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取水量的搜尋結果,共74

  • 上海商銀水資源管理 獲SGS認證

     上海商銀(5876)響應節約用水,於今年制定水資源管理政策,主動導入國際標準ISO 46001:2019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驗證,獲驗證單位SGS頒發證書,此次驗證藉由導入ISO 46001機制,推動公司建立用水指標,經由建立管理指標來實現良好的水資源效率績效,從用水減量,積極節水,及對重大用水設備的檢視、評估與改善,逐步優化水資源利用效率,達到水資源管理。

  • 農水署高雄處成功找水 一期稻作陸續收割

    農水署高雄處成功找水 一期稻作陸續收割

    今年南部地區遇到旱災,水情枯旱程度超過2021年上半年的百年大旱時期。農田水利署高雄管理處憑藉經驗,在灌溉期間配合水情適時滾動檢討調整因應,日夜投入抗旱,完成一期作艱鉅供灌任務,管理處各灌區自5月中旬起已陸續收割。

  • 台聚:2030年減碳目標規劃碳排放量較2017年減少27%

    台聚集團針對減碳大趨勢、ESG提出具體規畫。台聚(1304)表示,因應碳中和趨勢,依循集團2030年減碳目標規劃減碳路徑,2022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已較基準年(2017 年)下降16.4%,持續朝2030年碳排放量較2017年減少27%目標邁進。其中,因台聚電力排放占比達8成以上,綠能布局將為重要策略。

  • 翡翠原水管隧道貫通 明年6月通水

    翡翠原水管隧道貫通 明年6月通水

     2015年蘇迪勒颱風造成南勢溪土石崩塌,民眾被迫飲用濁水,因此台北市府推動「翡翠原水管工程」,將翡翠水庫原水直接引至淨水廠,工程自2019年7月動工,歷時4年趕工,12日原水管隧道全線貫通,由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台北市長蔣萬安及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共同主持貫通典禮,預計明年6月前全線通水,解決原水濁度過高問題。

  • 翡翠水庫原水管隧道貫通 預計明年6月前通水

    翡翠水庫原水管隧道貫通 預計明年6月前通水

    攸關大台北地區汛期用水安全的「翡翠原水管工程」,今(12)日舉行隧道全線貴通典禮,由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台北市長蔣萬安及新北市副市長朱惕之共同主持。工程自2019年7月動工,歷經4年,預定明年6月前全線通水,完工後若遇新店溪原水濁度過高,台北自來水事業處可直接引取翡翠水庫優質原水,確保自來水供水穩定和品質。

  • 小水盟 赴九州取河川小水力經驗

    小水盟 赴九州取河川小水力經驗

     為推動發展河川小水力發電,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小水盟)4月24日至25日率團前往日本九州進行技術交流及現勘。

  • 去年碳排年減10%、用水減量4% 友善環境 元大金落實系統化管理

    去年碳排年減10%、用水減量4% 友善環境 元大金落實系統化管理

     面對不斷升溫的地球,扭轉全球暖化已成為全體世代須共同努力的課題。元大金控自2015年起即陸續導入並通過ISO溫室氣體盤查、水足跡盤查等查證,全集團覆蓋率100%,落實系統化、數據化管理與目標設定,去年整體碳排較前年度減量10%、整體用水減量4%,以實際行動降低企業營運對環境帶來的衝擊。

  • 陳吉仲到高雄視察抗旱 將規畫14公頃生態調節池留住水

    陳吉仲到高雄視察抗旱 將規畫14公頃生態調節池留住水

    高雄今年累積降雨量為歷年同期平均值4成,目前高屏溪流量僅6.4cms,為歷年同期37%,水情可說是相當嚴峻。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日到高雄視察曹公圳抽水站及現地抗旱灌溉措施整備情形,農水署高雄管理處也建議建設14公頃的生態調節池,將水留下也做具有生態功能,陳吉仲說,今年就會開始辦理。

  • 日喝2公升水太多了?新研究顛覆認知 「男女一天攝取水量」曝

    日喝2公升水太多了?新研究顛覆認知 「男女一天攝取水量」曝

    「一天喝8杯水太多了。」根據《BBC》引述最新一期美國《科學》(Science)期刊表示,亞伯丁大學科學家發現,人每天大有一半水的攝取量來自於食物,故每天攝取2公升水的建議,通常已超過了人們所需,每天真正需要的大約為1.5至1.8公升。

  • 金研院看世界-糧食與能源 國家安全基石

     古人有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但今年不論是德國的萊茵河(供運德國3成煤炭與石油)或美國中西部的密西西比河(美國最大的玉米和大豆出口渠道,占全球市場一半以上出貨量),皆面臨著歷史性的乾旱危機。其提早枯竭的程度不僅低於運輸船隻最低限度安全通行的臨界水位,以致運費再次漲聲響起與「無舟可行」的窘境,缺水更直接影響後續歐美農業灌溉的糧食生產問題。另一方面,俄烏戰爭所造成的能源市場混亂和新冠後疫情的持續高通膨已衝擊著今日的全球經濟,水資源匱乏彷彿成為這場完美風暴的最後一道氣旋。台灣雖然在今年幾場颱風擦邊球神助下,獲得充沛雨量而暫時無須擔心限水危機,但相信熱愛這塊土地的你我也無法忽視此一國安級的經濟議題。

