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吃米的搜尋結果,共124筆
十多年前回宜蘭務農,成立榖東俱樂部的農夫賴青松與找找私廚的主廚史法蘭從一包紫米戚風蛋糕的米穀粉蹦出一起開店的想法,先攜手在員山開了「穗穗念」,繼休業的美虹廚房後,青松大哥再次實現了一直以來想要讓人多吃一口米的初衷,而穗穗念與其說是餐廳不如說是產地與消費者近身對話的場域,同時也是宜花東食材料理的製作與銷售平台。
大S(徐熙媛)離婚106天後,上月閃電宣布再婚20年前的舊愛具俊曄,日前具俊曄在台北獻出成為台灣女婿後的首秀,更被網友野生捕獲和新婚妻子大S同框去米其林餐廳用餐。而汪小菲和張穎穎分手後,日前開直播喊冤自己是巨蟹座,私下人很好卻表達不出來,感覺很冤枉,昨(19日)他則開直播分享和員工在戶外吃燒烤,展現親民好老闆風範。
隨著國際原物料大漲,也帶動小麥製品如麵粉、麵包價漲,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日前呼籲民眾可以改多吃炒飯,遭批「現代版晉惠帝」,根據統計,農糧署2019年花費超過8500萬元推廣米食,但隔年食米量卻創新低,陳吉仲表示,如果沒有推廣掉下去的速度會更快,希望能維持住不要再往下掉。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日前回答關於國際小麥價漲問題時,呼籲民眾可以改為多吃炒飯,遭批「現代晉惠帝」,陳吉仲今(3)日受訪指出,就算被誤解、被罵都沒關係,在國際小麥價格大漲下,以米食替代昂貴的小麥製品絕對有必要,當現在每人每年吃的麵粉遠超過稻米時,對台灣農業及生態發展絕對不利。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近日受訪時指出,小麥價格節節高漲,要大家多吃炒飯,受到外界諸多批評,陳吉仲昨晚在臉書指出,因為國際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運費大增及俄烏戰爭的關係,小麥進口價格節節攀升,連帶導致麵粉類製品的價格上漲。身為國家的農委會主委,在這種時刻當然要鼓勵消費者多吃國產的台灣米食。即使部分有心人士斷章取義,故意以舉例的炒飯等扭曲原意,還是要堅持推薦最高品質的國產米與台灣米食。
亞洲人以米飯為主食,對於不擅長使用筷子吃飯的外國人而言,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日前就有一名自稱為禮儀專家的英國女子,特別拍了一段影片,教粉絲該如何使用刀叉吃米飯,沒想到影片曝光後引來網友無情吐槽。
物價飆漲,吃的東西越賣越貴,讓許多民眾大喊吃不消,一名網友PO出一張照片表示,一碗魷魚羹米粉只有4小塊魷魚,卻要賣75元,抱怨就算物價上漲也不至於貴成這樣子吧?不料貼文一出反遭網友嗆爆「吃米不知道米價」,後續風向發展驚人。
彰化縣竹塘鄉農會19日舉辦魅力米鄉產業文化活動,並發表最新研發的米蛋糕,總幹事詹光信說,近年積極研發各種米食加工食品,希望能找回更多吃米的米食人口。
竹塘鄉農會19日舉辦魅力米鄉產業文化活動,並發表最新研發米食產品,以糙米麩加入蛋糕體、和奶油內餡,推出西式甜點米蛋糕捲,總幹事詹光信說,近年積極研發各種米食加工食品,希望能找回更多吃米的米食人口。
台灣基進立委陳柏惟罷免案將於23日投票,陳柏惟日前展開「100小時民主最後一哩路」行動,但第一天走完就跛腳、第四天更跌在地上,遭台北市議員徐巧芯狠酸;更有人爆料,有基進黨或支持陳柏惟的相關群組,竟討論要騎腳踏車、直播吃米糕。
吃米不只是要知道米價,也要懂得吃出米的品質好壞!三星鄉是宜蘭縣稻米栽種品質最多的鄉鎮市,也因為地勢較高、氣溫較低,加上優質的土壤及水質,栽種出來的稻米品質相對更好,三星鄉公所因而特別註冊「三星米」的品牌並加以認證,希望能成功打響「三星米」的名號,進而增加農民的收益。
第23屆台北電影獎8日舉行入圍記者會,包含鍾欣凌、納豆、馬志翔、吳慷仁、李霈瑜(大霈)、謝欣穎等30組入圍劇組均出席,為今晚(9日)登場的頒獎典禮暖身。新科金鐘視后鍾欣凌在角逐11月的金馬女配角前,先在北影爭獎,她謙虛地說:「最近太被照顧了,我覺得宇宙給我滿滿的善意,光坐在台下參加盛典,我就很開心了。」
主計總處昨(6日)公布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達2.63%,創8年半新高,被外界認為通貨膨脹蠢蠢欲動,對此主計長朱澤民今(7日)在立法院備詢時回應,今年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應該不會破2%,不過當立委羅明才詢問朱澤民是否知道現在一碗蚵仔麵線多少錢時,朱澤民竟回答20元,引起現場騷動,羅明才也虧他,吃米不知米價。
桃園市長鄭文燦7日參與北北基桃眷村文化節聯合線上記者會,與柯文哲、侯友宜及林右昌一起大聊眷春特色與美食。
林凡日前舉辦線上見面會,用歌聲解封粉絲居家防疫的緊繃情緒,直播現場防疫措施嚴格,林凡也配合政府規範,前一天在家自行做快篩:「我去買快篩劑時,旁邊有米粉湯就一起買回家,想說我有一碗米粉湯的時間做心理準備。」快篩時她不停打噴嚏、眼淚狂流,「痛苦了幾分鐘就完成了」。
全台疫情警戒持續,各實體通路服務業都大受衝擊。旗下有添好運、了凡等米其林品牌的「和億生活集團」,首度與深耕台灣55年、全台已超過300家分店的美髮時尚知名品牌「曼都集團」跨界合作,推出「吃米其林送曼都」活動,希望雙方強強聯手、帶動消費創造三贏!
40年前國人每人每年白米消費量98公斤,至10年前降到44公斤,自從2016年後稍微上漲,目前維持在45.5公斤上下。農糧署為提升國產稻米品牌價值及內、外銷競爭力,推動建置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其中農糧署南區分署轄下的11家集團產區,有7家都在台南,凸顯當地稻米產業的優質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