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印度電影節的搜尋結果,共28筆
陳潔瑤執導電影《哈勇家》,由黃瀞怡(小薰)、陳宇、林亭莉和黃信赫及許多素人演員共同演出,繼獲得金馬最佳導演及最佳女配角二項大獎肯定後,4日公布的新加坡國際電影節「亞洲長片競賽」中,陳潔瑤再次獲得最佳導演肯定,5日適逢陳潔瑤生日,獎項成為她最棒的生日禮物。
陳潔瑤執導電影《哈勇家》,由黃瀞怡(小薰)、陳宇及新人林亭莉和黃信赫及許多素人演員共同演出,電影繼獲得金馬最佳導演及最佳女配角二項大獎肯定後,4日公布新加坡國際電影節「亞洲長片競賽」中,陳潔瑤再次獲得最佳導演肯定,巧的是,5日適逢陳潔瑤生日,成為她最棒的生日禮物。
為歡慶印度獨立滿75週年,印度台北協會特別舉辦「印度週五午後電影節」,至9月23日為止,每週五將在協會內放映印度經典電影,本週五預定播映的是名片「三個傻瓜」。
印度稅務情報局 ( Directorate of Revenue of Intelligence,DRI)查獲了85.53公斤的黃金走私案,價值560萬美元(1.57億新台幣),而涉嫌參與走私的嫌犯包括台灣人、韓國人與大陸人。
美國紐約電視獎(New York Festivals TV & Film Awards)日前公布入圍名單,客家電視入圍5項大獎,是台灣入圍最多的電視台。其中電視電影《大桔大利 闔家平安》繼入圍印度(浦那) 國際電影節、亞洲影藝創意大獎、亞洲電視獎、溫哥華電影獎,這次再度入圍兩項大獎,分別是劇情長片及女主角獎。去年以本劇拿下金鐘獎迷你劇集女主角獎的吳奕蓉獲知入圍訊息當下,直說這是疫情期間難得的好消息!
首度在臺灣舉辦的2017年印度光明節活動由印度台北協會和國立故宮博物院於10月7日在故宮共同舉辦。
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印度台北協會共同策畫推出《故宮亞洲藝術節》,9月30日起在故宮南院登場,以印度文化為主題的藝術節,推出一系列印度電影、表演、文化體驗、美食和兒少活動,濃濃印度風洋溢在南院裡,欲透過全民參與,讓不分老少的民眾進入南院,提高南院能見度。
中國與印度為了洞朗越界爭議,僵持了超過兩個月,雙方一度劍拔弩張,衝突原有一觸即發之勢。不過,就在9月初的金磚峰會前,中印爭議出現戲劇化的轉變,總算以和平收場。
台北市長柯文哲出訪印度,不僅推廣台北觀光,也要觀摩產業,他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台北之夜,特別向寶萊塢喊話,希望來台北多多拍片。台北市政府每年將編列100萬美元(約台幣3,300萬)補助拍攝,希望與印度寶萊塢等國際電影團隊深化合作,進一步提升國際合製片的機會。
印度天王阿米爾罕(Aamir Khan)自製自演新作《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改編自印度傳奇摔角金牌父女的真人真事,台灣首周末票房開紅盤,全台票房超過660萬,刷新阿米爾罕過往在台電影首周票房。全台共60家戲院熱映,幾乎場場滿廳、票房節節攀升,創下印度電影在台開片戲院最大規模、最高票房。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新生代導演程堂榮,昨天以「回家的路」奪下2017年第4屆印度「清奈國際短片電影節」(CISFF )最佳劇情片第2名,在6000多部短片中脫穎而出。
香港武術專家成龍與眾多印度演員合作,會讓你想到什麼?沒錯,當然是片名為「功夫瑜伽」(Kung Fu Yoga)的動作冒險片。
中新網報導,第38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開幕式上,中國導演賈樟柯被授予本屆電影節「傑出藝術成就獎」。
以「電影融合和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第4次河內國際電影節閉幕式和頒獎典禮昨天晚上舉行。影展期間台灣3部電影參展,吸引國內外電影界代表觀看並獲好評。
中華民國駐清奈辦事處為慶祝總統、副總統就職,與清奈「印度電影欣賞協會」從30日到6月2日在清奈舉辦「台灣電影節」活動,昨天深夜放映首映片「大稻埕」,贏來佳評。
寶萊塢電影「娃娃返鄉任務」情節真實上演,印度邊境安全部隊最近在印巴邊境發現恐怖分子用來滲透印度的隧道,讓印度大為緊張,安全警報大作。
電影《十日性愛死》由艾默貝克和墨西哥男星路易艾伯提擔任主角,英國導演彼得葛林納威透露,他的選角條件其實是「33歲」,承認自己是「數字控」。
正在福州舉辦的第二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今天(9月25日)邀請大陸、印度,俄羅斯,烏克蘭,波蘭,瑞典等絲路沿線或與絲路有密切關係的各國電影人齊聚一堂,參加「絲路電影合作論壇」,探討各國合作模式,也希望為各國電影產業合作建立交流的專業平台。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公佈「亞洲新人獎」評審名單,由南韓電影《鳴梁海戰》導演金漢珉擔任評委會主席,李心潔、易智言、黃軒、Nicolas Brigaud-Robert為成員。其中黃軒是首次擔任評委,同時也是第一個國際電影節85後評委。
導演王家衛日前出席「王家衛電影回顧展」開幕式,透露自己下部電影想拍歌舞片,並堅稱,對一個電影工作者來講,就是「你要有膽量面對新世界,但是要保留自己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