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原住民文物館的搜尋結果,共16筆
由台東縣政府、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與駐地藝術家蔡坤霖偕手共創,首場《眾聲象》成功藝術駐地共創特展,原訂7月28日開展,受杜蘇芮颱風影響,將延後至8月3日上午10點在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熱烈開展。
苗栗縣南庄向天湖賽夏族民俗文物館建館至今滿20周年,並適逢賽夏族重要矮靈祭典,因而從13日起舉辦「賽夏族民俗文物館20週年慶特展」除了既有典藏的文物外,也將展示從未公開的珍貴史料,讓訪客可藉此了解臺灣原住民族賽夏族文化。
屏東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經半年修繕後,22日重新啟用,館內除新增多媒體互動設備外,還有「文物保健室」,以地方醫院即時救治、初步診療概念,為族人珍藏百年的傳家寶提供維護服務,同時建檔追蹤散落各部落的文物現況。
屏東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經半年修繕後,22日重新啟用,館內除新增多媒體互動設備還有「文物保健室」,以地方醫院即時救治、初步診療概念,為族人珍藏百年的傳家寶提供維護服務,同時也建檔追蹤散落各部落的文物現況。
花蓮瑞穗鄉有17個部落,奇美原住民文物館每年會以一個部落作為主題策展,呈現部落文物與文化,今年以「Onsing溫泉部落」作為策展主題,紀錄當地與溫泉、菸葉及傳統領域的關聯,並用阿美族人歡迎訪客的族語「Tayni Maro’ Kiso」作為展覽名稱,喊話遊客「既然來了,那就找個地方坐吧」。
藝術家簡俊成帶領地方文化館共同創作壁畫「台東最美的牆」,這面壁畫也是台東縣地方文化館的成果展,鄉親將可經由博愛路的這面牆,遍遊台東市區、縱谷、海岸以及南迴各地文化館,讓成果展不再只是一兩天的熱鬧,成為台東生活的日常。
2007年正名台灣原住民族第13族的撒奇萊雅族,目前族群人數僅千餘人,部落族人與耆老試圖透過口述、尋找文獻資料,拼湊出族群的記憶圖騰,在花蓮瑞穗鄉原住民奇美文物館策展的「Siket回路-馬立雲部落主題展」,有2件部落僅存、百年歷史的黑色族服,讓後代族人了解族群文化脈絡。
萬榮鄉太魯閣感恩祭今天上午在萬榮村新社區預定地登場,祭典內容包括祭祀祖靈祈福儀式及多項傳統技藝、樂舞展演,是當地族人向祖靈感謝庇佑的重要慶典,也向祖靈祈禱未來一年繼續守護族人。
花蓮縣萬榮鄉公所為推動鄉內觀光旅遊產業,將於2018年10月至11月下旬舉辦〝邂逅「萬」種風情、走入「榮」鄉〞旅遊推廣活動,本活動將以萬榮鄉原住民文物館為重心,讓前來的遊客們能夠深入了解萬榮鄉內原住民的傳統技藝與文化。
桃竹竹苗區域26日在苗栗縣泰安鄉泰雅文物館舉辦原住民文物館館際交流及原住民族日系列活動,有來自4縣市5處文物館進行原住民文物交流,另安排多項動態表演。縣長徐耀昌表示,藉由區域治理平台可望加強跨縣市原住民互動,讓大家更認識原民文化。
邁入第3屆的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會議,4縣市首長不約而同聚焦在文化及產業行銷層面,將共同參加今年全國義民祭活動,彰顯4縣市客家精神,另將聯合向中央爭取產業合作計畫的支持,不分藍綠,凝聚區域共榮的願景。
花蓮縣萬榮鄉公所為推動鄉內觀光旅遊產業.,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將舉辦「邂逅《萬』種情、走入「榮』鄉」旅遊推廣活動,以鄉內原住民文物館為重心,讓遊客深入了解原住民的傳統技藝與文化,體驗另類旅遊風情。
「榮耀祖紋-來義鄉排灣手文展」即日起在臺中市原住民綜合服務中心展出至明年3月25日止,內容是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駐館規劃員陳文山,在鄉內部落活動中拍攝到幾位手文耆老,上傳臉書後引起廣大迴響,因此陳文山召集有心族人,遍訪來義鄉出身的手文耆老,進行田野訪談及錄影紀錄,集結整理後首度於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推出「來義鄉部落手文的故事」特展,現移師臺中市原住民綜合服務中心展出。
原住民族發展中心主任10日交接,由原屏東縣政府原民處長曾智勇接任,未來除了繼續改善發展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外,也將扶植全臺29座原住民文物館,希望原住民文化不是只拿來「表演展示」,而是能在各地發展,讓更多國人認識。
國立台灣博物館今年將與苗栗縣南庄鄉賽夏族民俗文物館合作,辦理館藏原住民文物返鄉,南庄鄉與新竹五峰鄉賽夏族耆老與族人昨日先至台博館典藏庫房參訪相關文物,預定今年底配合矮靈祭期間返鄉展出。
排灣族Maljeveq(五年祭)祭儀具獨特及神秘文化特色,鄉公所即日起公開徵選攝影作品,分享用鏡頭紀錄下精彩片刻,捕捉文化與人文交織動人瞬間,最後選出100件優選作品,欲報名可洽公所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