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司法法院的搜尋結果,共1,165

  • 關懷多元社會 司法院提供21種語言通譯

    關懷多元社會 司法院提供21種語言通譯

    司法院行政廳廳長高玉舜21日表示,「法院通譯制度」及「法庭無障礙設施」,對於公平審判及弱勢者權益保障至關重要。司法院目前建置21種語言、263名特約通譯備選人,供法院審理案件有傳譯需求時選任,以保障弱勢權益,建立友善司法環境。

  • 百年「福壽宮」遭法拍未獲通知!監委促這三部門改進

    百年「福壽宮」遭法拍未獲通知!監委促這三部門改進

    位於台北市忠孝東路五段百年「福壽宮」遭法拍迫遷案,面臨迫遷困境。監察委員施錦芳、高涌誠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提出「法拍程序」、「偵查作為」、「共有人優先購買權登記審查」、「地政士懲戒」等面向缺失,促請司法院、法務部及內政部確實檢討改善,以落實財產權保障及增進人民對司法的信任。

  • 韓劇「黑暗榮耀」炎上  司法院蹭熱度卻避談「法官霸凌事件 」

    韓劇「黑暗榮耀」炎上 司法院蹭熱度卻避談「法官霸凌事件 」

    韓劇「黑暗榮耀」成為NETFLIX收視排行冠軍,霸凌也成為網路炎上的話題,司法院小編也引用「黑暗榮耀」談論校園霸凌問題,但許多司法人員卻質疑,整篇文章略過了職場霸凌,也忽視日前台南地方法院法官霸凌爭議,司法院這樣的宣傳心態相當可議。

  • 國民法官新制上路 司法院邀日本學者談國民法官與證據裁定

    國民法官新制上路 司法院邀日本學者談國民法官與證據裁定

    司法院10日邀請日本一橋大學教授緑大輔(Midori Daisuke)主講「國民參與審判與法院證據裁定重要課題」,並由東吳大學助理教授黃鼎軒口譯,緑教授於演講中介紹日本學術、實務界「類似事實證據」與「性格證據」在刑事審判程序中如何運用的發展,有助於深化我國證據法的討論。

  • 司法院通過少年事件修法草案 增訂被害人保護參與機制

    司法院通過少年事件修法草案 增訂被害人保護參與機制

    司法院9日院會,通過「少年事件處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訂少年事件中被害人參與之程序、保護被害人機制,以及明定多元處遇措施、少年輔導委員會處理少年曝險行為的依據。

  • 藍委批賴清德 南市賴系議員蔡筱薇強力反擊

    藍委批賴清德 南市賴系議員蔡筱薇強力反擊

    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立委費鴻泰與今天上午舉行「民進黨染黑府城的金脈、人脈,賴清德都不知情?」記者會,針對台南市議長邱莉莉賄選案及黑金問題,呼籲黨主席、副總統賴清德及台南地方法院,給社會大眾一個交代。對此,台南市賴系議員蔡筱薇強烈反擊,指國民黨不要拿台南當內鬥籌碼,還呼籲費鴻泰更別因徐巧芯來勢洶洶,為了顧自己的立委寶座就口不擇言。

  • NCC必須恢復中天頻道

    NCC必須恢復中天頻道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於2020年11月18日中天電視台換照申請時,拒絕予以通過,創下民主國家少見的強迫新聞媒體關閉惡例。

  • 司法改革滿意度未達四成 司法院回應了

    司法改革滿意度未達四成 司法院回應了

    民間團體2日發表「司法信心年度民意調查」,指稱受訪民眾對於司法改革、法官表現、司法公正性之滿意度均未達四成。對此,司法院表示,綜觀近期各民調機構與司法相關之調查結果,司法改革之成效獲得國外權威調查機構之認同,法官之信任度與司法公正性之評價也日益提升,對於部分民調報告與其他民調結果有明顯出入,尚須進一步探究其成因,但司法院仍會一本改革初衷,廣納各界建言,讓民眾能夠更理解與認同司法。

  • 人工智慧引進司法審判 將取代書記官手寫筆錄

    人工智慧引進司法審判 將取代書記官手寫筆錄

    隨著人工智慧(包含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的語音辨識相關技術日益成熟,司法院「法庭中文語音辨識系統」今年1月正式實施,目前辨識正確率超過9成,開庭不再等筆錄,目前語辨系統已於全國21間地方法院的國民法官法庭內建置完成。

  • 國民法官案件遭質疑量過少、資訊不透明 司法院回應了

    國民法官案件遭質疑量過少、資訊不透明 司法院回應了

    民間團體23日質疑國民法官案件量過少,缺乏統一庭期介面供各界查詢,資訊不透明等,對此,司法院表示,感謝各界對於國民法官制度之高度期待與關注,相關意見均為國民法官制度更為健全的助力,不過也加以澄清。

