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台灣海峽的搜尋結果,共2,876筆
近期有關中美兩國之間的冷戰或新冷戰的話題在美國智庫學者間升溫,另一派認為中國正在準備與美國打一場熱戰的分析也甚囂塵上。最新一期《外交事務》期刊上一篇專文指出,近日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連續闡述「備戰」主題,並出台一系列備戰動作,值得特別關注。
海底電纜是台灣聯外通訊與電力傳輸的命脈,但因看不見、摸不著,其重要性長期被低估。直至今年2月初,馬祖連接台灣本島的兩條海底電纜接連中斷,台灣對外離島與國際資通訊安全議題才逐漸廣為社會所重視。
海底電纜是台灣聯外通訊與電力傳輸的命脈,但因看不見、摸不著,其重要性長期被低估。直至今年2月初,馬祖連接台灣本島的兩條海底電纜接連中斷,台灣對外離島與國際資通訊安全議題才逐漸廣為社會所重視。有鑑於海纜安全保障,不分平時、戰時,皆與國人民生經濟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在國際政治場域,海纜保護更是台灣國家公權力與法理地位的展現,亦是台灣與盟邦之間的戰略互信基礎與關鍵合作議題。期待藉由時事機緣,國人與政府對海纜安全議題能投入更多關注。
我國中南部外海3月來驚傳多具浮屍,目前根據海巡與檢方的資料,16具遺體中,15具是浮屍、1具是在離岸風電的風機高台上,距海面快10公尺,研判是被活活曬死。目前調查出至少2名為越南國籍,5名為台灣籍,其餘9名因大體嚴重腐爛,沒有證件無法辨識。由於目前台灣海峽仍屬於往南的冬季洋流,加上大體嚴重腐爛,資深刑警說,有可能是試圖從北部上岸的越南偷渡客,遇難後遺體往中南部漂。
據美國之音引述路透報導,美國空軍部長弗朗克·肯德爾(Frank Kendall)23日在新加坡表示,美國並未看到中國入侵台灣的立即威脅,但是已經做好準備協防台灣。肯德爾是在新加坡出席一場防務技術會議的間隙作上述表示的。
日媒報導,日本外務省預計4月發表2023年版《外交藍皮書》,日本政府目前的藍皮書草案對中國措詞強硬,載明中國影響力漸彰,其對外姿態與軍事動向不僅是日本和國際社會極為關切的事項,更對基於法治的國際秩序帶來「前所未見的最大戰略性挑戰」。草案也提及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很重要」,並對中俄深化軍事合作表示「重大關切」。
日媒報導,日本外務省預計4月發表2023年版《外交藍皮書》,草案可見日本政府對中國措辭強硬,載明中國影響力漸彰,其對外姿態與軍事動向不僅是日本和國際社會極為關切的事項,更對基於法治的國際秩序帶來「前所未見的最大戰略性挑戰」。值得注意的是,草案提及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很重要」,並對中俄深化軍事合作表示「重大關切」。
大陸解放軍南部戰區發言人田軍里表示,解放軍監視並驅逐了一艘非法進入中國大陸海西沙群島周邊水域的美國驅逐艦。對此美國予以否認,稱「假的」。近期以來美國一直在積極加強亞太地區的盟友關係,以抗衡中國大陸在南中國海和台灣海峽的主張,而北京則試圖推進其領土主張。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表態參選2024總統,4月8日將訪美,卻有許多美方單位不願見柯,現又有僑胞社團聲明,批評柯文哲是枉顧台灣權益的總統參選人,拒絕為柯文哲做「虛情假意的政治補考」。柯文哲22日表示,政治上不可能百分百被人歡迎。
北韓於本月19日上午10時5分左右,從平安北道東倉里地區向日本海方向發射1枚短程彈道飛彈,再度升高區域緊張情勢,美國、日本及韓國均已對北韓的挑釁行徑表示強烈譴責,外交部稍早指出,對北韓無視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禁令,恣意試射飛彈,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的行徑,再次表達嚴正譴責。
孫武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兵兇戰危。」戰爭是非常嚴肅的問題。孫武又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勝兵先勝:廟算,綜合國力,致勝關鍵;另外亦從戰爭哲學分析啟戰與終戰指導。
中國近來因南海水域爭議與鄰國關係緊張。歐盟印太地區特使提伯斯(Richard Tibbels)15日表示,歐盟希望在南海增加海軍訪問,並可能協調會員國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他也對台海情勢表達關切;正出訪日本的法國海軍上將德拉莫特(Stanislas Gourlez de La Motte)同日表明,法軍船艦將持續在台灣周邊海域實施「自由航行行動」以防「台灣有事」。他預計最快可能在2025年,法國將派航空母艦前往印太地區。
歐洲聯盟(EU)印太地區特使提伯斯今天表示,歐盟希望在南海增加海軍訪問,可能參與聯合軍事訓練演習,促進航行自由以及對國際法的尊重。此外,他也對台海情勢表達關切。
知名歌仔戲小生陳亞蘭去年10月以《嘉慶君遊台灣》勇奪第57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成為史上首位以女扮男裝奪下戲王的女演員。談及劇本發想,她說,拍攝前曾請教前故宮院長馮明珠,即嘉慶皇帝雖未真正來台,但在寶島設置噶瑪蘭廳,並擊退當時稱霸台灣海峽的海盜蔡牽,對台灣有建樹,因此決定化身為嘉慶君的代言人,重現這齣深受台灣觀眾喜愛的劇本。
台灣推動潛艦國造計畫,先前就傳出獲多國協助,其中英國的角色受矚目。《路透》13日獨家報導說,根據英國政府出口許可資料,去年前9個月,核發給企業向台灣出口潛艦相關零組件和技術的許可證,總值達1億6700萬英鎊(約新台幣62億元),創下新高紀錄,該金額也比先前6年的總和還要多。
英國政府今天公布新版「外交國防安全政策綜合檢討報告」,是2021年首次發布同類文件後,首次提到台灣,並強調台海情勢穩定以及透過對話和平解決台灣議題的重要性。
隨著台灣潛艦國造政策推進,英國在去年批准大幅增加對台灣的潛艇零部件和技術出口,英國貿易部出口數據顯示,去年前9個月在潛艇零部件和潛艇技術類別下,英國已發出發了25份出口許可證,這比過去6年來的總和還要多。如此大量對台輸出敏感軍事技術的做法,勢將嚴重影響倫敦與北京的關係。
英、法兩國3月10日在法國總統府愛麗榭宮舉辦第36屆高峰會,會後發表聯合聲明,重申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呼籲以和平方式處理兩岸議題,並深化印太夥伴關係,嚴正呼籲中國勿提供俄羅斯物質協助。外交部今天對此聲明表示高度歡迎,並肯定兩國政府對台海安全的關注。
台灣外交最近有很多好消息。外交部長吳釗燮訪問位於華盛頓特區外的美國在台協會總部、蔡英文總統即將過境美國及會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都使蔡政府得以宣稱在外交政策上取得勝利。韓國空軍飛機再次在高雄補充燃料,以及韓國外交部長呼籲維持台灣海峽現狀的聲明都令蔡政府愉悅。且在最近幾周,美國和日本首次在日本舉行「鐵拳」軍演,進一步證明日本在防衛問題上越來越認真。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肯尼斯·威爾斯巴赫上將(Gen. Kenneth Wilsbach)當地時間8日在一次電話記者會上說,假如台海戰爭爆發,他的部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擊沈」中國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