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名家專欄的搜尋結果,共505筆
新北市長侯友宜在接受國民黨徵召後,面對挺韓、挺郭派的不同聲音,外有民眾黨及民進黨的雙重夾擊,加上團隊重整、重新磨合,導致民調一直無法有效提升,但隨著侯友宜找來國安會前秘書長金溥聰操刀後,情況已有明顯不同。這個轉折點,就是從侯友宜上《少康戰情室》提出包括兩岸、兵役、能源等重大政策開始,把一度陷入徵召爭議的侯友宜拉回選戰主軸。
自從五月底六月初接連爆發性騷指控起,台灣的媒體幾乎每天都有相關的報導,都有新的指控出現,除了一開始的政治圈,逐漸延燒到演藝圈、體育圈甚至其他行業,也因此被稱為是「台灣 #MeToo 運動」的開始。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見賢思齊,是文化人一向的態度,而讓國際名家來台,陪同國內樂手演出,發揮母雞帶小雞的綜效,TSO(北市交響樂團)近期發揮得淋漓盡致。
隨著近日所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普遍高於預期,美國11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達26.3 萬人,高於市場預期;而平均時薪單月成長幅度11月為0.6%,也呈現高於預期。同時,美國11月 ISM 非製造業指數達56.5,美國10月工廠訂單月增1%,同樣高於預期。這些相對過熱的經濟數據,給予市場對於美Fed恐進行緊縮貨幣政策的擔憂,美股震盪,經濟的好消息是資產價格的壞消息一事,似乎已在盤面上循環。
美Fed鷹派立場持續,本周由於多位Fed官員將相繼發表談話,市場情緒偏於保守。根據目前部分官員已發表談話的內容來看,普遍認為要降低通膨仍有一段路要走,多數支持要緊縮貨幣政策以抑制通膨,當然這將會提升失業率,讓就業成長速度放緩,美股自然跌多漲少。
美Fed主席鮑爾在全球央行年會上表達鷹派立場,而同時警告未來美國經濟將面臨一些痛苦。鷹派立場的背後象徵著美Fed偏向一次性的把高通膨問題解決,儘管這對於短期股市不利,但是高通膨一旦成功被解決,通膨回歸合理,經濟就能穩健向上。
繼美Fed多位官員日前態度偏鷹,認為要持續升息以抑制高通膨後,華爾街進一步擔憂美Fed恐將釋出更為鷹派的訊號,於是趕在本周將登場的全球央行年會前,投資人先行減碼,提防美Fed主席鮑爾重申鷹派升息,力抗通膨的立場,美股漲多回檔。台股在台幣貶值,權值股走弱下,指數連續下探,8/23日收盤創下近9日的波段新低。
美國勞工部公布美國最新非農就業數據,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幅達52.8萬,優於市場預期;經濟數據強勁的結果,間接證實先前美Fed認為經濟具有彈性,能夠承受更為激進升息的看法,故市場認為美Fed 9月下旬升息3碼的機率升高。目前投資人靜待7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公布,普遍認為7月數據有機會比6月略降溫;而由於美Fed已實施一連串的升息動作,市場正在觀察這些舉措對於通膨產生了多大的壓抑效果,進而預估美Fed後續的升息動作。
外資截至今天,賣超台股高達9858.3億元,快要破兆了!遠遠超過外資史上前三大賣超台股紀錄,第一、2020年的5394.7億元,第二、2008年4700億元及第三、2021年的4539.1億元,目前賣超金額更是逼近過去兩年外資賣超的總和,但是從最新的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美元指數、外資期指未平倉水位等數據近期的走勢,筆者認為外資將不得不求饒,「求饒式買盤」將再現!
前新竹市長林智堅和前衛福部長陳時中,這兩位曾經的當紅炸子雞,作風相似,都靠大內宣被推上神壇。找網軍、網紅當啦啦隊一路造神。但終究經不起事實檢驗,大內宣堆出來的虛假人氣如國王新衣,終有被揭穿的一天!
