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右心房的搜尋結果,共12

  • 88歲日本上皇明仁右心衰竭 服藥已改善

    88歲日本上皇明仁右心衰竭 服藥已改善

     日本宮內廳26日表示,88歲上皇明仁在日本東京大學醫院接受心臟核磁共振造影(MRI)檢查時被診斷出右心衰竭,經治療後逐漸改善。87歲上皇后美智子日前接受續發性白內障雷射手術,目前恢復良好。不僅明仁夫婦的健康受到關注,新冠疫情在日本皇室內部延燒,皇族與職員確診頻傳,使宮內廳繃緊神經,展開各種防疫對策。

  • 20歲女爬樓梯微喘 竟是心房中膈缺損

    20歲女爬樓梯微喘 竟是心房中膈缺損

    一名20多歲女性成人因為心雜音與爬樓梯微喘,被診斷為心房中膈缺損,另有一名60歲女士健康檢查時發現心臟擴大,平日活動時偶爾微喘,同樣也被診斷為心房中膈缺損。經新竹台大分院小兒部小兒心臟科傅俊閔醫師安排心導管手術,順利關閉心房中膈缺損,手術後恢復良好,目前持續於門診追蹤。

  • 心房顫動易形成血塊致中風 醫:除了抗凝血劑外 另有選擇

    心房顫動易形成血塊致中風 醫:除了抗凝血劑外 另有選擇

    北市一名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因瓣膜狹窄、左心房擴大造成慢性心律不整,即便按照醫囑服用藥物,且服用成效達國際標準值,左心耳仍常出現血塊,使用抗凝血劑消除仍反覆形成血塊,導致腳中風、腎功能不全,最終造成左大腦的中腦膜動脈大片腦梗塞,緊急取栓仍激發腦出血。

  • 羅東博愛聯手林口長庚救心病

    羅東博愛聯手林口長庚救心病

     心房中膈缺損為先天性心臟病的一種,一般會於嬰幼兒時期被檢查出來,成年人往往會等到出現心臟衰竭,或是有喘、胸悶或容易疲勞等明顯症狀,進一步檢查後才會被發現。

  • 天冷易中風 這情況危險高5倍!常被忽略5個小毛病是警訊

    天冷易中風 這情況危險高5倍!常被忽略5個小毛病是警訊

    58歲顏先生,多年前曾做過心臟手術,這幾年來也持續在醫學中心追蹤、定期回診,近日卻發作頻繁,三不五時的胸痛、頭暈,令他極為困擾,生活大受影響,即使醫師將藥物劑量提高,改善依然有限,轉診至台北慈濟醫院後,經醫師檢查發現他患有陣發性心房顫動,在接受「冷凍消融術」,隔天出院,復原良好,回歸正常生活。

  • 及早治療避免中風 認識心房顫動的微創導管手術

    及早治療避免中風 認識心房顫動的微創導管手術

    導管手術是利用心導管的方式針對心房組織做治療。因為,心房顫動的原因是心房肌肉胡亂放電,若能處理掉胡亂放電的部位,就可恢復由竇房結發號施令,心臟跳動就能回到正常狀態。

  • 心房顫動增加5倍中風機會 這些人是高危險群

    心房顫動增加5倍中風機會 這些人是高危險群

    「醫師,有時候我會突然覺得心悸,頭昏眼花,整個人很虛弱。」老先生撫著胸口抱怨道。

  • 少年罹法洛氏四合症  經肝臟電燒治癒

    少年罹法洛氏四合症 經肝臟電燒治癒

    罹患先天性心臟病「法洛氏四合症」的16歲張姓學生,多年來接受過多次手術,原以為病情已穩定,未料日前又發現體力變差、甚至在上體育課時差點暈厥,就醫檢查發現是心房撲動導致,考量他下腔靜脈阻塞,醫療團隊施行經皮穿刺肝臟靜脈進入心房電燒,成功截斷心律不整迴路,重拾健康。

  • 肝腫瘤塞到右心房  8旬翁走路喘吁吁

    肝腫瘤塞到右心房 8旬翁走路喘吁吁

    高齡80歲且患有C型肝炎的唐姓老翁,多年來定期追蹤都沒問題,日前他感覺一走路就很喘,到醫院檢查赫然發現是肝癌末期,醫生形容「腫瘤就像千層派般堆疊,塞到右心房,隨時有猝死的危險」,所幸經接受標靶真光刀治療後,腫瘤縮小25%,終於不再喘吁吁。

  • 《人體實驗室》心房顫動恐中風 電燒、冷凍球囊控制心律

    《人體實驗室》心房顫動恐中風 電燒、冷凍球囊控制心律

    天氣冷,心房顫動患者要特別小心中風!治療心房顫動,使用口服抗凝血藥物,只能預防中風,無法徹底治癒;想要有效達到心律控制的目標,必需透過「電氣燒灼」和「冷凍球囊」手術。

  • 7旬翁如廁喘吁吁  先天性心房中膈缺損

    7旬翁如廁喘吁吁 先天性心房中膈缺損

    77歲呂姓老翁平常偶爾咳嗽感冒,少有不舒服狀況,但近來散步會喘,就連上廁所也喘到不行,甚至呼吸困難,就醫檢查發現有「先天性心房中膈缺損」。

  • 22歲女心房中隔缺損喘噓噓 心導管恢復健康

    二十二歲的張小姐,十年前,國一健檢發現心房中隔缺損,因為沒有感覺,不影響生活,也沒有持續就醫。直到大學畢業,進入餐廳當服務生,大量勞動,動輒喘噓噓,甚至胸痛,才警覺該就醫。醫師發現,十年來心房兩個小洞都變大,心肺負擔增加,如同扛了五個心臟的重量,立即手術置入栓塞器,修補心房缺損後,恢復健康。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