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同婚+施行的搜尋結果,共11筆
因應明年元旦起民法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行政院院會今天審查通過「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原本同性婚姻專法年滿18歲未滿20歲,同性婚姻須得到法定代理人同意的規定刪除,促使同性婚姻專法與民法施行日期及方向一致。
台灣已於2019年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但兩岸同性伴侶受兩岸條例等限制,仍無法在台成立正式婚姻關係。對於兩岸同性伴侶在台婚姻登記問題,陸委會近日預告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表示兩岸條例準用涉民法後,將使我國人與陸籍之同性伴侶法律適用結果趨同,避免產生對境外同性伴侶歧視性之對待。
第18屆台灣同志遊行昨天在台北市政府前舉行,由於疫情影響,外國民眾無法到場參與,根據主辦單位「台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統計,現場超過13萬人共同參與,此次遊行主題為「成人之美」,強調性多樣社群不只是需要「被看見」,而是應該被真正地理解與尊重,每個人都是最美的存在。
去年我國施行「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成為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婚的國家,今天是第18屆同志遊行,外界質疑明明去年同婚專法已施行,為何還要站上街頭,彩虹平權大平台執行長呂欣潔說,跨國同婚、共同收養、人工同殖等議題能未解,而同志議題在社會上是否有空間也仍待觀察。
同志遊行第一屆在2003年舉行,當年僅有不到800人參與,隨著社會風氣開放,願意走上街頭的人越來越多,遊行的規模越來越大,經過多年的倡議,去年我國施行「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成為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婚的國家,今年適逢第18屆同志遊行,主題訂為「成人之美」盼外界尊重性少數。
基隆市議會不分藍綠等6名年輕議員,共同發起「促進性別平等連線」,呼籲落實性平教育,5日獲市府回應舉辦「情感教育大會考」,以模擬情境,透過網路APP讓學生快問快答,破除生活之中常見的情感迷思,推動基隆成為性別友善城市。
同婚專法明天上路,內政部昨公布同性結婚書約樣式,遭疑有差異歧視,不希望出現「同性」二字,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目前外界看到的都是之前的範本,下午內政部網站會正式公告結婚書約,不會有同性兩字,其他文件也一樣不會出現「同性」二字。
立法院將於明天展開同婚專法草案朝野協商,挺同團體今上午集結在立院外,主張行政院748號解釋法已是折衷版本,他們絕不可能接受民進黨立委林岱樺提出的同性結合專法。特別的是,有40對同志家庭帶著小孩冒著細雨到場聲援,強調幸福沒有不同、配偶才有雙贏,呼籲立委別拆散家庭。
下一代幸福聯盟提出的「愛家三公投」全數通過,三項公投平均超過700萬張同意票,最高票達765萬。幸福盟今舉行記者會,將組成修法及監督小組,要求行政院必須依愛家公投主文、理由書及精神,儘速提出修法原則及草案,落實愛家公投結果。
約50名反同群眾昨齊聚司法院外,當民法婚姻規定違憲消息傳出,群眾瞬間群情激憤擊鼓悲鳴,控訴「釋憲無效」、「司法蒙羞」,怒撕傳單砸向司法院,還在雨中舉著大法官照片靜坐抗議。同時間,PTT八卦版討論串也被推爆,有網友稱「司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更有人笑說「恐同宗教崩潰啦!」
傳統的婚姻制度,指的是一夫一妻、一男一女的結合,為維繫和保障這項婚姻關係,刑法從1923年制訂通姦罪並施行至今,直到日前司改會議才決議要讓通姦除罪法;但為同婚議題,大法官會議認為婚姻不應拘限為一男一女結合,同婚者的權利應獲保障,台灣這種對婚姻看似前衛卻又保守的態度,是相當奇特的法理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