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參與審判的搜尋結果,共102

  • 國民法官FUN輕鬆!王梅英:盼拉近司法與人民距離、成為守護台灣的聖盾

    國民法官FUN輕鬆!王梅英:盼拉近司法與人民距離、成為守護台灣的聖盾

    《國民法官》制度今於1月1日正式上路,新北地院首件國民法官審理則為7月18日「妻灼傷亡夫」一案,審理過程也備受矚目。新北地院表示,國民法官制度期許透過人民參與審判、與司法對話,是推動國民法官制度的核心目的,並於(25)日舉辦「逗陣繞法院」廉政宣導活動,結合家庭日概念,邀請同仁家屬總計56位參與,其中不乏多位高齡80歲以上長者共襄盛舉。

  • 金門 首宗國民法官審案 酒駕致死肇逃遭重判9年

    金門 首宗國民法官審案 酒駕致死肇逃遭重判9年

     金門首件國民法官審理案24日宣判,今年1月12日凌晨酒駕致人死亡後肇逃的張姓被告,經3位職業法官與6位國民法官一連3天的合議審理與評議後,判處其有期徒刑9年,全案可上訴。金門地檢署表示,原對此案求刑9年6個月,與國民法官的判決相差不遠,符合全民與檢方的期待。

  • 因便當起口角逆子啞鈴弒父 母親拒絕國民參審喊「只剩這兒子」

    因便當起口角逆子啞鈴弒父 母親拒絕國民參審喊「只剩這兒子」

    新北市新店區鍾姓男子,今年初與父親因買便當發生口角,竟持啞鈴攻擊父親頭部致死,檢方起訴鍾男,鍾母卻聲請「不行國民參與審判」,改回一般刑案由職業法官審判,台北地方法院裁定駁回,不得抗告。

  • 酒駕撞死7旬婦人  被告、死者家屬均不願國民法官參與審判

    酒駕撞死7旬婦人 被告、死者家屬均不願國民法官參與審判

    士林地院首起國民法官參與審判案件,賴姓男子酒後駕駛轎車撞死70歲婦人,士林地檢署依酒駕致人於死罪起訴賴男,士院24日開庭進行準備程序,告訴代理人、賴男均認為國民法官引發外界關注,家屬不願「被消費」,而賴男則以國法案件無助雙方和解,雙方均請求不要以國民法官進行審判程序,檢方則認為,和解並非適用《國民法官法》與否的條件。

  • 全台首件國民法官案宣判 參審人曝甘苦談:不會再說恐龍法官!

    全台首件國民法官案宣判 參審人曝甘苦談:不會再說恐龍法官!

    全台首件國民法官參審案今宣判,新北市63歲季姓婦人不堪范姓丈夫長期家暴,持刀弒夫,被依殺人罪起訴,合議庭最終判處7年2月徒刑。新北地院今舉行記者會,邀請6位國民法官和3位備位國民法官分享心得,有備位法官直言,參與審判過程後,他了解到法官辛苦的一面,「不會以單一面向看法,就說是恐龍法官!」

  • 讓國民法官「中籤者」安心  司法院「國民法官心理健康手冊」正式公開

    讓國民法官「中籤者」安心 司法院「國民法官心理健康手冊」正式公開

    《國民法官》制度今於1月1日正式上路,從7月中旬起,即將有第1件進行選任程序的國民法官案件。因應國民法官從一般民眾篩選,為照料國民法官心理健康,司法院亦為此編印「國民法官心理健康手冊」,提供國民法官、備位國民法官閱讀。

  • 三角戀砍情敵致死 交國民法官法庭

    三角戀砍情敵致死 交國民法官法庭

     23歲男子高庭榮與廖女交往,獲知女友與45歲潘姓前男友藕斷絲連,兩男今年3月21日在廖女安康路住處談判,一言不和持刀互砍,年輕力壯的高將潘砍得渾身是傷,送醫不治,士檢13日依殺人罪起訴高男,全案因為故意致死案,將由國民法官法庭審理。

  • 合審合判 國民法官全程參與

    合審合判 國民法官全程參與

     國民法官制度採取「合審合判」,亦即國民加入全程參與審理,與法官共同見聞法庭上當事人提出的證據、主張,並以此為基礎,共同進行事實認定、法律適用與刑的量定,最後一起作成論罪、科刑的判斷。從而,國民法官之職權,原則與法官相同(本法第8條);當然,關於法律解釋、訴訟程序之指揮進行、證據能力與調查必要性等涉及法律專業事項的決定,仍須仰賴具有法律專業事項之法官處理(本法第69條第1項),但關於本案具有終局性之論罪科刑決定、不受理、免訴判決等事項,則均屬於國民法官法庭的權責,其具體決定方式,為有罪之判斷,需包含國民法官與法官雙方贊成意見在內達3分之2以上,免訴、不受理及科刑之判斷,為包含國民法官與法官雙方贊成意見2分之1以上;量刑決定,亦為包含國民法官與法官雙方贊成意見2分之1以上,惟關於死刑之決定,基於死刑的重大性與不可回復性,容有必要慎重決之,因此採包含國民法官與法官雙方贊成意見3分之2以上之門檻(國民法官法第82條第1項、第83條);另一方面,即使屬於前述專屬法官決定事項,如法官認為有必要,也可以徵詢國民法官、備位國民法官意見(本法第69條第2項),以在個案中充分落實藉由國民參與引進多元意見的精神。

