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台灣廠的搜尋結果,共640

  • 2024資本支出下修? 台積電布局高階製程不打折

    2024資本支出下修? 台積電布局高階製程不打折

     全球終端需求不振,台積電2023年資本支出預估約320~360億美元,預期將落在下緣低標區間,外資保守看待2024年資本支出,預估將跌破300億美元大關至250億元,恐年減二成。台積電透露,產業庫存調整將持續至第三季,針對明年展望,須等明年元月法說會上才會發表評論。

  • 速聯斥百億擴建潭子新廠

    速聯斥百億擴建潭子新廠

     全球第二大自行車零組件製造商-愛爾蘭商速聯(SRAM)集團,投資百億元擴建台中潭子新廠,20日開工,未來不僅將整合台灣現有的廠區與研發中心,還將新增鏈條生產設備,成為繼葡萄牙廠之後,速聯在全球的第二座鏈條廠。速聯潭子新廠預計2025年1月投產,預期在發揮整合綜效後,營運規模上看600億元。

  • 和大美國廠 可望2027開賺

    和大美國廠 可望2027開賺

     汽車傳動系統零件製造商和大工業亞洲以外首據點投資案正式啟動,和大董事長沈國榮20日表示,美國新墨西哥州新廠預計可於2025年第二季量產,首條生產線訂單已經全滿,當年度就可貢獻12億~13億元營收,目標設廠第二年營收貢獻達25億元並損益兩平,拚2027年開始獲利。

  • 明係 全年EPS挑戰5元

     自行車產業目前普遍飽受庫存去化之苦,無論組車廠或是零組件廠,前八月營收均呈現下滑時,唯獨專業組車廠明係(6804)前八月營收卻逆勢大增3成。法人預期,明係9月營收與前三季累計營收,仍可望維持年增3成的佳績,在自行車產業鏈中脫穎而出。

  • 世德美台設新廠 全年獲利拚高

     受地緣政治影響,汽車零件廠展開北美布局,汽車、電動車扣件零件廠世德(2066)將以合資方式赴美設廠,擬投入1.56億元取得70%股權。此外,因應業務需求,亦規劃於屏加廠旁建立新廠,投資金額約3億元。

  • 金像電中壢廠 Q4擬擴產一成

     金像電(2368)繼拍板泰國廠投資之後,市場傳出金像電台灣廠今年第四季擬擴產一成,為2022年第二季以來首見,金像電也回應,台灣廠區的擴產主要針對伺服器,新產能將在第四季開出;而受惠於AI伺服器需求強勁,法人也預估,金像電本季營收可望挑戰季增雙位數。

  • 明係現增案 獲准展延

     自行車組裝廠明係(6804)正辦理5,000張現增發行新股案,惟21日公告指出,包括明郁投資、華星投資等兩家法人董監事,均以財務規畫為由放棄認股,將授權董事長洽特定人認購。明係表示,為順利完成現增案,已向金管會申請核准展延至9月8日前完成。

  • 輝達財報+蘋果新機 16檔資金重壓

    輝達財報+蘋果新機 16檔資金重壓

     本周台股投資人緊盯輝達(NVIDIA)財報及對人工智慧(AI)產業的看法及蘋果新機即將上市,將牽動台股走勢。台股分析師認為,AI供應鏈股價漲多震盪合理,成功度過第二季財報檢視及獲得法人及特定資金青睞個股,仍是台股主流。

  • 美國商務部改判 正新泰國廠 反傾銷稅率降至4.52%

    美國商務部改判 正新泰國廠 反傾銷稅率降至4.52%

     美國商務部2021年5月宣布對台灣、南韓、越南及泰國等四地輸美轎車胎(含輕卡車胎)課徵反傾銷稅,以及反補貼稅終判,但經過泰國政府提出申訴後,美國商務部最近對泰國上述輪胎反傾銷稅率複審初裁結果,強制應訴企業-陸商森麒麟(Sentury)為1.24%、日商住友(Sumitomo)為6.16%,其他包括正新等泰國公司的反傾銷稅率,降為4.52%。

  • 《電零組》元山下半年樂觀 高速運算伺服器訂單能見度高

    歐洲車廠訂單能見度已達2024年、甚至2025年,且高階客製化伺服器訂單增溫,讓元山(6275)下半年業績看好,元山總經理劉賢文表示,目前達伸廠及台灣廠都已滿載,我們對8月到11月訂單很有信心,下半年會明顯比上半年更好,全年將力拼個位數成長。

