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同型船的搜尋結果,共44筆
萬海航運(2615)13,100TEU新船「虹春輪」將於10月底交船,緊接著,12月還有一艘「東春輪」的同型船交付,都將投入美西線營運,展現經營美國線的企圖,也讓萬海船隊從7,000TEU一舉提升至13,100TEU,大幅降低單位成本,增加競爭力。
6日海巡署艦隊分署與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於中信高鼎廠共同主持第5、6艘600噸級巡防艦(CG607)的交船與下水典禮,2艘CG607搭載1門鎮海火箭彈武器系統、1門(2管) 20機砲遙控槍,分別效力於西北至台日海域護漁及維權任務、東方太平洋至綠島蘭嶼專屬經濟海域巡弋任務,有效捍衛海疆,保護海域活動漁民的人身安全。
海巡署以海軍沱江艦為藍圖,打造負責「平戰轉換」重要任務的「安平級巡防艦(600噸級)第5艘八里艦交船暨第6艘CG607吉安艦下水命名聯合典禮」,上午在高雄中信造船舉行。除了可預留搭載雄二及雄三反艦飛彈空間外,更加裝20機砲遙控砲塔及鎮海火箭彈,成為海巡艦隊中最具震赫威力的艦艇。
裕民(2606)與日本住商株式會社簽訂在日本大島造船所株式會社建造99,990載重噸超巴拿馬極限型(Post Panamax)散裝貨輪「裕越輪」,今日在日本大島造船廠舉行命名接船儀式。裕越輪船長235公尺,船寬40公尺,載重噸99,990公噸,是大島造船廠為裕民全新設計建造的99,990載重噸Post Panamax系列中的第二艘,除了延續節能環保概念,更增加智能化的元素,有利於透過船聯網管理,提升故障預警。
遠東集團股東會由旗下裕民航運8日打頭陣,集團大家長、裕民董事長徐旭東指出,疫情、戰爭、地緣情勢造成供應鏈斷鏈或改變,現在物流運輸難得不得了,誰能掌握先機就是大贏家。他也預期散裝市場需求將超過船舶供給,合約、租金將有不錯成長,裕民今、明年有17艘新船加入搶市,看好未來二、三年景氣。
由於新冠疫情持續延燒,內陸物流延滯、船舶塞港問題尚未完全舒緩,及全球經濟活動與消費習慣改變,導致船舶貨櫃運能需求大增,貨櫃船運費與租金持續高漲,全球航商需船殷切緊迫,加上國際海事組織(IMO)將於2023年起強制執行減排政策,將加速老舊船隻汰除速度,導致貨櫃航運市場對新船需求旺盛。台船(2208)董事會決定自建支線型貨櫃船,提供更早船舶檔期及更優性能的船型,布局船舶租賃業務搶攻貨櫃航運市場商機,也突破航運景氣循環,與低價競爭對造船產業不利的窘境。
台航(2617)委託日本大島造船所建造的6萬噸級散裝貨輪「臺毅輪」,今(7)日以視訊方式舉行命名交船典禮。台航董事長劉文慶表示,台航在台灣住友商事的協助下,迄今已向大島造船所訂造20艘船舶,此次交船為第17艘船舶,其餘3艘船舶將分別於2022年第二、三季交船。
台灣全力發展離岸風電成為國際兵家必爭地,裕民航運28日宣布與丹麥商World Marine Offshore A/S(WMO)達成合資協議,成立裕民風能航運公司(簡稱裕民風能),同步進行購船與造船計畫,初期聚焦離岸風電海事工程運輸與維修等風電船藍海市場,採長期合約、獲利穩定,投報率高。
裕民航運轉型多角化經營,宣布與丹麥商World Marine Offshore A/S (WMO)達成合資協議,共同成立裕民風能,初期規劃同步進行購船與造船計劃,首任外籍總經理擁有豐富的歐洲離岸風電產業工作經驗,將帶領由國人組建的本土工作團隊,提供專業的離岸風電海事工程物流運輸服務。
