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友善交通的搜尋結果,共121

  • 守護海大學生通行安全 基隆北寧路增設號誌及綠色斑馬線

    守護海大學生通行安全 基隆北寧路增設號誌及綠色斑馬線

    為打造行人友善交通環境,基隆市政府持續推動於重要路口增設綠底斑馬線、行人早開等行人保護措施,同時也加強檢視學校的安全通學環境進行檢討,以完善校園周邊通行環境。經基隆市長謝國樑10月會勘海大北寧路校區路段後,交通處於23日已完成綠斑馬線以及新號誌,期能更加守護學生通行安全。

  • 擺脫行人地獄惡名! 新北試辦「新式減速措施」

    擺脫行人地獄惡名! 新北試辦「新式減速措施」

    為了擺脫台灣「行人地獄」的稱號,提升行人安全降低肇事風險,新北市樹林區部分高風險路段,由民代與交通局及里長們試辦新式減速線,試辦路段包括樹福里日新街及中山路一段76巷與樹德里樹人街及啟智街口,運用「楔形減速標線」以及「減速平台標線」,透過新的視覺來警示駕駛降低行車速度,提升交通安全。

  • 北市多場校慶登場 大安警深入校園宣導識詐、交安不停歇

    北市多場校慶登場 大安警深入校園宣導識詐、交安不停歇

    北市立龍門國中、大安國中、私立金甌女中、延平中學等學校近日舉辦校慶,北市警大安分局特別前往4所學校,由大安防詐、交通宣導團深入校園、班級進行識詐、交通宣導,透過親切的互動與提醒,將反詐觀念深植在學生、家長們心中。

  • 公車客運電動化推動不彰? 環境部:爭取15億建置充換電設施

    公車客運電動化推動不彰? 環境部:爭取15億建置充換電設施

    為降低移動汙染源並節能減碳,公車電動化已成趨勢,不過立委指出,公車客運電動化若要廣泛使用,必須要有足夠的充電站以及快速克電設施等,但在今年上述設施卻未能普及建置。環境部表示,今年已和交通部共同爭取15億的充換電設施建置經費,好對電動載具使用者更加友善,推動對象不只是對電動公車,也包含電動車和電動機車等。

  • 借鏡星國 北市大安區試辦交通友善區

    借鏡星國 北市大安區試辦交通友善區

     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民眾在總人口占比達20%,友善長者的交通環境規畫刻不容緩。台北市長蔣萬安7月出訪新加坡返台後,指示北市交通局借鏡星國經驗設置「樂齡安全區」(Silver Zone);交通局根據長者設籍人數,擇定與大安區大學里合作,找出當地交通事故熱點,研擬設立減速彎、欄桿等,讓車速降至20公里並引導行人動線,打造全台首個「交通友善區」。

  • 高齡者行的安全 政府缺規畫

    高齡者行的安全 政府缺規畫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是不可逆的趨勢,但未見政府對高齡者行的安全有何規畫,「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也沒有任何因應與準備,前瞻不前瞻,中央沒有做,地方政府也做得不夠。

  • 雲林願景 一心二軸三業 張麗善擘畫友善宜居城市

    雲林願景 一心二軸三業 張麗善擘畫友善宜居城市

     為翻轉農業大縣的桎梏,讓雲林縣留住青年及人才,雲林縣長張麗善率縣府團隊擘畫9大產業園區,提出「一心、二軸、三業」願景,將雲林打造成為農工商科技城,張麗善期盼外漂雲林遊子可以回鄉打拚、讓長輩在地享受慢活的退休生活,讓雲林成為健康、友善、宜居的全齡共融城市。

  • 一昧加重處罰專業駕駛人臨停不便 北市這麼做

    一昧加重處罰專業駕駛人臨停不便 北市這麼做

    台北市議會民眾黨團日前與職業駕駛相關團體和公會,舉辦友善交通探討座談會,接獲許多專業駕駛人陳情,計程車、遊覽車和物流業者等有需要臨時停車的需求,但道路規劃卻十分不友善。民眾黨議員陳宥丞要求,透過大數據中心的相關資料,北市府應針對整體標線做檢討。台北市交工處回應,將重新檢討標線設置,一定會增加黃線。

  • 侯友宜5年交通成績單 高齡行人友善環境列首要任務

    侯友宜5年交通成績單 高齡行人友善環境列首要任務

    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今(20)日主持市政會議,聽取新北市交通局長鍾鳴時報告「迎向幸福即刻啟程」專案報告,統整市長侯友宜上任5年來交通成果,在公共運輸、共享運具、交通治理等7大面向改善計畫,劉和然說,目前高齡長者人口越來越多,為營造行人友善環境將是未來後續推動的重要計畫。

  • 新北市民迎向幸福  侯友宜交出市長5年交通成績單

    新北市民迎向幸福 侯友宜交出市長5年交通成績單

    新北市交通局長鍾鳴時上午在市政會議進行「迎向幸福 即刻啟程」專案報告指出,侯市長上任5年來,交通局在公共運輸、人本交通、共享運具、停車管理、交通治理、危機處理及落實正義等7大面向的努力提升與改造,就是為了許給市民更幸福的生活。

