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只獨角獸的搜尋結果,共15筆
看好新創市場前景,國發會主委龔明鑫7日表示,源源不斷的獨角獸出現,將是台灣新創產業一大亮點,只要有需求,國發基金天使創業投資方案,他預估可達100億元規模。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今(7)日再次強調,物聯網、AIoT相關產值在今年有望突破2兆元。此外,他也預言,我國新創產業未來將會有源源不斷的獨角獸出現,只要有需求,國發基金天使創業投資方案可達100億規模。
金管會在2021年12月21日宣布開放純網路保險,國內壽險龍頭怎麼看?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22日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純網銀」在國際上成功案例、獨角獸多,但「純網保」目前沒有非常成功案例,也沒有會讓人驚豔到會喊「哇」的神奇商品出現,更沒有像純網銀在支付信貸界發展出獨角獸,但他認為「這是趨勢」,國泰會「謹慎評估」。
講到南韓,台灣人心裡浮現的肯定就是「好想贏南韓」,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像台灣一樣,對南韓的理性與感性如此兩極,我們在產業與體育上常常與南韓狹路相逢,但卻又在影音娛樂上對南韓無比熱情。但現實是,繼5月分的K半導體策略、疫苗外交以及7月分的K電池計畫讓台灣氣得牙癢癢之外,南韓在新創產業的扶持也比台灣提早開花結果。如果你還認為南韓商業界向來由家族財閥把持,那你肯定會對南韓新創事業的光芒四射感到訝異。受惠於科技人口眾多、政府極力扶持等因素,南韓已經是亞太科技新創培育的溫床,根據CB Insights資料,南韓已有10家獨角獸,位居亞太地區第三大新創重鎮,僅次於中國與印度。南韓目前最大的獨角獸是金融科技公司Toss,估值約74億美元。排名第2的則是電玩遊戲開發商Krafton,估值預估38億美元。
講到南韓,台灣人心裡浮現的肯定就是「好想贏南韓」,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像台灣一樣,對南韓的理性與感性如此兩極,我們在產業與體育上常常與南韓狹路相逢,但卻又在影音娛樂上對南韓無比熱情。但現實是,繼5月分的K半導體策略、疫苗外交以及7月分的K電池計畫讓台灣氣得牙癢癢之外,南韓在新創產業的扶持也比台灣提早開花結果。如果你還認為南韓商業界向來由家族財閥把持,那你肯定會對南韓新創事業的光芒四射感到訝異。受惠於科技人口眾多、政府極力扶持等因素,南韓已經是亞太科技新創培育的溫床,根據CB Insights資料,南韓已有10家獨角獸,位居亞太地區第三大新創重鎮,僅次於中國與印度。南韓目前最大的獨角獸是金融科技公司Toss,估值約74億美元。排名第2的則是電玩遊戲開發商Krafton,估值預估38億美元。
金門1位媽媽晚上出門散步,不慎遺失小女兒睡前相伴的獨角獸安撫巾,遍尋無著急得不得了。金城警分局據報動員3位員警,調閱沿路監視器花2小時比對數十個鏡頭,確認被一位老阿公撿走,最後物歸原主,讓小朋友可以開心進入夢鄉。不一樣的為民服務,洋溢一樣的溫馨。
台灣以「科技島」著稱,長期以來台股科技類股市值占比超過50%以上,只有少數資本市場擁有這樣的特性,堪與那斯達克相提並論。當發展中國家如印尼與印度,都已經產生了數隻獨角獸,唯獨台灣仍缺乏獨角獸,是不是代表我們在資本市場,或科技新創活動上已經落後國際呢?
沛星互動(Appier)30日正式在東京掛牌,上市前估值已超過10億美元,已達獨角獸等級。對此,Google前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表示,台灣過去在數位新創領域,在國際上的能見度比較低,這次沛星在東京掛牌,正式出海,「對台灣新創圈來說是很大的鼓舞」。簡立峰看好台灣新創企業的能量,建議新創積極走進國際市場、拿到國際資本,估計未來台灣還能有2~3家新創企業將有潛力成為下一個獨角獸。
創業為了什麼?我相信有人是為了夢想,有人是想要改變世界,但絕大多數人應該還是為了賺錢。為錢創業其實沒錯,如果有人告訴你他創業就是為了賠錢,那我告訴你他不是腦子壞了,就是心裡有鬼。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口是心非的人,這些自認聰明的創業者不是不想賺錢,而是發現從用戶手裡賺錢沒有想像容易,與其篳路藍縷不如乾脆從政府和投資人手裡撈錢,反正都是賺錢,賺誰的錢不都一樣?於是扭曲的事情開始發生,鐮刀慢慢揮向了政府與投資人,只要能夠獲取政府補貼,只要能夠說服投資人投資,估值就有機會直衝雲霄,於是這些創業者轉身成了有毒的「成長駭客」(Growth Hacker):「放棄一切只談成長,為了拿錢不擇手段。」這就是這個世界「毒角獸」誕生的濫觴。
2009年以來,隨著行動網路的普及以及智慧型手機的興起,帶動了許多商業模式的改變,更造就了許多壟斷市場的新創公司。這種以巨額資本、不計虧損的擴大市場份額,成功塑造使用者數量與習慣,然後在短短幾年擁有強大市場力量及超過10億美元估值的新創企業就叫「獨角獸」,它們是現在被公認最有可能蛻變成科技巨頭的明日之星。根據CBInsights在2019年的統計,全球現在共有390家獨角獸企業,其中美國有191家,中國有96家,另外亞洲的印度、南韓、印尼及日本也都有獨角獸誕生。
2009年以來,隨著行動網路的普及以及智慧型手機的興起,帶動了許多商業模式的改變,更造就了許多壟斷市場的新創公司。這種以巨額資本、不計虧損的擴大市場份額,成功塑造使用者數量與習慣,然後在短短幾年擁有強大市場力量及超過10億美元估值的新創企業就叫「獨角獸」,它們是現在被公認最有可能蛻變成科技巨頭的明日之星。根據CBInsights在2019年的統計,全球現在共有390家獨角獸企業,其中美國有191家,中國有96家,另外亞洲的印度、南韓、印尼及日本也都有獨角獸誕生。
小米19日發布公告,該公司經過反復慎重研究,決定分步實施在香港和大陸境內CDR(中國存託憑證)的上市計畫,即先在香港上市之後,再擇機透過發行CDR的方式在大陸A股上市。大陸證監會19日也在官網發布公告表示,尊重小米集團的選擇,決定取消19日對該公司的發審會。
國發會主委陳添枝今天表示,國際經濟情勢短期難改善,要讓經濟有感還是要振興投資;且產業不能只靠一個股王,必須要培養更多新創界的「獨角獸」注入活水。
古代神話傳說中,有一種頭頂正中長有一支單角的動物,名字叫做「獨角獸」,在中國古代傳說裡,神獸白澤,就是東方獨角獸的一種;而西方神話中的獨角獸,則外形如白馬,額前還有一個螺旋角,代表著高貴和純潔。如今,科學家發現了傳說中「西伯利亞獨角獸」的殘骸,證明這種生物並不是傳說,而是真實存在過。
2013年溽暑,AMAZON的創辦人貝佐斯以2.5億美元,買下《華盛頓郵報》。如果《華盛頓郵報》自1887年成立迄今的江湖地位,以及對美國社會的影響力來說,2.5億實在太廉價了!這時我們才發現在資本主義併購紀錄上,2.5億美元的成交數字,根本無法進入百大甚至千大排行榜之中!像是YouTube在10年前賣給Google的金額,就達16.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