  • 彰化毒駕男撞死29歲警今起訴 國民法官將參與審判

    彰化毒駕男撞死29歲警今起訴 國民法官將參與審判

    今年大年初二彰化警分局彰化警分局快官派出所年僅29歲的員警高偉倫,在返家路上遭37歲的吳柏翰駕車從後方追撞,事後警方調查吳柏翰竟是毒駕,彰化地檢署今依照國民法官法程序提起公訴,正式啟動並進入審判程序,這也是彰化地檢署首件國民參與審判的案件。

  • 苗栗地檢2件國民法官法案件 正式進入審判程序

    苗栗地檢2件國民法官法案件 正式進入審判程序

    苗栗地檢署4月20日偵結起訴林姓被告涉嫌傷害致死案;另於4月27日偵結起訴王姓被告酒後駕車肇事致死案,苗栗地檢署8日指出,兩案已依國民法官法相關程序送請苗栗地方法院審理,這也是苗栗地區在國民法官法實施後,第1、2件國民參與審判案件,正式啟動並進入審判程序。

  • 國民法官法庭 再獲德國iF設計獎肯定

    國民法官法庭 再獲德國iF設計獎肯定

     國民法官法庭空間設計去年榮獲2022年度台灣室內設計大獎公共空間類評審特別獎、2022金點設計獎標章等獎項,今年又榮獲德國2023iF設計獎公共空間室內設計獎肯定,該獎項預定今年5月15日頒發。

  • 國民法官審判上路 司法院開成效評估委員會會議

    國民法官審判上路 司法院開成效評估委員會會議

    國民法官審判制度元旦上路後,司法院於日前召開國民參與審判制度成效評估委員會第一次例行會議,由司法院院長許宗力擔任主席,及具備多元背景的委員全員出席;成效評估委員會是依國民法官法規定成立,於國民法官法新制於今年元旦正式施行後,持續進行必要的調查研究,並於每年就制度施行之成效提出評估報告,及於成效評估期間屆滿後提出總結報告。

  • 首件國民法官案開庭   同志刺男友13刀  檢辯激烈攻防

    首件國民法官案開庭 同志刺男友13刀 檢辯激烈攻防

    全國首件國民法官案今天在台中地院首度開庭,業務員黃男去年10月間因感情糾紛殺害施男13刀致死,他今天出庭坦承侵入住宅,辯稱不滿對方嫌棄言語,否認有殺人犯意。檢辯針對犯意、起訴書列雙方相識背景恐造成「預斷」及司法精神鑑定等爭點進行攻防,審判長唐中興諭知下次準備庭在3月3日開庭。

  • 首件國民法官審判!直銷男刺死同事自首    中院明開準備庭

    首件國民法官審判!直銷男刺死同事自首 中院明開準備庭

    台中地院承審全國第一件國民法官參與審判案,將於24日開準備程序庭,引發社會矚目。台中地院發言人李進清今天表示,該案國民法官尚未選任,待準備庭結束、定審判程序期日後,才進行選任程序,將選任6名國民法官參與後續審判程序。

  • 人民訴訟核心價值是「公平審判」 法界嘆:「聲請法官迴避」難如登天

    人民訴訟核心價值是「公平審判」 法界嘆:「聲請法官迴避」難如登天

    中華人權協會日前曾收到鍾姓當事人陳情,其中一項陳情內容就是針對法官迴避的問題。鍾姓陳情人被控炒作臺灣存託憑證(TDR),遭臺北地檢署以違反證券交易法起訴後,一審遭臺北地院判刑18年,不料上訴後,二審受命法官紀凱峰就是一審的陪席法官,雖然在一審審理時,合議庭3度更換法官,其中第2次組成合議庭的陪席法官,沒有參與最後的一審實體判決,但是在一審審理期間,該位陪席法官共參與一審14次的審理程序,並傳喚高達20位證人進行交互詰問,已達一審「過半」的程序,甚至由該位陪席法官組成的合議庭還以「犯罪嫌疑重大」的理由,對鍾姓陳情人作出5,000萬元交保和限制住居、出境、出海的強制處分,顯見該位陪席法官已對鍾姓陳情人形成不利心證。

  • 國民法官上路 許宗力:拉近司法與人民距離

    國民法官上路 許宗力:拉近司法與人民距離

     國民法官新制元旦上路,司法院3日舉辦盛大的啟動儀式,院長許宗力致詞表示,國民法官是「史上規模最大的法律白話文運動」,國民參與審判不必擔心不會法律,他也期許可以拉近司法與人民的距離。

  • 讓信任從此生根

    讓信任從此生根

     準備多時的國民法官法終於上路,對於我國司法而言,絕對是一個里程碑,從12年前司法院開始規畫到今天,各界正反意見盈庭,但用心都在讓司法更進步,因此面對新制實施,相信大家也會捐棄己見,樂觀其成。如果實在效果不彰,再來檢討不遲。

  • 司法重大變革 國民法官今上路

    司法重大變革 國民法官今上路

     台灣司法重大變革,也是蔡英文總統最關注的司改議題、國民法官審判制度,2023年元旦開始實施,凡涉及故意犯罪致人於死案件,諸如殺人、強盜殺人、放火致死等案,除了少年刑案外,年滿23歲以上的國民都可以與職業法官一起審判。

  • 國民法官制度民調   逾8成認為可以讓司法更好

    國民法官制度民調 逾8成認為可以讓司法更好

    國民法官新制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司法院公布民調,有81.7%的受訪民眾知道國民法官制度,83.0%的受訪民眾認同國民法官制度可以讓司法更好,司法院表示將持續深化宣導、溝通,希望能讓更多民眾認同國民法官制度,進而願意擔任國民法官,並做好國民法官的工作。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