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原鄉文化協會的搜尋結果,共12筆
歷經前後3任市長、延宕近10年的台中市西區聯勤招待所,將興建地上4層、地下3層「非營利組織與志工發展中心」,今年9月前動工,民間團體昨日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大門口抗議,認為新建工程應活化招待所,要求文化部將招待所暫列古蹟、公正審議。文化局表示,「局部保存、新舊共融」。
台灣護樹協會等公民團體17日齊聚台中市政府廣場,要求市府保留美軍招待所,強調不反對新建工程是要活化美軍招待所結合文化內涵創造觀光效益,並抨擊市府舉行公聽會未邀公民團體。社會局強調,樹木全保留新舊空間共存,並規畫有聯勤招待所展示空間等,讓民眾了解原有樣貌及歷史記憶。
珍愛藻礁公投連署突破基本門檻,很多環團與文史工作者大為振奮,盼政府回頭是岸。台中市原鄉文化協會總幹事江慶洲一日表示,「不會說話的藻礁,已經驗證有人為了圓謊說更多謊」,開發藻礁區域,應該在環評時就該喊停,但環評失能,政府太粗暴,逼得公民站出來,這次連署也是讓大家學習公民對話,透過公投保護藻礁,公民社會需要的是思辯,讓我們能夠為下一代多做一些善待環境的事。
環團24日到台中市府抗議,指出《台中市管制生煤自治條例》部分條文被中央宣告無效後,新版《空汙防制自治條例》目前仍只聞樓梯響。台中市環保局表示,現階段草擬新條例須評估與空汙法及相關子法的關聯或衝突,後續將舉行公聽會,聆聽各界意見。
今天上午環保署員工傳出確診新型冠狀病毒,環保團體緊急發布聯合聲明,呼籲環保署應超前部署,停開環境影響評估等大型會議兩周,以防範疫情擴大風險。
給台中市民的最佳父親節禮物!包含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等多個環團團體8日在台中市府廣場,呼籲市府應將在石岡區試辦多年的「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儘速擴及全市,以減少焚化爐垃圾量,進而降低空氣汙染。環保局指出,垃圾費隨袋徵收需考量稽查人力及預算,環保局持正面看法,將審慎評估制定完整配套措施後再適時推動。
台中市政府將在北屯區北平路口興建社會住宅,由於當地有87顆樹齡近百年的果樹,台中市護樹協會、荒野保護協會等環保團體為讓老樹可以就地保留,16日號召當地里民、環保人士近百人齊集荔枝園前,疾呼搶救北屯小肺、規畫定案前先舉辦公聽會,依民眾意見調整規畫。
台中市文化資產總數量,包括古蹟和歷史建築達167處,但「聚落」卻掛零!古蹟或歷史建物面臨私人產權問題,位於區公所所在地的歷史建物,因經費和專業人力不足,區公所心有餘力不足;文化局表示,私有產權難解決,文資身分難確定造成民眾錯誤印象,質疑遲不處理;如何打破歷史建物變蚊子館是文化局擴大營造的目標。
台中火車站舊站旁受保護老榕樹,因廣場工程即將移植,護樹團體10日發起「友善老樹火車頭」活動,爭取原地保留,批評樹木保護委員會未開放旁聽受監督。建設局長黃玉霖回應,老樹位於規畫車道上,新棲地環境佳;農業局則表示,是否開放旁聽,列入下次開會提案討論。
林務局南投林管處結合原鄉部落居民力量,動手植樹,打造自然美麗的綠色原鄉,綠化公共空間,提昇原住民部落居住美學,並讓地球減碳,減緩溫室效應,特選定鹿魯納社區,建構出原鄉自然美麗的綠色生活環境。
兩岸交流活動頻繁,雙方已由商業、旅遊的交流,一路延伸到建築業的社區文化營造的觀摩交流!北京市海淀區社區參訪團36人今(8)日專程來到台中市參訪,透過台灣原鄉文化暨社區發展協會的聯繫,由文化部與台中市文化局共同推薦,參訪了富宇建設在台中市的多個建案,藉由簡報、交流座談與實地觀摩,讓兩岸社區激盪出美好的生活願景。
高屏澎東區就業服務中心昨日邀請企業主及非營利組織等共百餘人,親自造訪八八風災後的三地門鄉,眾人皆留下深刻印象,直呼災後重建的原鄉部落,似乎更有朝氣及特色,也首次體驗「社會企業」對社區帶來的實質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