  • 中時社論》2024總統的格局 系列六:捍衛正義 司法獨立守護者

    中時社論》2024總統的格局 系列六:捍衛正義 司法獨立守護者

     蔡英文執政的這7年來,民進黨實現了徹底的「完全執政」,不僅同時掌握行政與立法兩大部門的主導權,而且影響力更穿透到司法系統,籠罩了媒體與網路,使得民主體制原應具備的正常監督制衡功能極盡退化、萎縮且扭曲。當年民進黨批判嘲諷威權年代國民黨的那些弊端,如今不但沒有隨著時代進步而消除,反而因為民進黨追逐權力的無限膨脹,從貪婪掠奪、箝制異議、雙標操弄到民粹動員,從政黨到政府再到整個社會,不斷進行著各種更不正義的轉型與升級。

  • 國民法官專庭法官劉庭維 獲司法院人審會試署審查及格

    國民法官專庭法官劉庭維 獲司法院人審會試署審查及格

    司法院人事審議委員會14決議,台北地方法院審理國民法官案件的專庭法官劉庭維試署服務成績審查及格,另新北地方法院試署法官白承育、台中地院試署法官張雅涵、南投地院試署法官顏代容、彰化地院試署法官徐啓惟、橋頭地院試署法官李怡靜、花蓮地院試署法官簡廷涓也都獲審查及格。

  • 中正大學民調僅3成民眾認為法官公正 司法院這樣解釋

    中正大學民調僅3成民眾認為法官公正 司法院這樣解釋

    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於13日發表民調,有32.8%民眾對於法官可公正公平審理與判決刑事案件持正面評價,認為民眾對於法官之公正性仍存較高之負面態度,仍待持續努力,但司法院仍認為民眾對司法改革肯定。

  • 她吃海鮮腹痛就醫當晚出院死亡 家屬怒告院方判決曝光

    她吃海鮮腹痛就醫當晚出院死亡 家屬怒告院方判決曝光

    大陸雲南省一名許姓女子日前在吃完海鮮後腹痛就醫,僅遭院方以點滴進行治療,當天中午便讓她出院;未料許女當晚8時15分就被家屬送往急診,於9時30分搶救無效去世。當地司法中心鑑定,許女的死因是腹內疝致絞窄性腸梗阻,家屬得知後憤而提告,最終,法院判決醫院須承擔原告損害50%的責任,賠償許女家屬41萬6258.04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84萬4110元)。

  • 基層譁然 警政署:不讓員警孤單面對司法

    基層譁然 警政署:不讓員警孤單面對司法

     中壢分局葉姓員警違法盤查遭法院判刑,讓基層警界譁然。警政署表示,不會讓員警孤單面對司法,基層員警認為,判決結果無異打擊士氣,但也有員警說,案件發生後,盤查前的確會認真思考是否合理,保障員警和民眾權利。

  • 專家傳真-從獨角獸到過街鼠?─淺談虛擬貨幣平台的適用性問題

     新聞報導台灣某加密貨幣平台負責人疑涉及違法吸金,經法院認為犯罪嫌疑重大且有逃亡、滅證及勾串之虞,裁定羈押禁見。一時間業界風聲鶴唳,紛紛擔憂司法實務是否改變見解,對於虛擬貨幣的業務適法性改採嚴格審查?但如參酌實務歷來見解,應可知實務見解基本連貫一致,業界的疑慮,或係對於法條文義解釋的誤解,以及未深究過往實務見解所致。

  • 智財案審理法三讀  洩「國家關鍵技術」祕密可關5年

    智財案審理法三讀 洩「國家關鍵技術」祕密可關5年

    營業祕密訴訟與審理,因涉及高度專業,立法院今日三讀修正通過《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將觸犯《營業祕密法》的一審刑案,改由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審理,另外,違反祕密保持命令罪,改採非告訴乃論,並提高罰則,違規者,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如果洩漏受保護的營業祕密,屬於國安法所指的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最重可關5年、最高可罰300萬元。

  • 司法節致詞 許宗力憂中共軍演

    司法節致詞 許宗力憂中共軍演

     台灣陪審團協會日前指稱,司法改革失敗造成民進黨大選敗選後,司法院長許宗力11日在司法節活動中卻說,中共軍機、軍艦持續越過台海中線騷擾,但台灣人民似乎麻痺,不以為意,這種溫水煮青蛙現象,令人憂心。

  • 前法官陳志祥遭評未達良好 告司法院影響「審判獨立」敗訴

    前法官陳志祥遭評未達良好 告司法院影響「審判獨立」敗訴

    2020年已退休的陳志祥,在基隆地院任職時,司法院在2019年認為他審理5件案件延誤,將他的職務評定「未達良好」,陳提告指司法院的職務監督影響審判獨立,懲戒法院職務法庭認為無法認定有影響審判獨立,判決駁回。

  • 救國團聲請財產暫移國有遭駁回 全國活動中心降半旗抗議

    救國團聲請財產暫移國有遭駁回 全國活動中心降半旗抗議

    黨產會認定救國團名下61筆土地建物及新台幣13.9億餘元為不當財產,應轉國有,救國團不服而聲請停止執行,最高行政法院昨日駁回救國團聲請。「這不是轉型正義,而是轉型不正義!」救國團今(7)日不僅抨擊黨產會與最高行政法院是在製造對抗,更強調此舉顯示民主已死、司法已死,全國所有活動中心均降半旗1日,表達沈痛的抗議。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