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含鈉量的搜尋結果,共28筆
鹽在日常飲食中是最常見含鈉調味品之一,在飲食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無論是烹調或食物加工都少不了,鹽可以維持身體電解質的平衡、幫助神經傳導,同時也是肌肉收縮及放鬆必需的微量元素。不過,鹽攝取太多的話,無形之中潛藏健康危害的風險,減鹽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呢?讓專家教您幾個小技巧。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今天發布新指南推動食品減鹽,建議食品業者自主減少加工與外帶食品含鹽量。
在台灣,腦中風排十大死因第三位,尤其即將進入冬季,恐提升腦中風誘發機率。樂生營養科蘇嘉華主任表示,想要預防腦中風,除了包括45歲以上之年齡層且有三高及抽菸史等高危險族群應每年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外,平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是關鍵。
飲食要低鹽不要太鹹,是現代人都有的健康觀念。不過一口就吃出鹹味的食物還能減量或避開,可怕的是吃起來不鹹、甚至是被當成點心的甜食,竟然也含鈉量爆表,往往讓人誤入高鈉陷阱而不自知。三峽恩主公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高銘鴻醫師點名三餐和點心中「隱藏版」NG地雷。
悠閒在麥當勞吃份早餐,是許多人的周末假日選擇,對想陪伴孩子用餐的父母更是首選。不過,速食店的食物熱量絕對不低,怎麼挑選才不會太油太鹹?營養師高敏敏指出,麥當勞早餐熱量差異極大,從280到700多大卡都有,她盤點19項單品熱量排行榜,其中,脆雞腿排烤土司居冠,吃了最容易水腫,而吉士蛋堡則最無負擔。
台灣夜市小吃多,是民眾外食的主要來源之一,但外賣小吃要快速擄獲民眾的味蕾,料理比一般油膩且味道重,為增添濃稠滑嫰口感,食物還特別愛芶芡,營養師指出,勾芡後的食品熱量特別高,容易引起肥胖,也可能引起慢性病發作,有5大勾芡小吃應當淺嚐即止。
吃宵夜選錯會讓人發胖。營養師高敏敏分享,不要以為只有鹹酥雞和泡麵是宵夜地雷,其實看似清爽的涼麵一份就要653大卡,榮登宵夜熱量冠軍,讓不少網友看呆直呼,太可怕了!涼麵真的嚇死人。
今天是中秋節第二天,各式各樣的月餅,加上文旦、烤肉,親朋好友團聚一起,更讓人食慾大開,幾天下來,不只天上明月圓,連自己的肚子也圓了。鮮少有人可以抵擋得了美食的誘惑,因此要過一個圓滿的中秋佳節還真需要一點巧思。
許多注重健康的外食族到餐館或麵攤點餐時,都會擔心店家在餐點裡加味精,深怕一旦味精吃太多,會有口渴、頭痛、心悸等過敏症狀出現等現象,甚至有人傳言吃味精會中毒或是致癌;但味精吃多了,是否真的會傷身?
端午節即將來臨,許多人紛紛吃應景粽子,由於一顆粽子熱量約400至600大卡,現代人講求健康飲食,只要稍微調整餡料食材,不僅能將熱量減量100至200大卡,健康吃粽又兼顧其他均衡營養。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各類抗菌商品迅速竄紅,「白因子」公司產品其成分標示:水(H2O)、次氯酸(HClO) 、氯化鈉(NaCl)。當媒體問到產品製程,白因子公司表示,白因子環境抗菌液及環境抗菌液成分皆為「弱酸性次氯酸」,並說明製程是由調和製成而非電解,混合生產後的確會有微量次氯酸及次氯酸鈉的產生,但白因子公司表示含鈉比例都在安全性標準範圍內。
減重一定要餓得頭昏眼花、全身無力嗎?試試澱粉吧!美國醫學博士麥克杜格從亞洲人身上發現澱粉的奧秘,吃穀類和蔬菜為主的飲食不但讓人健康到老,還能開心減重。
一顆粽子的熱量高達近500大卡,讓許多想吃粽子、感受端午節氣氛的民眾望而卻步,為讓更多人能吃粽子又控制體重,烏日林新醫院舉辦「端午熱量解密.端午健康吃粽」活動,營養師也提出3低1高、少用沾醬及搭配食物等方式,教導大家如何能健康吃粽子。
如果你沒空買水果、吃水果,想改喝果汁,也要注意熱量,番茄汁、紅葡萄柚汁是熱量低又營養的選擇。
問:炎熱夏天食慾不佳,吃飯配菜加點辣椒醬吧!對身體會有什麼影響嗎?
一講到「味精」不少人第一印象都和不健康畫上等號,到底味精該吃還是不該吃呢?就有專家表示,味精是安全的!而且就和吃番茄一樣健康,此話一出顛覆了許多人的想法。
天冷來上一碗關東煮整個身體都會跟著暖和起來,但是一鍋關東煮裡有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選擇,到底該怎麼吃才是最好的搭配呢?根據營養師指出,關東煮裡有5種品項是最不推薦,因為熱量真的是太驚人,第1名一公布讓網友傻眼,因為網友表示它的CP值是最高的阿。
根據國健署國民飲食指標手冊,國人每日鈉攝取量應該限制在2400毫克以下,換算下來若1日3餐,1餐則需低於800毫克,但根據消基會調查4大超商便當發現,20件樣品中有15件鈉含量超過1餐標準,更有部分便當鈉含量爆表,吃一份就超過一天標準,長期食用,恐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與腎臟病的風險。
中秋節將至,全家歡喜團聚、烤肉、賞月,少不了美食,雲林縣虎尾天主教醫院營養室賴筱雯營養師特別提醒大家,市面上販售月餅種類多元,熱量也會依不同餡料和成分而有所不同,但大多屬高糖、高油且高熱量食品,如市售蛋黃酥一個約280至350大卡,等於吃一碗飯,甚至更多熱量,得小心其中所隱藏的糖分和油脂對身體造成的負擔。
衛福部國健署建議,成人一天攝鈉量也不應超過2400毫克,也就是一茶匙的鹽。但根據國民健康局的調查,台灣人普遍吃了太多鈉。19~64歲男性平均每天吃進4580毫克,超過規定量的1.9倍,女性也超過1.5倍,約3568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