  • 台灣高齡友善指標僅「勉強及格」!銀髮族2大痛點待解 「共享型養老村」成未來趨勢

    台灣高齡友善指標僅「勉強及格」!銀髮族2大痛點待解 「共享型養老村」成未來趨勢

    台灣人壽與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數據內容平台《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於今(18)日在台北寒舍艾麗酒店5樓共同舉辦「2023高齡友善調查暨論壇」,現場發布《2023高齡友善大調查》洞察報告,台灣在高齡友善4大指標僅拿到「勉強及格」分數,其中「年齡歧視難租屋」、「行人地獄難通行」成為長輩們2大痛點,民眾普遍認為政府應協助解決長者租屋不易現象,對於公車班次頻率、防範銀髮族交通事故措施均表示不滿意。

  • 台壽《高齡友善》調查 四大指標低空PASS

    台壽《高齡友善》調查 四大指標低空PASS

     台灣的高齡友善環境,要加油了!台灣人壽攜手《網路溫度計》舉辦2023「高齡友善調查暨論壇」,全臺22縣市「行動無礙」、「交通暢行」、「居住友善」與「生活照顧」四大高齡友善指標,平均分數勉強守住六字頭,差點就不及格。其中高齡社區租屋、騎樓方便銀髮通行、減少銀髮交通傷亡滿意度都不及格,等同對銀髮住行友善度投下不信任票。

  • 台壽高齡友善調查 揭露痛點

    台壽高齡友善調查 揭露痛點

     台灣高齡友善還得再加把勁,中信金控子公司台灣人壽攜手「網路溫度計」舉辦2023「高齡友善調查暨論壇」,全台22縣市「行動無礙」、「交通暢行」、「居住友善」與「生活照顧」四大高齡友善指標,平均分數勉強守住六字頭。

  • 苗警分局轄區長者交通事故增 半年來293人傷、1人死亡

    苗警分局轄區長者交通事故增 半年來293人傷、1人死亡

    隨著高齡社會到來,年長者交通事故率增加,根據苗栗警分局統計,轄區內今年1至7月交通事故高齡者受傷人數293人、1人死亡,其中肇因分析前3名分別為未注意車前狀況、未依規定讓車、未依規定減速。警方呼籲,高齡者反應較不靈敏,在駕駛技巧也隨年齡增加逐漸降低,需要格外注意駕駛安全。

  • 大直工安引爆「住」的危機 台灣騎樓文化對長輩超不友善?18日論壇公布調查提解方

    大直工安引爆「住」的危機 台灣騎樓文化對長輩超不友善?18日論壇公布調查提解方

    根據國發會統計,台灣即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人口紅利結束的時間點將落在2028年,甚至不到50年時間,45至64歲的中高齡工作者就會占台灣整體工作人口的一半。正因此,衛福部自今年起推動「因應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要結合政府各部會及地方的行政能量,目標建構共融自主的高齡社會。

  • 苗栗65歲以上人口破9萬 「守護長者行無礙」建立高齡友善交通

    苗栗65歲以上人口破9萬 「守護長者行無礙」建立高齡友善交通

    苗栗縣65歲以上人口已達9萬餘人,占全縣人口18%以上,已達高齡社會階段,交通事故是高齡者意外死亡原因之首,苗栗縣政府團隊以「守護長者行無礙」為主軸,運用各種政策保障高齡長者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建立友善高齡長者交通環境。

  • 交通安全月行人事故降1成 警阻違停意外查獲竊盜案

    交通安全月行人事故降1成 警阻違停意外查獲竊盜案

    為洗刷行人地獄惡名,交通部要求9月交通安全月嚴格執法宣導,桃園警分局1周來取締車不讓人和闖紅燈超過5000件,取締違停還意外破獲竊盜案、逮到犯嫌送辦,且行人事故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近1成,警方將持續加強取締、未來也會增設科技執法設備,營造友善交通環境。

  • 台灣人壽主辦 高齡友善調查暨論壇 9/18登場

    台灣人壽主辦 高齡友善調查暨論壇 9/18登場

     2026年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銀髮族安居暢行卻大不易!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灣人壽)攜手「網路溫度計」舉辦2023「高齡友善調查暨論壇」,首度公布「行動無礙」、「交通暢行」、「居住友善」、「生活照顧」四大高齡友善指標,全台22縣市平均分數守住六字頭勉強及格;其中「減少銀髮族交通傷亡」、「騎樓方便銀髮通行」和「銀髮族租屋」三項吞下不及格分,顯示行人地獄、高齡難安居仍是民眾最有感的痛。

  • 台壽辦高齡友善調查 行動無礙最堪憂

    台壽辦高齡友善調查 行動無礙最堪憂

     台灣2026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銀髮族安居暢行卻大不易!台灣人壽攜手「網路溫度計」舉辦2023「高齡友善調查暨論壇」,首度公布行動無礙、交通暢行、居住友善、生活照顧四大高齡友善指標,全台22縣市平均分數守住六字頭勉強及格;而「減少銀髮族交通傷亡」、「騎樓方便銀髮通行」和「銀髮族租屋」三項吞下不及格分,顯示行人地獄、高齡難安居,仍是民眾最有感的痛。

  • 桃園首創交通科技執法中心 AI辨識分析提升用路安全

    桃園首創交通科技執法中心 AI辨識分析提升用路安全

    遵守交通規則是提升用路安全的關鍵。為減少交通違規情形、提升市民守法觀念,桃園於112年7月正式啟用交通科技執法中心,設置專屬空間並派駐交通科技執法專責人員。交通執法導入AI科技是科技執法的里程碑,能兼顧客觀與效率,蒐集的影像與數據也能作為改善桃園交通的參考,不僅讓桃園往智慧城市更進一步,也從防制、執法到改善,讓桃園交通環境更友善與安全。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