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去美化的搜尋結果,共313

  • 中美激烈衝突後的中場休息

    中美激烈衝突後的中場休息

     台灣是中美關係間深度的利益攸關者,因此台灣必須小心地審時度勢,廠商也必須要有高度的政治警覺,才可以在兩強對峙、高度變動的地緣政治風險上化險為夷。

  • 時論廣場》中美激烈衝突後的中場休息(潘華生)

    時論廣場》中美激烈衝突後的中場休息(潘華生)

    台灣是中美關係間深度的利益攸關者,因此台灣必須小心地審時度勢,廠商也必須要有高度的政治警覺,才可以在兩強對峙、高度變動的地緣政治風險上化險為夷。

  • 華為崛起從農村包圍城市!郭正亮揭任正非「傲骨語錄」

    華為崛起從農村包圍城市!郭正亮揭任正非「傲骨語錄」

    華為最新旗艦機型「Mate60 Pro」問世引發全球轟動,華為傳奇引發熱議。前立委郭正亮11日在《亮點交鋒》節目強調,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曾說,要幹就幹最難的事情,他要到世界上最貧窮困苦的地方做通訊,為了人類的幸福而服務。華為的崛起就是農村包圍城市,而且不賺美元,不引進美國人幫忙,甚至不曾尋求上市,把錢回饋給員工及研發,還曾展現傲骨說「這個世界離不開我們,因為我們比較先進!」真是不可思議。

  • 觀念平台-華為涅槃重生後 美中科技戰的新局

    觀念平台-華為涅槃重生後 美中科技戰的新局

     在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中之際,華為在無任何廣宣下將Mate 60 Pro這款具5G及衛星通話功能總計共6百萬支的手機上市,旋即被搶購一空。對此,各方的解讀不一:有人認為僅是中國愛國主義的表象,有人認為是中國在美方科技圍堵下的重大突破,美國官方的發言則是更為謹慎,認為須再多加了解。

  • 華為傳獲300億美元補貼 建晶片產線

    華為傳獲300億美元補貼 建晶片產線

     中國資通訊大廠華為低調建造晶片生產線的行動,引發美國關注,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表示,華為已從中國政府取得多達300億美元的補助,目前收購兩座工廠並興建三座廠房。美國政府表示正在注意,可能會再提升禁令管控力度。

  • 去美化浪潮 陸學者:全球至少121個國家拋售美國債

    去美化浪潮 陸學者:全球至少121個國家拋售美國債

    浙江現代數字金融科技研究院理事長周子衡在第一財經撰文表示,在全球範圍內,至少有121個國家開始推進去美元化,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並將黃金作為其替代資產的一部分。

  • DRAM教父領軍 拚半導體供應鏈在地化

    DRAM教父領軍 拚半導體供應鏈在地化

     半導體DRAM教父高啟全12日出席半導體電子化學特殊氣體廠兆捷興櫃前法說會。高啟全提到,退休後便致力於打造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在地化,為台灣做出巨大貢獻。高啟全並坦言今年已邁入70歲,笑稱做DRAM就是在賭博,景氣循環波動大,轉作供應鏈、可長期穩定營運。

  • 回答「去美化」威脅 美財長坦承:全球美元儲備正在衰退

    回答「去美化」威脅 美財長坦承:全球美元儲備正在衰退

    全球美元儲備量重摔至58%,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在本週二(13)在回答國會議員詢問有關於「去美元化」(De-Dollarisation)的威脅時表示,美元在全球儲備中所佔的份額還將會繼續下降,但葉倫仍然強調,目前「尚無」任何替代方案能夠完全取代美元。

  • 產業觀測-綜觀今年半導體業的 考驗與發展契機

     台灣2023年半導體業所面臨的挑戰除了美中科技戰持續升溫對於供應鏈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各國企圖搶占半導體戰略制高點之外,則是行業景氣的變化,特別是產值歷經連續11年的成長後,2023年將首度陷入衰退的態勢,且因基期墊高的緣故,跌幅甚至將超越全球的水準。

  • 國戰會論壇》美中晶片戰兩套劇本 決定誰是贏家(羅慶生)

    國戰會論壇》美中晶片戰兩套劇本 決定誰是贏家(羅慶生)

    在中國大陸宣布制裁美光後,第一時間日本即宣布管制尖端半導體設備出口。時機敏感,可視為對中國科技戰的反制。這表示日本已正式加入美國這一邊,支持美國科技封鎖以應對中國崛起的挑戰。再加上韓國、荷蘭也可能入夥,美、中科技戰態勢已趨向明朗。

  • 操盤心法-高速運算引爆高速成長強力吸金

    操盤心法-高速運算引爆高速成長強力吸金

     盤勢分析: AI就是2023年科技股投資密碼,輝達(NVIDIA)繼2月下旬帶動美國科技股大漲後,本周再度上演魔法,最勁爆是本季財測營收預估為110億美元,季增50%~56%,大幅超越市場預期零成長的71.77億美元,完全打破市場認為科技業庫存調整與需求低迷困境,部分原因是中國積極發展AI又擔心中美衝突升高,對AI晶片全面掃貨,威力可能比前兩年的驅動IC或MCU更猛。

