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原油出口的搜尋結果,共608筆
由於遭西方制裁能源出口,俄羅斯轉向大陸市場削價出售石油。但資深分析師表示,俄羅斯向亞洲市場出口原油,逐漸侵蝕沙烏地阿拉伯的價格優勢,已經對後者構成威脅。
俄羅斯自入侵烏克蘭後,遭到西方各國強力制裁,主要打擊該國能源收入。最新數據顯示,俄羅斯4月原油出口觸及開戰以來高點,顯示俄羅斯並未履行減產的承諾,但國際能源署(IEA)認為,俄羅斯可能透過提高銷量,以彌補收入損失。
七大工業國(G7)高峰會5月19日至21日在日本廣島舉行,知情人士透露,期間打算宣布升高對俄羅斯制裁的新措施,包括防堵莫斯科透過第三國規避制裁,破壞俄國未來能源生產,遏阻支持俄國軍方的貿易。
俄羅斯計畫從今年3月起,日減產50萬桶至年底止。但近期數據顯示,原油海運出貨量創下追蹤以來最高紀錄,其中多數運往大陸和印度,然雖然出口創高,在西方限價制裁的影響下,收入預算仍較去年下滑許多。
國際油價赫見今年來最長跌勢,但產油國聯盟OPEC+減產加上中國需求回溫,抵消其他地區需求放緩的衝擊,分析師預測油價即將觸底,接下來幾個季度可望出現明顯漲勢。
財政部今天公布4月出口359.6億美元、年減13.3%,官員分析,在通膨陰影、中國疫後「冷復甦」、廠商持續庫存調整等3大主因之下,儘管資通產品拉貨力道回升,但外銷主力積體電路需求仍疲軟、傳產貨品續陷頹勢,4月出口寫連8黑。
2023年4月3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宣布減產100萬桶/日,令市場始料未及。原油價格隨之單日攀升5%,汽油和超低硫柴油(前稱取暖油)價格也上漲3%,而玉米、小麥、大豆和豆油價格亦上漲1%~2%。
烏克蘭第一副外長扎帕洛娃9日起展開4天印度訪問行程,是俄烏戰爭開打以來,首位造訪新德里的高層級烏克蘭官員。她昨(10)日與印度外交部主管西方事務次長韋瑪進行雙邊會談,除了表達歡迎總理莫迪到訪,也表示不會對印度的經貿關係下指導棋,但「不建議」過度仰賴俄羅斯。
路透周一(10日)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向至少四家北亞客戶表示,5月將依照合約全額供應原油,顯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及盟友組成的OPEC+日前雖意外宣布減產,但沙國向顧客的供應仍然不變。
自俄烏戰爭爆發後,歐洲能源供應出現劇變,歐盟對俄國原油施以禁運和價格設限制裁,並減少對俄國能源的依賴。根據歐盟統計局最新數據,美國已擠下俄羅斯,成為歐洲最大原油供應國。
根據奈及利亞統計局公布,去年第四季出口價值3,833.9億奈拉(約829萬美元)的原油至西班牙。第四季對最大出口市場西班牙的出口值為6,171.7億奈拉,占該季總出口值6.36兆奈拉的9.7%。原油占第四季總出口值的77.2%。
自俄烏戰爭爆發後,歐洲能源供應出現劇變,歐盟對俄國原油施以禁運和價格設限制裁,並減少對俄國能源的依賴。根據歐盟統計局最新數據,美國已擠下俄羅斯,成為歐洲最大原油供應國。
能源顧問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23日發表報告指出,隨著經濟走出嚴格的防疫封控,預計今年中國將占全球石油需求增量的4成,但布蘭特原油平均價格不會因為消費增加,就回到2022年每桶99元的水準。
大陸經濟逐漸復甦,大宗商品資料分析公司Kpler表示,俄羅斯1月運往中國的原油與飛機燃油量,都創下紀錄新高。數據也顯示,中國放開疫情限制、重啟經濟後,原油與成品油的需求大增。
儘管去年中國大陸備受疫情及美元快速升息、俄烏衝突等外部因素的挑戰,但人民幣國際化仍然持續加速發展。渣打銀行推出的人民幣環球指數(RGI)於2022年11月創出3452點的歷史新高。全年上升26.6%,增幅更是超越了前年的18.5%。
基於俄羅斯計劃削減原油供給,以及大陸需求回升,專家預期油市將轉為供不應求,布蘭特原油恐在下半年升破每桶90美元。
基於俄羅斯計劃削減原油供給,以及大陸需求回升,專家預期油市將轉為供不應求,布蘭特原油恐在下半年升破每桶90美元。
俄烏戰爭打滿一周年,美國是戰爭的一大受惠者,過去一年來美國輸往歐洲的石油產品銷量暴增近4成,明顯提升美國在國際金融市場與地緣政治的影響力。
最新數據顯示,西方對俄羅斯石油實施制裁別具成效,在油市供需穩定的情況下成功減少俄羅斯能源收入。
摩根士丹利(大摩)與高盛兩家投行近日調降布蘭特今年油價預測,分別下修至90~100美元區間與92美元,理由在於產油國俄羅斯原油出口料增加,進而縮減下半年供應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