,印度擁有人口結構紅利優勢,過去幾年政府推動的統一GST消費稅、調降企業稅、銀行業整頓等結構性改革,帶來的效應將持續發酵、推動經濟復甦,印度股市的後市持續看漲,選對標的更加分。
印度「月船3號」太空船8月23日成功降落月球南極,成為第四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宣示印度也擁有技術太空探索。投信法人表示,隨印度國際地位提升,歐美大國爭相尋求軍事合作,有利印度發展國防武器自製,國防工業類股將受惠,後市表現可期,帶動相關投資潛力,建議持續加碼持有印度基金。
全球經濟逆風下,印度PMI不但繼續上揚,且經濟學家調查顯示印度經濟衰退機率持續為零,反映印度經濟的韌性與活力,在四大金磚中以印度最旺,反應在亞股基金績效上,印度股票基金表現相對突出。
在相對全球更強勁的經濟表現下,印度今年股價表現氣勢如虹,若以長期走勢來看,更是連續五個年度呈現年度正報酬。法人指出,在強勁的獲利做後盾下,印度股市好戲在後頭,中長線漲升行情可期。
原本由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組成的金磚5國,日前在年度峰會再納入阿根廷等6國,成員擴大為金磚11國。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金磚11國擺出來的陣仗儼然是一個抗美集團,且是以去美元化為核心,雖然囊括全球近半數的人口,但除了印度經濟有後勁外,其他國家未來恐怕前途多艱,堪稱金磚脆弱的新組合。
美國公債殖利率持續攀高,投資人對風險性資產存疑,好消息是外資由賣超轉買超新興亞股2.2億美元。法人觀察,外資上周較青睞南韓與印度股市,分別買超2.9億美元與2.1億美元,印尼賣超最重約2億美元,台股也小幅調0.3億美元。
印度政府將推出親民貸款方案,讓都市貧民可以買到屬於自己的房屋,同時也會推出1,500億盧比(約新台幣575億元)工匠培訓計畫,近五年有1億3,500萬人脫貧,順利成為新中產階級,並且對中產階級施行減稅,邁入黃金十年的前景看好。投信法人強調,印度政策支持加上人口紅利,股市長期前景看俏。
外資持續回補之下,印度指數7月一度站上67,000點,近期走勢漲多拉回至65,000點之上,進入震盪區間。投信法人表示,從基本面各項經濟與產業狀況來看,印度仍處在一個穩定上升的軌道,但4月以來漲幅過多,預估下半年表現相對有限,但經濟黃金十年定調仍未改變,建議投資人伺機布局或逢低加碼買進,以掌握印度經濟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