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史前遺址的搜尋結果,共41

  • 宜蘭丸山考古促進會連署盼擴大遺址範圍 文化局:已到中央請命

    宜蘭丸山考古促進會連署盼擴大遺址範圍 文化局:已到中央請命

    宜蘭縣國定丸山考古遺址發展促進會,發起連署爭取擴大遺址指定範圍,縣議員邱素梅13日在議會單位質詢時也表示,擴大範圍為何遲遲無法定案;縣府文化局表示,上個月與促進會曾到中央請命,爭取文化部排進明年1月的討論會,再進入審議會審議,希望國定考古遺址擴大範圍由中央直接核定。

  • 桃園 民團爭擴大鐵道遺址 進入指定審查

    桃園 民團爭擴大鐵道遺址 進入指定審查

     台鐵桃園車站正在建置綠線捷運G07車站,施工時挖到鐵道及史前遺址,引發民間團體陳情,除G07車站工程範圍,也希望擴大列冊追蹤審議範圍到3.7公頃。近期審議結果出爐,決議進入指定審查程序,以釐清列冊範圍。

  • 史前人也懂吃 8000年前陶片殘留「鍋巴」 珍貴畫面曝

    史前人也懂吃 8000年前陶片殘留「鍋巴」 珍貴畫面曝

    大陸浙江餘姚市2013年被颱風菲特侵襲,一間工廠的土壤樣品遭浸溼,意外露出貝殼碎屑等遺蹟,當地居民通報相關單位,才發現新石器時代「井頭山遺址」,出土大量陶器與骨器殘片,距今8000年,考古學家更在陶片發現疑似鍋巴的殘留物,經檢驗確認為稻米。

  • 馬祖曾挖出8千年前「亮島人1號」 史前館、連江縣府簽MOU

    馬祖曾挖出8千年前「亮島人1號」 史前館、連江縣府簽MOU

    台南市南科園區過去開發過程發現大量5000年前的史前遺址,馬祖的亮島在2011年更發現8300年前的史前人骨,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長王長華造訪連江縣,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共同探究史前人群的生活面貌。

  • 中山大仁武校區遺址爭議 考古機構介入

    中山大仁武校區遺址爭議 考古機構介入

    國立中山大學仁武校區滯洪池工程7月遭文史團體踢爆,疑似出現史前遺址仍不停工也未妥善保存,高雄市文化局協調校方在既有環評考古調查之外,再委託專業考古機構針對即將動工的綜合教學大樓執行考古試掘及監看,並於基地南側滯洪池範圍進行標本採集及研究,兼顧開發與文資保存。

  • 文團控毀文化遺址 中山大學:查無古蹟

    文團控毀文化遺址 中山大學:查無古蹟

     中山大學仁武校區工程挖掘滯洪池時挖出大量陶片,文史團隊估計是平埔族千年遺址,19日前往勘查,強力指責校區開發工程將破壞遺址,呼籲市長陳其邁盡速依法處理;高市文化局則回應,過程若發現疑似遺址,將依文資法相關規定通報並停止工程或開發行為。

  • 中山大學考古遺址恐被破壞  陳其邁:按照文資相關程序進行

    中山大學考古遺址恐被破壞 陳其邁:按照文資相關程序進行

    中山大學仁武校區工程在挖掘滯洪池後,文史研究員楊吉壽發現滯洪池土方挖掘出大量千年歷史的史前陶片,呼籲市長陳其邁督促文化局盡速依法處理,不要讓高雄成為沒有歷史、破壞考古遺址的失根城市;對此,陳其邁強調,所有的工程在法規的規定,就要按照文資法相關程序來進行。

  • 高雄中山大學旁疑似發現史前遺址 文化局:已充分調查

    高雄中山大學旁疑似發現史前遺址 文化局:已充分調查

    森林城市協會理事楊吉壽日前在中山大學仁武校區旁發現舊時部落的遺址,推估約400至兩千年的陶片、四緊壺碎片等,可能是平埔族的遺址,他希望高市府文化局能夠重視,在此處蓋大樓前緊急會勘並做好保存。文化局說,經過文獻檢索及地表調查,判斷場址內無人類史前或歷史時期文化遺留存在。

  • 基隆和平島史前遺址 變身停車場

    基隆和平島史前遺址 變身停車場

     基隆市和平島、彩色屋為今年城市博覽會B展區,但因腹地小、停車空間少,許多遊客開車進入找不到停車位,造成交通堵塞,市府2019年規畫在和一路42號闢建停車場,但廠商意外挖到考古遺址,工程一度停擺,近日終於告一段落,廠商上周申報完工,預計可提供302個汽車停車位。