  • 漢翔第1000架交機了 蔡英文:台灣廠商奮鬥25年成績

    漢翔第1000架交機了 蔡英文:台灣廠商奮鬥25年成績

    蔡英文總統10日前往台中漢翔出席「Challenger系列商務客機後機身第1000架交機典禮」,她說,這1000架飛機是漢翔公司和許多台灣廠商奮鬥25年的成績,更是台灣航太產業重要的里程碑,會繼續推動航太產業,相信未來「台灣製造」不僅能站上國際,也能飛在天空,更能飛向太空。

  • 汽車零件廠 營收淡季衝鋒

    汽車零件廠 營收淡季衝鋒

     汽車零件廠淡季不淡,東陽(1319)受惠AM(售後服務)市場續熱,自結7月營收19.2億元、年增3.28%,除維持6月水位,更創六年同期新高;累計前七月營收130.7億元、年增6.24%,亦為五年來同期高。LED車燈模組廠聯嘉(6288)7月營收3.2億元,亦較去年同期成長29.2%。

  • 人力成本倍增 台積海外設廠挑戰多

    人力成本倍增 台積海外設廠挑戰多

     台積電最近風雨不少,不僅是台積電亞利桑那廠依照晶片法案申請補助,面臨美方對買回公司股票等重重限制外,最近還遭前總統川普嗆聲「搶走美國所有半導體工作」,要求執政當局阻止此事發生。另外預計在德國德勒斯登設的新廠,則有當地人力成本過高的隱憂,難題不小。

  • 印度限制電腦產品進口  恐衝擊台灣廠商

    印度限制電腦產品進口 恐衝擊台灣廠商

    為鼓勵在地製造,印度中央政府今天宣布對多款電腦產品實施進口管制,管制措施立即生效。印度媒體報導,這項規定可能會對宏碁、華碩、三星、蘋果等公司造成衝擊。

  • 台積電美國廠量產晚1年 爆最大致命傷:張忠謀神預言完全命中

    台積電美國廠量產晚1年 爆最大致命傷:張忠謀神預言完全命中

    台積電日前表示,美國亞利桑那州廠目前遭遇一些挑戰,因熟練裝機人才不足,4奈米製程量產時間,將由2024年底延後至2025年。此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不看好赴美設廠,認為製造成本太高,也缺乏相關人才,直言「昂貴、浪費又白忙一場」。一位在德儀半導體工作的網友也認為,人才訓練是變數,團隊合作更是美國員工致命傷,質疑台積電美國廠2025年能否達到台灣廠水準。

  • 台積電不幫就慘了?蘇姿丰認: 超微將無法推出這商品

    台積電不幫就慘了?蘇姿丰認: 超微將無法推出這商品

    超微(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今天表示,人工智慧(AI)還在早期發展階段,未來5到10年將有快速發展的光景,超微對這樣的機會非常興奮。她並強調,台積電是超微重要夥伴,如果沒有台積電協助,就無法推出AI應用的MI300晶片,也樂見夥伴海外投資。

  • 《電腦設備》達方填息3成 越南廠擴建逐步完成

    達方(8163)越南廠區擴建逐步完成,且為達成歐洲製造短鏈供應,達方歐洲廠於今年第2季起製造生產電池產品,以總產值來看,達方預估,未來越南廠約佔60%到70%,台灣約佔30%,歐洲約佔10%;展望下半年,達方董事長蘇開建表示,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今天盤中股價走高,緩步填息。

  • 《半導體》德微擬併購達爾基隆晶圓廠 拚拿客製化領域門票

    德微(3675)董事會今決議通過現金併購達爾國際公司基隆分公司所分割之晶圓製造業務、受讓其相關資產及承受其相關負債案,德微董事長張恩傑表示,台灣廠產品定位比較客製化,沒有晶圓廠做客製化相對困難,這是一張門票,沒有這張門票很難往前走,在取得達爾基隆晶圓廠後,不僅可以做二極體,亦可以做比較缺貨的產品,為德微未來5到10年打下很好基礎。

  • 明係現增拍板 擬赴越南設廠

     今年自行車產業首宗籌資案-明係(6804)第一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6月中已完成募集,共募集約2.08億元;明係同時向金管會申報獲准發行5,000張現增新股,日前已敲定每股53元溢價發行,將可募集2.65億元資金,可轉債加現增,合計募集4.73億元。明係3日尾盤股價衝到漲停75.60元、大漲6.8元。

  • 多倫多創新科技展 19家台灣廠商合組科技台灣館

    為協助台加新創科技產業擴大合作,外交部和外貿協會攜手,首度以科技台灣國家館形式,將19家台灣頂尖廠商帶到多倫多,參加於6月27日至29日舉行「創新科技展」(Collision 2023),開拓台加合作契機。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