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吃糖果的搜尋結果,共21筆
食物入口前一定要看清楚,否則可能小命不保!一名日本網友表示,日前塞了一顆「糖果」到嘴裡,結果這顆糖果竟然不斷在嘴裡膨脹、變大,嚇得他趕緊吐出來,才發現是「壓縮毛巾」,其外包裝不仔細看真的很容易和糖果混淆。貼文一出,讓許多人也直呼危險,「幸好沒有進到喉嚨,超可怕的」。
不少孩童喜歡吃甜食或喝飲料,兒童遺傳內分泌專科醫師陳菁兒表示,應盡量避免讓孩子在空腹、晚餐飯前及宵夜吃糖果和餅乾,不但會抑制生長激素長不高,也會造成肥胖、性早熟、過敏和過動等問題,此外也建議吃任何零食前應先補充蛋白質,確保有攝取到營養。
女星吳婉君因在《炮仔聲》、《一家團圓》等高收視八點檔,提升不少知名度,日前新戲《開創者》舉行開鏡儀式,她也即將投入緊湊的拍攝行程,未料15日發生一件糗事,她表示睡醒後,發現一個耳塞不見,恰好覺得胃痛,以為把它吞下肚,並自嘲:「比荒唐更荒唐。」
由僑居地韓國仁川到台灣讀大學、就業、結婚定居後,我和先生接獨居的母親與我們同住。未料,14年後母親一往生,住韓國的好友S突然告訴我:「有一群韓國人拿著照片、送養證明文件等等,正在瘋狂地找妳,說他們是妳的家人。」
何姓男子2016年性侵當時7歲的女兒,還說要買糖果給她吃叫她不要叫,女兒受侵害後經其他家人報警,她向社工人員表示,想告訴爸爸說,「雖然你對我做這件事情是不對,但我會原諒你」,最高法院駁回上訴,斥責何男犯行重大,依加重強制性交罪判囚9年6月確定。
照顧小孩真的不能大意。中國大陸湖南一名家長控訴鞭炮商把「甩炮做成跟糖果一樣」,害自家小孩誤食並被炸傷,還上傳影片要廠商出來面對。沒想到,網友們既不同情,還幾乎一面倒批評家長:「你這家長是怎麼當的?」
控制三高重點不只少吃飯!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日前遇到一名阿嬤患有高血糖,認真聽醫師囑咐少吃飯、調整餐點含醣量,中午、晚上都不太吃東西,回診檢查仍血糖高,劉中平覺得奇怪,一問之下發現原來阿嬤頭暈時家人都會給她吃糖果餅乾,零嘴吃太多導致血糖居高不下。
1名就讀國小的王姓男童於上學時吃了1顆糖果,遭朱姓同學辱罵「豬」、「小胖子」,「吃糖果會蛀牙」等語,導致王童心理受創,需看精神科治療,王童父母要求朱童及朱童父母賠償6萬5155元,診察費及無法工作之費用,法官認為無證據證明朱童是刻意辱罵王童,朱童僅用主觀意思表達吃糖會胖的事實,故判朱童無罪。
加拿大糖果品牌近期開出一項「爽缺」,該職位名為「糖果長」(Chief Candy Officer),言下之意聘你來專門吃糖果,年薪高達加幣10萬元(約新台幣235萬元),重點是年滿5歲就能申請,難怪吸引上千名嗜甜者。
前兩周小花平台《心靈補湯》專題:「『世界哈囉日』別忘了一句簡單問候、拉近人際間的心理距離!」一文中提到,每年11月節日除了一般為人所熟知的「光棍節」(11月11日)和「感恩節」(11月25日)外,還有許多新奇有趣但較不為人知的節日,本周小花平台《專題報導》想與讀者分享在每年11月3日的「世界糖果日」,你可能感到很驚奇「吃糖果還有特別的紀念日啊?」是的,就是一個這麼可愛的節日,甚至在瑞典早在70年前訂有「周六糖果日」,規定不論大人或是孩子只能在星期六才能吃糖果,儘管沒有明文規定,也不是什麼古老的歷史傳說,卻被奉行為一種幸福的儀式,尤其令人驚奇的是,透過這個節日,竟可以讓孩子學會理財,到底是怎麼做到的?一起來看看!
龍千玉與師妹向蕙玲先前各自推出新專輯《出嫁》、《月娘彎彎》深獲好評,但受疫情影響,海外工作仍暫緩中,日前兩人特地一起向《中國時報》的讀者拜年,並在農曆年前夕專程到年貨大街感受新春熱鬧滾滾的氛圍,並趁機購入了很「涮嘴」的開心果、瓜子等零食。
光復中學設計群第十六屆成果展,18日至29日在新竹縣文化局美術館盛大展出,廣告設計、多媒體設計及室內設計畢業班學生,以「三分熟」為主題概念,精心設計18項創意作品,高度展現未來在市場運用的可能性。
為什麼嚼口香糖比吃糖果好?抗生素竟不能完全殺死細菌?為何服用抗維生素後不可開車?一流的人居然不會感冒呢?其實並非一流的人不會感冒,而是他們更注重感冒前的「防感對策」,並且懂得「盡早恢復健康」的方法:「早期發現,早期休息!」。醫師裴英洙運用多年的臨床經驗以及最新醫學根據,做出各種「防感對策」,透過生活中的舉例,毫不保留地分享給大家。
從小到大吃這麼多糖果,到底哪種糖果讓人難吃到忘不了。有網友在臉書「爆廢公社」PO文,說過年常見的三色糖,他覺得最難吃「吃過的舉手」,引起許多網友共鳴,「真的很難吃,但不知道為什麼以前過年他總是會在」、「我只吃紅色,咬一口就吐掉」。
北港媽祖農曆3月遶境,北港鎮公所提出減炮措施獲得回響,但近年來由真人扮仙的藝閣沿途灑下大量糖果讓民眾吃平安,造成糖果粘在路面難以清洗,17日公所進行「減糖」宣導,呼籲用小紅包、文具取代糖果。
桃園市消防局華勛消防隊去年12月23日救援1位陳姓男童因吃糖果卡住喉嚨的案件,事發後消防隊員也淡忘此事,但日前陳童拿下足球比賽金牌,他為了感謝消防隊員,特地製作卡片,還用比賽獎金購買慰問品,119消防節送到華勛消防隊,讓消防隊員倍感窩心。
明天就是萬聖節,不少家長早已備好各式糖果,陪孩子大玩「不給糖就搗蛋」遊戲。國健署提醒,糖果暗藏高糖、高熱量風險,吃6根棒棒糖或10顆糖果,等同吃下一整碗白飯。
因童年的夢想,打造棒棒糖世界,台中市一名7年級生陳子偉原本是餐飲連鎖店的店長,一年前轉戰網拍文創事業,砸下50萬元創業,賣的是客製化棒棒糖,圓形的棒棒糖上面可鑲嵌消費者專屬影像,肩負著幸福傳遞者的使命,他曾創下每個月10萬支客製化棒棒糖訂單,營業額達5百萬元,成功將網拍文創變現金。
做父母的有時候看到孩子可愛的模樣,都會忍不住對孩子做些惡作劇,好記錄孩子們孩提時代可愛的模樣,但有個女兒的反應卻超乎母親的預期,讓母親落淚。
過個年,許多人狂吃糖果餅干零食,體重增加胖了,尤其是糖尿病友更是血糖血脂肪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