  • 《造紙股》榮成打造循環經濟鏈 獲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

    工紙大廠榮成(1909)榮成應用造紙本業的循環科技,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目標6「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及目標12「責任永續消費及生產」,長期推動成果獲得評審高度肯定,獲頒第二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最高榮譽金獎。

  • 榮成創造水循環 奪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

    工紙大廠榮成(1909)創造水循環旅程,利用造紙核心技術結合循環經濟模式,持續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12日獲頒第二屆 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最高榮譽。

  • 改善養殖 雲林活化海水供應系統

    改善養殖 雲林活化海水供應系統

     雲林縣政府為改善口湖鄉青蚶養殖區養殖用水品質、解決養殖引水與防洪排水的衝突,規畫「下崙海水統籌供應系統以延管方式供應青蚶養殖區海水用水」工程,14日舉辦動土典禮,藉由進水、排水分離,兼顧養殖品質提升與防洪排水能力。

  • 4億元活化海水統籌供應系統 擴大提供口湖養殖區優質海水

    4億元活化海水統籌供應系統 擴大提供口湖養殖區優質海水

    雲林縣政府為改善口湖鄉青蚶養殖區養殖用水品質、解決養殖引水與防洪排水的衝突,規畫「下崙海水統籌供應系統以延管方式供應青蚶養殖區海水用水」工程,14日舉辦動土典禮,藉由進水、排水分離,兼顧養殖品質提升與防洪排水能力。

  • 地下18米 潛入汙水管鑿孔取水

    地下18米 潛入汙水管鑿孔取水

     高雄第二座臨海再生水廠「臨海水資源中心」,於2021年底營運,主要供應臨海工業區廠商使用,初期日產3.3萬噸再生水,其中關鍵是於凱旋路主幹管高難度的汙水取水作業,需設法深入地下18米,且在滿管水流快速極端危險條件下潛入鑿孔取水,這項取水作業之難堪稱全國首創,第一期取水量每日6.5萬噸,最大可達11萬噸。

  • 完成地下18米污水管取水 打通臨海工業區再生水製造鏈

    完成地下18米污水管取水 打通臨海工業區再生水製造鏈

    高雄第二座臨海再生水廠「臨海水資源中心」,於2021年底正式營運,主要供應臨海工業區廠商使用,初期日產3.3萬噸再生水,其中不可忽視的關鍵是於凱旋主幹管高難度的汙水取水作業,要在滿管水流快速極端危險條件下潛入鑿孔取水,取水作業國內首創,第一期取水量每日6.5萬噸,最大可達11萬噸。

  • 雨量創10年最低 廣州成立供水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

    雨量創10年最低 廣州成立供水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

    澎湃新聞11日報導,廣東省廣州市雨量創10年最低,廣州市水務局近日透露,受天文大潮和上游持續性乾旱影響,東江流域鹹潮上溯現象明顯加劇,已對廣州市東部部分地區供水出現短時降壓和停水情況。廣州市委、市政府目前已成立市供水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要求水務、衛健、應急等部門對旱情鹹情做最充分的考慮、最充足的準備。

  • 《半導體》環球晶拚2050年100%使用再生能源

    環球晶(6488)今日(8/3)以實際行動支持台灣淨零轉型,承諾集團下所有子公司將於2050年100%使用再生能源。半導體生產製造耗費大量電力,環球晶圓致力提高綠色能源使用比例,透過運用母公司中美矽晶興建太陽能電廠的深厚經驗搭配簽訂購電協議(Power Purchase Agreement; PPA)與購買再生能源憑證(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s; RECs),輔以氣候藍圖的分階段目標:2030年達成20%、2035年達成35%、2040年達成50%的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逐步實踐2050年100%使用再生能源之長期目標,以減少發電過程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為環境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 竹縣寶山2水庫蓄水量破7成 水情燈號由橙轉黃

    竹縣寶山2水庫蓄水量破7成 水情燈號由橙轉黃

    5月底兩波梅雨及午後陸續有雷陣雨,讓寶山水庫蓄水量達7成,寶二水庫更高達8成,目前進水量大於出水量,頭前溪水源也很豐沛,水情從減量供水橙燈,轉成減壓供水黃燈,縣府23日公告民生、工業及各機關最新節水措施。

  • 雨下哪去?寶山寶二水庫蓄水量未達2成  待周末鋒面解渴

    雨下哪去?寶山寶二水庫蓄水量未達2成 待周末鋒面解渴

    528鋒面帶來連3天梅雨,讓桃竹苗各水庫進水量都有增漲,寶山和寶二水庫到2日蓄水量並未超過2成,目前新竹地區還是處於減壓減量供水的「橙燈」狀態,希望本周末這波鋒風帶來的雨量,能讓水庫持續「進帳」!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