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各國的搜尋結果,共73,411

  • 美中拉幫結派 亞太國家憂重蹈鐵幕對峙

    美中拉幫結派 亞太國家憂重蹈鐵幕對峙

     美中於香格里拉對話隔空交火的同時,雙方也試圖在亞太地區「拉幫結派」彼此抗衡。眼見兩國關係劍拔弩張,包括菲律賓、印尼等在內各國防長、政要近日紛紛發出警告,直言為緊張關係恐加劇演變成一場直接衝突,甚至在亞洲重蹈冷戰與鐵幕對峙的歷史。而中國外交部則表明,亞洲應成為共贏的大舞台,而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

  • 體位新標上路 1年期役男免役門檻提高

    體位新標上路 1年期役男免役門檻提高

     實施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期間,內政部與國防部將役男體位大幅調整,至去年的役男免役比例竟高達23.49%,唯明年元月將恢復義務役1年役期,國防部公告新版役男體位區分標準,今年5月30日後適用,除恢復民國96年各體位BMI值,各種可免役病症也須出示病歷及治療過程,並增列多項認定門檻。換言之,1年役期役男免役,較軍事訓練役男困難多了。

  • 宋濤:兩岸發展動力在民間交流

     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5日出席「兩岸關係前瞻與思考研討會」致詞時提出4點交流意見,包含要瞄定兩岸關係發展正確方向,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確保兩岸和平發展關鍵,也是打破僵局的唯一出路。他也強調兩岸關係發展的根基在基層、動力在民間,是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的強大力量,要積極推動恢復兩岸交流往來正常化、常態化。

  • 中國信託首創跨企業 循環愛心傘免費借還

    中國信託首創跨企業 循環愛心傘免費借還

     中國信託銀行攜手中華電信,首創跨企業免費借還模式的「傘傘發亮」專案。中國信託金控行政長高人傑表示,金融業不僅是協助產業轉型的領頭者,更扮演催化全球經濟加速低碳轉型的關鍵角色,中國信託不只是為保護地球生物多樣性盡一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率產業之先,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17項夥伴關係,透過共好合作,讓改變發生。

  • 美保持中立 藍:去除偏向執政黨疑慮

     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羅森柏格5日訪台,她表明美方在台灣明年大選中「不會選邊站」,會支持台灣人民選出來的領導人。對此,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認為,這樣的說法有去除外界對美方偏向執政黨的疑慮,也是要告訴各政黨,美方不會先入為主。

  • 特斯拉與輝達股價暴漲的路線選擇

    特斯拉與輝達股價暴漲的路線選擇

     最近有兩家公司的股票接連大漲引起關注。第一位是剛剛來台訪問的黃仁勳,以及剛剛訪陸的馬斯克。這兩家公司的成功都是與科技發展的趨勢相結合,或者更精確地說,是引領或造成時勢的領導廠商。但是,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在地緣政治平衡上面的務實。

  • ChatGPT質詢陳其邁 關注高雄少子化

    ChatGPT質詢陳其邁 關注高雄少子化

     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在全球掀起熱潮,高市議員郭建盟創意發想,請ChatGPT當代議士5日質詢高雄市長陳其邁如何解決「國安危機」少子化問題,以高雄而言,每2年要關3所小學。陳其邁向所有總統參選人喊話,應逐步邁向0到6歲國家養,減輕家長負擔,須挹注更多資源。

  • AIT主席羅森柏格:2024台灣大選 美國不選邊站

    AIT主席羅森柏格:2024台灣大選 美國不選邊站

     台灣2024年總統選戰方酣,朝野政黨總統參選人皆規畫前往美國華府「取經」之際,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5日在台北指出,她將會晤2024總統大選各政黨參選人,美國支持台灣的民主選舉,反對外部勢力干預台灣選舉,美國不會在大選中選邊站,將與明年初台灣人民選出來的領導人合作。

  • 談半導體出口禁令 陸駐日大使:中日雙輸

    談半導體出口禁令 陸駐日大使:中日雙輸

     中國駐日本大使吳江浩近日出席活動時表示,要警惕抵制「去風險化」,並指日方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將失去中國巨大市場,而結果將導致中日雙輸、美國獨贏。

  • 嘉市 疫後回溫 2022年住宿人次創新高

    嘉市 疫後回溫 2022年住宿人次創新高

     嘉義市旅宿業後疫情時期火速補血復活,2022年嘉義市旅宿業住宿人次超過184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較前年成長37%,考量到國門開放,暑假又是嘉義市觀光淡季,去年寫下6.3億元發票登錄總額的嘉義市購物節,今年提前至7月1日起跑,為期3個多月,盼再創高峰,帶動住宿熱潮。