  • G7峰會 美國放手日本衝的大戰略

    G7峰會 美國放手日本衝的大戰略

     這屆G7峰會在日本廣島召開,雖然是依慣例舉行的會議,似乎也透露出玄機。什麼玄機?日本角色在加重。這不是因為日本作為集會主辦國的誤解,而是敏銳的觀察。同樣敏銳感知的是《時代》雜誌。5月10日出刊的《時代》即有封面標題為「首相岸田文雄正讓曾經是和平主義的日本,在全球舞台上扮演更堅定角色」的專訪。事實上,《時代》的原標題是「首相岸田文雄正把曾經是和平主義的日本轉向軍事大國」,遭日本抗議後修改。

  • 國戰會論壇》G7峰會 美國放手日本衝的「大戰略」(羅慶生)

    國戰會論壇》G7峰會 美國放手日本衝的「大戰略」(羅慶生)

    這屆G7峰會在日本廣島召開,雖然是依慣例舉行的會議,似乎也透露出玄機。什麼玄機?日本角色在加重。這不是因為日本作為集會主辦國的誤解,而是敏銳的觀察。同樣敏銳感知的是《時代》雜誌。5月10日出刊的《時代》即有封面標題為「首相岸田文雄正讓曾經是和平主義的日本,在全球舞台上扮演更堅定角色」的專訪。事實上,《時代》的原標題是「首相岸田文雄正把曾經是和平主義的日本轉向軍事大國」,遭日本抗議後修改。

  • 美光晶片 在陸面臨禁售危機

     七大工業國(G7)廣島峰會21日中午閉幕,期間除了對中國在南海「軍事化活動」提出警告,並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未料晚間中國政府宣布,美國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Micron)產品存在較嚴重網安問題,因此不予通過網路安全審查,中國境內關鍵資訊基礎設施業者應停止採購美光產品。

  • 兩種貨幣應是合作關係 亞投行行長:人民幣不可能取代美元

    兩種貨幣應是合作關係 亞投行行長:人民幣不可能取代美元

    澳門BEYOND國際科技創新博覽會10日開幕。當談及去美化議題時,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表示,人民幣重要性雖然提升,但「取代」意味著美元完全退出,「這不可能」;應該理解成,美元將與人民幣更好地合作,包括和其他一些貨幣。

  • 新聞分析-台灣漁翁得利 半導體景氣Q1觸底

     隨著美中貿易戰延燒到半導體產業,戴爾、惠普等OEM大廠已開始進行晶片供應鏈去中化,未來終端市場不在中國的產品線所搭載晶片將要求不能在中國當地生產。在此一前提下,晶片生產鏈移出中國並加快移轉至台灣將成今年常態,加上中國業者要求晶片去美化並轉向台灣下單,轉單效應將縮短這波景氣下行谷底時間,市況將在第一季觸底,第二季後明顯回升。

  • 頭條揭密》遭美國斷生路? 華為多方突圍要努力活到2025

    頭條揭密》遭美國斷生路? 華為多方突圍要努力活到2025

    媒體報導美國正在制訂新的政策,停止向華為供應5G等級以下與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產品。此一消息雖然不讓人意外,但仍在大陸朝野引發強烈的關注與反應。在過去2年多美方對華為5G的制裁中,華為以事先預備的大量晶片勉強撐到現在,未來是否還能再撐2年,連任正非都沒有完全把握。但很顯然地,未來2年會比先前2年更加艱難。

  • 全球化未死,而是去美化的2.0版

    全球化未死,而是去美化的2.0版

     1990年,蘇聯解體前一年,莫斯科街頭出現第一家麥當勞。冷戰結束,世界在美國主導下加快全球化腳步。麥當勞挾著大資金與強勢文化,一時間「金拱門」豎立在全世界各大城市。《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自豪地說:「設有麥當勞速食店的國家,彼此從不打仗。」麥當勞不僅成為美國資本主義戰勝共主義的標誌,更是全球化的象徵。全球化幾乎被等同於美國化。

  • 時論廣場》全球化未死,而是去美化的2.0版(衣冠城)

    時論廣場》全球化未死,而是去美化的2.0版(衣冠城)

    1990年,蘇聯解體前一年,莫斯科街頭出現第一家麥當勞。冷戰結束,世界在美國主導下加快全球化的腳步。麥當勞挾著龐大資金與強勢文化,一時間「黃金拱門」豎立在全世界各大城市。美國人自豪地說:「設有麥當勞速食店的國家,彼此從不打仗。」(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瑪斯.佛里曼語)麥當勞不僅成為美國資本主義戰勝共產主義的標誌,更是全球化的象徵。全球化幾乎被等同於美國化。

  • 工商社論》「後美國時代」的伊斯蘭世界是戰是和?

    工商社論》「後美國時代」的伊斯蘭世界是戰是和?

     回顧2022年,美國總統拜登在7月造訪沙烏地阿拉伯,備受冷落,能源外交的失利,是美國中東政策的轉捩點。除了與美國不睦的伊朗(什葉派),阿拉伯世界最富裕的沙烏地阿拉伯(遜尼派),本是美國在地緣政治權力槓桿的重要支點;過去因為伊斯蘭教的教派之爭,讓美國得以在中東政局擁有關鍵影響力,但拜登之行顯示,美國在中東呼風喚雨的年代,似已一去不返。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