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合理安排的搜尋結果,共16筆
大陸財政部部長劉昆18日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大陸經濟發展面臨「三重壓力」,財政收支依舊嚴峻。他表示,2022年將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確定適當赤字率以安排債務規模,同時擴大減稅降費,並加強與貨幣政策協調,確保宏觀政策穩健有效。
大陸日前舉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2022年經濟遭逢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下,市場關注大陸貨幣政策走向。專家認為,2022年大陸的貨幣政策可望更加寬鬆,財政支出也會更加積極,新增綠色信貸年增量可能達到人民幣(下同)1兆元以上。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銀保監會近日分別召開黨委會議,兩場會議中都提及房地產相關內容。人行表示,要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銀保監會則表示,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遏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傾向,健全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業穩定健康發展。
黨產會主委林峯正上午表示,婦聯會跟一般的民眾一樣,一樣可參觀黨產會舉辦的「不當黨產公民研討會」,他們表達的意見黨產會也會傾聽。婦聯會主委雷倩表示,只要黨產會作出合理安排,婦聯會一定到場,把不當被認定為附隨組織和被抹黑的財產真相對外說明清楚,不再含不白之冤。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昨日表示,由於民進黨當局一再阻撓,導致1148名急需返鄉的滯鄂台胞迄今無法回家。蘇貞昌日前又公開散布「蘇式謊言」顛倒黑白,謊稱「卡就卡在大陸」,真不知人間還有羞恥二字。
人到中年要加強養生保健意識。事實證明,老年時的許多疾病都是從中年開始的,換言之,中年養生是老年身體健康的鋪墊,也是長壽的最重要環節。
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今天在「馬習會」後的記者會上表示,對於台灣的國際空間參與,只要台灣不強調一中一台,就能想辦法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上海台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台海研究》主編倪永杰3月31日表示,大陸歡迎台灣加入亞投行,在入會名稱上,大陸會做合情合理的安排,其中,奧會模式的「中華台北」在國際上行之有年,應是兩岸都可接受的稱謂。
大陸全國台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今天說,進一步擴大兩岸關係合情合理安排的實踐,應化被動為主動;而兩岸政治關係的合情合理安排,核心是要解決兩岸政治定位問題。
每3年一次的國際民航組織全體大會將於今年9月24日到10月4日在加拿大蒙特婁召開。美國總統歐巴馬於7月12日簽署支持台灣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1151號法案。美國國會6月間通過這項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柯瑞促使國際民航組織在9月的蒙特婁大會中給予台灣觀察員資格。
台灣爭取參與區域整合獲重大突破!蕭習會8日登場,前副總統蕭萬長向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等3點期許,習近平允諾考慮台灣經濟發展需求,會務實探討可行途徑合情合理解決。
歷經第一任期的全力衝刺,馬英九總統第二任期的兩岸關係將進入以議題談判為導向的緩滯階段。面對全新的習李體制,兩岸從經濟談判到政治議題無不面臨新的挑戰,我方戰略勢必相應改弦易轍。由連、蕭兩位前副總統率先出馬,對外與大陸高層有私交人脈,對內在政壇有極高輩份,可望為台灣一探兩岸水深,畫定未來前進路線。
習近平時代能否推進兩岸政治談判進程,在中共十八大後,受到兩岸政學界議論,兩岸智庫並提出建議,在兩岸展開政治談判前,應可組成兩岸外交、軍事政治等議題的專門小組,先行開啟溝通對話,凝聚共識,為展開政治談判創造有利基礎。
陸委會昨日召開諮詢委員會議。陸委會諮詢專家認為,未來「習李體制」的對台政策,將以對兩岸關係提出合情合理安排、商簽和平協議,及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等三項政治工作為著力點。為此,專家建議,台灣應爭取大陸菁英在政治上對台灣的認同。
目前正在美國訪問的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指出,他所提的「憲法各表」,基本上是維持現狀的設計,兩岸現狀互不隸屬,但憲法有特殊關係,這種說法更務實更有合理發展性。他並強調,雙方憲法正式合理安排和承認的問題,必須將來正式談判才能解決。
正在美國訪問的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昨表示,兩岸憲法正式合理安排與承認的問題,必須透過正式談判才能解決,但目前時機尚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