投資之父坦伯頓名言:「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追隨中成熟,在希望熱絡中毀滅。」這告訴我們股價與利多或利空消息的反映是不即時的,所以投資人們當看到新聞傳出某公司的任何消息時,可能需要審慎評估,才不會錯估情勢,個股有時會領先基本面半年以上反映,筆者今天就針對最近利空消息紛飛的晶圓代工來跟大家闡述自身的看法。
近日美國7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51.1,不僅高於預期,數值呈現反彈,同時消費者對於長期通膨的預期也回落,一年通膨預期終值5.2%,低於預期的5.3%,而五年通膨預期初值2.8%,同樣低於預期的3%。顯示市場的通膨預期已在降溫,美Fed激進升息的動作不會持久,資金緊縮問題初步有解。
就在市場靜待本周將公布的美國最新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數據之際,美國白宮繼今年3月、5月之後,再度出面示警預期美國6月CPI年增率數據將非常高;不過其強調該數據將是回溯過去的數據,6月CPI數據已過時,後續隨著能源價格下跌,通膨將會降溫,希望能為高漲的通膨數據提前打預防針,只是美股似乎不領情。當前市場的焦點早已從激進升息衝擊轉為經濟衰退疑慮,隨著2年期和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曲線倒掛持續,經濟衰退擔憂升溫,美股低檔盤旋。
今年2月中旬筆者在專欄提到:「長榮及長榮航,差一個字差很大」,當時因為看好長榮航才寫了此篇文章,筆者就延續這個話題,再聊聊貨櫃三雄與航空雙雄,到底差多大!事隔近5個月,台股遭受俄烏戰爭、大陸封控、通膨、升息等各種利空的襲擊下,從當時的18268點,逐漸震盪走低,昨天收在14349點,跌幅高達21.4%,而長榮及長榮航與當時差多大呢?還原除息的價位後,長榮下跌20.8%,長榮航僅小跌7.1%,兩者相差13.7%,長榮航勝出,噴射機持續在高空翱翔!
上週提到美股要有週級別的日出訊號,並且能連續攻擊,如此國際股市才可望迎來較明顯的反攻!而當中的關鍵在於要出現「通膨放緩」的跡象。果然隨著密西根大學將未來5至10年通膨預期值下修至3.1%(從3.3%),而未來一年通膨預期值也下修至5.3%(從5.4%)之後,市場認為如此數據讓市場認為下半年美Fed激進升息的機率可望下降,美股在6月下旬終於拉出週級別的日出訊號,週K線出現越過前一根K線高點,同時收盤確認。而隨著美股嘗試反攻,國際股市反彈,台股也跟進。
美國通膨數據創近40年新高,為了對抗通膨,聯準會(Fed)採取激進升息,整體升息力道較先前市場預估來得大,市場悲觀情緒也持續。升息加速的結果,市場認為美經濟硬著陸風險升高,儘管美國總統拜登和財政部長葉倫近期表示美國經濟衰退並非不可避免,但是隨著經濟成長明顯放緩的跡象將越來越明顯,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機率正在升高,美股也呈現弱勢。
過去多次提到美Fed對於市場持續進行預期管理,原因在於這次全球通膨不是單由寬鬆的資金面造成,同時還有俄烏戰爭及大陸疫情封控對於供給面所造成的影響,因此光靠升息不足以完全壓抑通膨。
由於通膨隱憂仍在,投資人靜待本周五要公布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及美Fed的後續態度變化,原先市場認為有機會9月暫緩升息的機率下降,國際股市再度進入震盪。近日台股出現了四月份以來,行情第一次出現週線的慣性改變,週K線上出現了週級別的日出訊號(當週高點越過前一週高點,同時收盤確認),後續只要能守住上週紅K棒低點16368點,多方的可操作的時間將拉長;短則3~5週,長則8~13週,等於漲勢有機會從端午延伸到中秋。
隨著通膨壓力有機會見頂,目前市場認為美Fed 9月放緩或暫停升息的機率上升,是否有更多徵兆來證明通膨放緩,這將是後續的觀察重點;而美股只要能夠不再破底,對於台股的壓制就會減輕,多方就有更多操作空間。相較於今年初,當前台股最有利的在於相對位置,今年初是大漲二千點後,頭部型態浮現;如今是大跌三千點後,剛剛底部成型。
短短2個交易日,台股累積飆漲超過640點,而且外資也同步買超489億元,台積電連續2天收在當日最高點,5/30收盤價547元也是近一個月以來的高點,台股就此無腦走多了嗎?曾任外資操盤室的張貽程分析師表示,他認為其實有以下幾點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