  • 學者:讓兩岸關係和緩 才符合美國利益

    學者:讓兩岸關係和緩 才符合美國利益

     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訪台,表達無論我國明年大選結果為何,美國都會與當選的人合作。淡江大學助理教授陳奕帆認為,雖然美方「一視同仁」,但仍會和中意的參選人合作,「美方不喜歡的人很難當選」,讓兩岸關係和緩才符合美國利益,對台獨立場明確的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反而會較擔憂。

  • 社評/美中軍事對抗加劇 台海安全堪憂

    社評/美中軍事對抗加劇 台海安全堪憂

     第20屆香格里拉對話落幕,美中防長未能如美國所願,於場邊舉行會談。大陸釋放的訊號非常清楚,願與美國恢復對話,處理好兩國關係,但在台海與南海問題上沒有妥協空間。正如大陸防長李尚福會中演講所強調:一、中國軍隊不管付出多大代價,都將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二、中方一直尋求與美建立新型大國關係,但這需要美方拿出誠意。

  • 大陸東風17導彈威力更甚匕首

    大陸東風17導彈威力更甚匕首

     高超音速飛彈真的失靈了嗎?就在烏克蘭的愛國者防空系統成功擊落多枚俄羅斯9K720「伊斯坎德爾」短程彈道飛彈,與Kh-47M2「匕首」空射打擊飛彈之後,各方專家開始議論,各國研發多年、耗時耗力的「高超音速飛彈」到底還有沒有必要?又為什麼伊斯坎德爾與匕首飛彈,會被說成「不正宗的高超音速飛彈」?

  • 強化防空反導火網 台灣部署大量愛國者飛彈

    強化防空反導火網 台灣部署大量愛國者飛彈

     美製愛國者飛彈擊落俄製高超音速飛彈,再一次讓人對愛國者飛彈刮目相看。

  • 王毅熱線法總統外事顧問 同意為政治解決俄烏戰爭創造條件

    王毅熱線法總統外事顧問 同意為政治解決俄烏戰爭創造條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今日應約與法國總統外事顧問博納通電話。王毅表示,中歐作為多極化進程兩大力量,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雙方應多往合作上想,少往對手上靠,攜手為世界提供更多穩定性。雙方還就「烏克蘭問題」(俄烏戰爭)協調各自立場,同意要為開啟政治解決進程不斷積累和創造條件。

  • 印尼舉行多國海軍聯演 強調「非戰爭」訓練 中美皆派艦參加

    印尼舉行多國海軍聯演 強調「非戰爭」訓練 中美皆派艦參加

    「科莫多-2023」多國海上聯合演習(2023 Multilateral Naval Exercise Komodo MNEK)5日在印尼登場,並舉行國際閱艦式,中國與美國雖存在歧見,但都派軍艦參加,中國海軍出動湛江艦、許昌艦。

  • 苗縣推動國際教育 5校合作規畫多元豐富台日交流課程

    苗縣推動國際教育 5校合作規畫多元豐富台日交流課程

    苗栗縣政府成立國際教育資源中心,在縣內各級學校推動國際教育課程,5日在苗栗縣後龍國小舉辦台日交流體驗活動,由苗栗縣信德國小等4所國小師生,扮演日本外賓,讓後龍國小學童學習如何接待外賓與交流。

  • 李尚福:中美激烈衝突 世界不可承受之痛

    李尚福:中美激烈衝突 世界不可承受之痛

     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李尚福4日在新加坡表示,中美兩國正確相處之道有3條原則,包括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如果中美發生激烈的衝突對抗,將是世界不可承受之痛」。

  • 李尚福:中美關係事關全球穩定

     中國拒絕國防部長李尚福與美國防長奧斯汀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期間進行場邊會晤,但李尚福4日在當地發表主題演說時強調,中美互相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才是兩國正確相處之道,並稱「如果中美發生激烈衝突對抗,那將是世界不可承受之痛」。

  • 央行最新市場報告 美緊縮貨幣政策 此波影響力更強

     美國去年以來啟動暴力升息,全球主要央行跟進升息,金融市場震盪加劇,中央銀行最新報告分析,以近兩次聯準會緊縮政策來看,這波升息更快、力道更強,且外溢效應已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大幅震盪,資金也自新興市場大幅撤出,整體影響明顯較2015年啟動升息更大。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