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史話的搜尋結果,共5,031筆
2023年5月27日《中國時報》,頭版是:「國賠搞雙標,日本人賠,大陸人不賠。」
弟弟傳送了一張外公所屬的證件相片給我,這是一份畢業證書和通訊錄的合體相片。
人工智慧AI技術已成為各國必爭之地,讓AI晶片設計巨頭輝達(Nvidia)的營運表現水漲船高,替輝達代工的台積電也跟著受惠,事實上,輝達創辦人、執行長黃仁勳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擁有超過25年的交情,雙方關係緊密,張忠謀也曾透露雙方第一次通話的場景。
從各先賢年齡上看,鄭觀應比孫中山先生的兄長孫眉(德彰,公元1854~1915,咸豐4~民4)長12歲,比中山先生(公元1866~1925,同治5~民14)長24歲,若以30歲為一代,鄭觀應、孫眉、孫中山3人是同一代的人;鄭觀應是知名買辦的最後一位了。
塞爾提克能從東區冠軍賽0勝3敗落後連追兩場,把戰績扳成2勝3敗的幕後功臣終於曝光,儘管塞爾提克總教練馬祖拉只提到隊中某位助教,在0比3落後時站出來發表深具意義的言論,塞爾提克主力後衛史馬特27日卻把這名助教名字說了出來,那就是塞爾提克助教麥特雷諾斯。
上周在一班成都飛往香港的航班上,傳出國泰航空機組人員涉嫌歧視非英語旅客事件。由於一名旅客錄下幾名空姐的對話:「Carpet on the floor」(地毯在地上)、「true」(真的),「If you cannot say blanket in English, you cannot have it.」(如果你不會說毛毯的英文,你就得不到它。)顯然,有不熟悉英語的乘客誤把毛毯說成地毯,而被空姐取笑。在乘客做出正式投訴後,國泰先後四度道歉,並火速解職3名空姐。
日本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近日展出一幅「騎龍觀音像」,網路上引起台灣網友共鳴,發現是台灣早期民家普遍供奉的神明畫,台灣歷史博物館公布典藏4款「騎龍觀音」木雕像與玻璃畫,說明這畫作的台灣民間傳說由來。
張宗昌聞名於民國史,是以其「三不知」而昭著的。何謂「三不知」呢?一是錢不知有多少;二是兵不知有多少;三是姨太太不知有多少。作為著名的「三不知」將軍,首先,張宗昌橫徵暴斂、揮金如土,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濫發紙幣,金庫券、軍用券滿天飛;更兼他花錢如流水,豪賭成性。
台大經濟系21日公布學生會正副會長選舉公報,其中一組候選人政見爆出性別與外貌歧視,政治不正確內容引發輿論炸鍋。知名作家張大春對此發文表示,這些文字之所以令人嫌惡,是因為試圖諷刺社會現實的話語,似乎正是該學生們自己的態度,但諷刺文真正的目的在糾正惡行。而另一作家朱宥勳則發文仿「歧視體」,直呼他要選總統,政見是「65歲外省男人通通用十字架吊起來」,反擊張的「已知諷刺」,引發批評。
國民黨提名侯友宜之後TVBS做了民調,分兩個部份:侯友宜、柯文哲、賴清德三腳督對比與侯賴兩人對比。由於三腳督已成必然之勢,「藍白合」為鏡花水月,侯賴兩人對比的部分參考價值不大。
現在台灣反中、崇美、媚日下,弄出種種「荒謬至極,細思極恐」的事,幾乎都可從抗日歷史中找到原形。
香港國泰航空空服員被指歧視非英語乘客,事件即時發酵,不但被大陸網友狠批,連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日報》等紛紛發文批評,認為國泰不能單單道歉了事,應該重拳整頓。
「建艦復仇」,這個冷戰時期在所謂的「復興基地」台灣曇花一現的口號,早被遺忘在歷史的塵埃。但是對於我們家來說,卻是耳熟能詳的歷史印記,因為敬愛的大阿姨就是其中一員。
國民黨提名侯友宜之後TVBS做了民調,分兩個部份:侯友宜、柯文哲、賴清德三腳督對比與侯賴兩人對比。由於三腳督已成必然之勢,「藍白合」為鏡花水月,侯賴兩人對比的部分參考價值不大。
在清末洋務運動中的活動點滴,有幾項重點,似可歸納如下:
歡慶518國際博物館日,5月全臺博物館熱鬧滾滾!呼應2023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永續性與健康福祉」,國立歷史博物館攜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結合陸域生態與健康福祉兩項永續發展目標,推出「行艸學—好好呼吸的植感提案」系列活動。即日起至五月底以實體活動及線上互動,邀請民眾在後疫情時代逐步脫去口罩的當下,藉由親近自然調節呼吸,卸下壓力,在行動中實踐自己的「植感/質感」生活。
從故宮打碎瓷器,就使我想到「broken China」這個雙關語。
在我們同屆的屏東師專附屬國民小學的群組內,有位同學不經意地提到了小學時候所上的「珠算」課時,意料之中地引起了同學們的迴響,這股短暫的討論熱潮,還將一位已經離開我的記憶約40年的珠算恩師李老師,重新帶回了大家的視野之間。
跟在容閎後面的香山縣同鄉後進小子們,他們沒有去留學,也沒田可耕,就留在澳門或香港,念了幾年洋書,和洋人能在語言或文字上交流後,就在洋行中工作,以跑腿打工謀生。美哲學家杜威說:「生活就是教育」,不錯,這跑腿打工,正是另外一種教育。從這「流品殊雜」教育出來的人,國人通稱之為買辦。本文所指買辦,狹義上就指近代外國在華「洋行」中;上班打工的國人中的老土小子,他們從洋人的實際操辦中,學習到較先進的貿易知識和技能,在國內發揮他們學到的經商本領,因成就不凡而名震一時。買辦2字,當然比不上士大夫中秀才、舉人、進士等名字嚮亮,但就促進華夏中國的商業發展而言,他們或真正「功高震主」了。
胡璉將軍,國人對他的印象是率軍擊退來襲共軍,締造「古寧頭大捷」與「八二三炮戰」的勝利,讓中華民國得以在台澎金馬生存發展。其實八年抗戰的「石牌保衛戰」才是胡璉將軍成名代表作,這場驚天逆轉的戰役,讓中華民國政府從當時住進「加護病房」給搶救回來,蔣中正更在自己的日記寫下「石牌保衛戰」和「西安事變」並列為上帝保佑中華之靈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