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受毒澱粉的搜尋結果,共18筆
最近毒澱粉事件衝擊夜市小吃,高市衛生局與經濟發展局合作,輔導夜市管理委員會落實各攤商衛生自主管理與食材來源管控,廿八日邀請六合、光華、忠孝、南華、興中等五個觀光夜市管委會理事長簽署自律公約,共同宣誓「夜市用心、市民安心」。
雲林:位於北港鎮中正路的「北港鹼粽冰」,已有四十八年歷史,老闆將鹼粽加上碎冰與蜂蜜、糖水,炎炎夏日吃起來透心涼,由於老顧客都知道其用料實在,因此生意完全不受毒澱粉事件影響。
受毒澱粉風波影響,龍口粉絲參加台中世貿素食養生展,擺出免費冬粉、粉絲讓民眾免費試吃到飽,試圖挽回消費者信心。
中華經濟研究院昨公布5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食品暨紡織業被「毒」到,訂單生產皆下滑,其餘產業皆呈現擴張趨勢,包括交通工具業(63.5%)、電子暨光學產業(58.6%)、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57.6%)等。
行政院消保處表示,修正通過的食品衛生管理法第56條規定不易舉證的消費侵害每人每一事件賠償金額,但毒澱粉恐不適用。
衛生署公布全台八家毒澱粉工廠,台南市佔了七家,許多招牌小吃生意大受影響。台南市長賴清德二日親上火線,在街頭大啖知名的福記肉圓,強調市府已作好完善的源頭式管理。現場的警察也大量採購,行動力挺在地小吃。
大執法第二天!台中市衛生局昨日兵分多路進行食品安全稽查,共查二○九家業者,包括未列入八大類食品、但含有澱粉的冰心粽,稽查人員仔細檢查,未發現違反規定;可能受毒澱粉影響,意外提升賣場業績。
繼塑化劑後,台灣毒澱粉事件延燒,受波及的美食愈來愈多,如今連在廈門的台灣小吃也「中槍」!不少在廈門主打正宗台灣原料的台灣小吃店近來銷售額重挫,跌幅甚至高達5成;也有台灣店家喊冤,雖是台灣配方,但都是當地原料製作,力圖撇清與毒澱粉關係。
台灣「毒澱粉」事件愈演愈烈,橫掃台灣飲料店、雞排店等各項台灣小吃,導致食品業受嚴重打擊。而「毒澱粉」禍首就是俗稱馬來酸的「順丁烯二酸」,也被發現在大陸有大量銷售的訊息,且多以食品添加劑名義賣出,大陸食品專家董慶利就爆料,馬來酸在大陸食品領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濫用現象。
受毒澱粉衝擊,台中市第五市場一周來人潮少了三成,這兩天魚丸攤生意更掉了五成,為挽回人氣,業者昨天現場製作、公開所有流程,為挽回消費者信心,更準備千條黑輪大放送,吸引民眾排隊索取。
中國時報獨家報導竹市都城隍廟名產「肉圓」,受毒澱粉影響生意大減七成。市長許明財卅日帶著衛生局長等前往為小吃攤販打氣,指廟內美食合格,還當場大啖肉圓,拉抬人氣,呼籲消費者放心食用。
毒澱粉風暴讓全台人心惶惶,許多店家生意更因此受波及,花蓮縣衛生局為幫助合格食品業者免受毒澱粉傷害,推出「無毒澱粉」認證標章,將核發給通過稽查並完成食品安全具結的四百多家業者,預計六月一日可完成全縣標章張貼作業。
台灣「毒澱粉」事件愈演愈烈,橫掃台灣飲料店、雞排店等各項台灣小吃,導致食品業受嚴重打擊。而「毒澱粉」禍首就是俗稱馬來酸的「順丁烯二酸」,也被發現在大陸有大量銷售的訊息,且多以食品添加劑名義賣出,上海質檢部門表示,目前大陸尚無馬來酸的相關檢測,不過將進一步擴大檢測項目。
毒澱粉事件持續發酵,彰化衛生局查估,全縣共有六十多項食品產業、近千商家受波及,民眾食不安心乾脆不吃,餐飲業者業績直直落,紛紛要求政府比照清查「塑化劑」做法,全面稽查澱粉類食品後,再發給「安全標章」,挽回消費信心。
毒澱粉事件持續蔓延,民眾大嘆食物都有毒,沒東西可吃。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提出簡易檢測方法,只要將澱粉類食物放進冰箱,再取出食用時,如果口感沒有變硬、還是相當Q彈,那就應該是添加了「順丁烯二酸」。
毒澱粉事件持續蔓延,民眾大嘆食物都有毒,沒東西可吃。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提出簡易檢測方法,只要將澱粉類食物放進冰箱,再取出食用時,如果口感沒有變硬、還是相當Q彈,那就應該是添加了「順丁烯二酸」。
毒澱粉危害事件持續擴大,經彰化衛生局近兩週來追查,共發現縣境內至少有五家中盤商涉嫌販售毒澱粉,共計有六十多項食品、近千商家受波及,繼「肉圓」之後,持續將火鍋料、包裝麻糬、蚵仔煎等食品列為下一波稽查重點。
添加順丁稀二酸的毒澱粉,到底還用在哪些食品,衛生局持續的追查,不過東窗事發的協奇食品行,居然拒絕提供帳冊以及流向,可惡之極,被涵送檢方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