  • 竹南山佳遺址 協會盼文資保護

    竹南山佳遺址 協會盼文資保護

     苗栗縣民謝登祥與其子謝佳榮,1983年在竹南鎮山佳里發現陶、石器史前遺址,但多年來附近築路、蓋民宅,至今未受文化資產認證及保護。台灣陶文化協會向苗栗縣政府提報考古遺跡,8日首度現勘,協會期望重啟文資程序,保護山佳遺址。

  • 以色列史前遺址出土新種早期人類  特殊長相震驚考古界

    以色列史前遺址出土新種早期人類 特殊長相震驚考古界

    研究團隊在以色列拉姆拉附近水泥廠採石場發現一個史前遺址,並出土6千件石器等物品,另外還找到5塊未知人類的腦殼化石,進行研究後得知,此化石出現時間為12萬至14萬年前,是一種新的早期人類類型。

  • 花蓮嶺頂遺址被毀容 史前文物四散

    花蓮嶺頂遺址被毀容 史前文物四散

     花蓮溪出海口南岸嶺頂段史前遺址,2007年被縣府指定公告為縣定遺址,最近卻遭民眾私自開挖拓寬道路,導致3000年前史前時代陶片外露,林班地的珍貴林木也遭殃。花蓮縣文化局緊急搶救,除記錄收藏,還需重新覆蓋植被,並將追究地主觸法行為。

  • 花蓮嶺頂史前遺址遭破壞 3000年前文物碎落四散

    花蓮嶺頂史前遺址遭破壞 3000年前文物碎落四散

    花蓮溪出海口南岸嶺頂段史前遺址,2007年縣府指定公告縣定遺址,但最近卻遭民眾私自開挖拓寬道路,導致許多3000年前史前時代陶片外露,包括林班地珍貴林木也遭殃。縣文化局發現後,緊急投入文物搶救,除紀錄收藏還需重新覆蓋植被,並將追究地主觸法行為。

  • 芝山岩古蹟惠濟宮 蓋電梯惹議

    芝山岩古蹟惠濟宮 蓋電梯惹議

     台北市芝山岩是史前遺址,位在芝山岩山頂的「惠濟宮」被指定為市定古蹟,但參拜者要參拜,必須先爬226階階梯,為體恤長者和行動不便者,廟方申請建造35公尺、12層樓高的透明電梯,並在10日舉辦公聽會,也引發正反兩派聲音;據了解,電梯費用粗估為3000萬,並由信眾募款興建。

  • 南科人骨拼圖 2千多具待整飭

    南科人骨拼圖 2千多具待整飭

     考古學家耗費20年搶救考古台南科學園區史前遺址,出土文物則保存在去年開幕的南科考古館,其中人骨骨骸就有2400多具,但歷年來僅整飭176具,以目前編制人力,5年僅能整飭50具,還有大量未知台灣史前資訊沉睡在庫房中。

  • 浙江餘姚發現距今8000年前史前遺址

    浙江餘姚發現距今8000年前史前遺址

    浙江省餘姚市今(30)日發布井頭山遺址考古發掘成果,井頭山遺址是浙江境內首次發現的一處史前貝塚遺址,也是中國沿海地區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一處史前貝塚遺址。該遺址的發現將寧波地區的人類活動史和文明發展史前推到了距今8000年前。

  • 國4延伸工程搶救史前遺址 新石器時代文物出土

    國4延伸工程搶救史前遺址 新石器時代文物出土

    為串連大台中環狀快速路網,國道4號台中環線正進行豐原、潭子段工程,日前施工人員在1號隧道西口發現「朴口文化遺址」,在考古人員建議下,緊急停工進行分區挖掘。歷經1年多搶救,發現不少柱洞、灰坑與堆石遺跡,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營埔文化,降挖過程又發現牛罵頭文化層,距今3500至4500年左右。

  • 八仙洞音樂會 唱歌給3萬年前老祖宗聽

    八仙洞音樂會 唱歌給3萬年前老祖宗聽

    唱給3萬年前老祖宗聽!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為目前台灣年代最久遠的史前遺址,距今近約三萬年前,台東縣政府去年將被占用的最後1個洞穴完成拆除清理,29日舉辦1場潮音洞音樂會,營造洞穴的天然音箱與浪濤聲交錯的音樂饗宴。

  • 台灣最老史前遺址 纏訟多年

     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不僅是東海岸著名景點,經考古學者研究,更確定是超過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但因法令不夠周延,成為道場及納骨塔,經過與這些修道者來回纏訟,台東縣政府盼延宕多年的國定遺址遭占用問題能圓滿落幕。

  • 紅葉巨石史前遺址 將進行試掘

    紅葉巨石史前遺址 將進行試掘

     台東縣延平鄉紅葉部落山區有大量打製及磨製石器及陶片,部分巨石與卑南文化的石板相同,也有和長濱文化相同的石柱,有農民收集堆在田間,有的當作步道,台東縣政府邀請學者專家前往會勘,認為有進一步研究價值,縣府將提報試掘。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