中國航運20日董事會通過,將由兩家子公司向青島北海船舶重工各訂造1艘21萬噸大海岬型船,每艘造價5,850萬美元,較今年年初裕民訂造的同型船高出800萬美元,較去年秋天的4,850萬美元更漲了1千萬美元。另陽明海運目前研議中的1.5萬箱(20呎櫃)貨櫃船,估計也會加高近千萬美元、上看1.3億美元造價。
台航(2617)4月所交付的第二艘新造船「臺威輪(M.V. Tai Strength)」,該輪適時加入該公司營運船隊,將有助於提升公司整體營運效能。
台航(2617)今年有5艘新船交船,其中4艘8月以前交,平均毛利率估在三成以上,公司持有的中小型散裝貨輪今年以來運價特別好,目前市場上價格已經是去年同期二到三倍,法人估計本業獲利至少增加五成,雖然少了賣船利益,卻有土地合建利益1億多元可以補上,今年EPS估計在1.8到2元之間。另公司持有不少土地,若重估淨值將自目前的24.09元提高到40元以上。
散裝船運市場今年氣勢如虹,過去一周運價雖有震盪,但也是逐步攀高,上周五(22日)海岬型船現貨市場日租24,631美元,與去年同日的5,911美元相較,是4.17倍價,巴拿馬型船日租14,934美元,是去年同期6,844美元的2.18倍價,超輕便型是2.08倍價,輕便型是1.80倍價,長約貨載運價與成交量齊揚,散裝族群全面看好。
萬海(2615)2020年及時搶進美西航線,大發利市,看好市場前景,加快擴充船隊腳步。萬海公司2,038箱(20呎櫃)系列首艘新造船「蘭春輪」1日首航香港,該系列共12艘船,今年將交六艘,另四艘3,055箱新造貨櫃船也將在年內交船,並洽談增造約十艘同型船。
萬海航運31日代新加坡子公司公告以2,475萬美元、約台幣7.02億元,購入一艘6,350箱全貨櫃船,公司累計12月已購入7艘類似等級的中、長程航線全貨櫃船。業界分析,該型船日租已經自2020年年初的1.85萬美元漲到2.8萬美元,且出租方都要求簽三年長約,船公司因此紛紛開始改租為買。
德翔海運為持續增加自有船舶比例,上周五(11日)向大陸中船黃埔文冲船廠下單訂造二艘1,900箱(20呎櫃)貨櫃船、外加二艘選擇權,每艘造價約2,280萬美元,前二艘船預定分別於2022年第三、四季交付。德翔本月初新買進一艘2,500箱貨櫃船,自有船達14艘,占營運船隊34%,朝50%目標邁進。
德翔海運今年委託台船(2208)進行1,800TEU級貨櫃輪的脫硫洗滌器(scrubber)加改裝作業,首艘「TS PUSAN」加裝脫硫塔案昨日完工,修繕完成後將可符合「IMO 2020」的國際船舶硫氧化物(SOx)排放量要求。
陽明海運(2609)旗下經營散裝船的光明海運,今年逐季大幅減虧,9月本業開始有獲利,外加出售一艘舊船獲利近70萬美元,第四季估計全季可望獲利,明年公司有三艘高價租進的船舶租約到期,全年有望轉盈。而陽明的貨櫃船運今年第三季也大幅減虧,漸入佳境。
德翔海運委託台船建造的第五艘1,800箱(20呎櫃)曼谷極限型全貨櫃船,27日在高雄漢來大飯店舉行交船典禮前夜祭,德翔有一批到南部做年度旅遊的員工,與德翔海運董事長陳德勝、德翔船務董事長莊壯麗(陳德勝夫人)、海運總經理涂鴻麟、資深副總經理黃仁傑等上百人,與新船命名人台灣銀行總經理邱月琴等貴賓一同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