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吳政忠的搜尋結果,共180筆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29日宣布,台法已完成簽署科學與技術合作協議(STC),聚焦半導體與量子、健康、海洋、數位與網路安全及人工智慧、綠色產業及能源與減碳、太空等六大領域進行合作,也將定期召開科學研究會議,首場將在明年5月上旬登場。
半導體供應鏈的穩定,對台灣及歐洲乃至全球未來的繁榮和安全至關重要,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近日率團訪歐洲,11月24日與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及捷克眾議院議長艾達莫娃共同見證「供應鏈韌性中心」於捷克查理大學揭牌,以及查理大學校長克拉利奇科娃與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簽署執行協議書。
外界持續關心台積電1.4奈米製程將落腳何處?國科會主委吳政忠15日表示,科學園區用地盤點持續進行,事實上目前中科、南科都還有用地,特別是南科還有還幾個園區在開發當中,「台積電他們也會提出需求,目前持續保持聯繫」。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日前提出「桃竹苗大矽谷計畫」,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今日表示,科學園區的發展都會與鄰近生活圈結合,隨之發展的AI應用商機、晶創計畫效益因此不會侷限在單一園區當中,「大園區概念與大矽谷精神相當契合」,接下來不只是桃竹苗,大台中、南部S廊帶都有類似的規劃,科學園區「未來會朝2.0方向走」。
教育部112學年度核定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台北科技大學與逢甲大學4校成立太空工程研究所,各校招生人數均15名,全數滿招。搭配太空科普類系所辦學正熱,立委提議成立太空博物館,且落成於觀光人潮踴躍的台南,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回應:「可以考慮一下」。
行政院政委兼國科會主委吳政忠10月22日結束臺灣及菲律賓第八屆部長級年會後,由菲律賓啟程前往澳洲,26日與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產業科學及資源部高層會談,雙方就未來臺澳在量子、半導體以及淨零科技含氫能等重點領域之科研合作進行討論。
台積電不考慮進駐龍潭科學園區三期,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昨在立法院接受媒體聯訪時指出,依照規畫要到116年才會進入土地徵收階段,屆時地方政府的角色才會變得吃重,三期擴建案一定會持續進行,不會因為一家公司不來就不擴建。立委也說,不要在還沒進入地方政府事項,就先把責任轉嫁給地方政府。
「2023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未來科技館」歷經3天盛大展出,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今(14)日授獎予TIE Award 12隊獲獎團隊及未來科技獎80 隊技術團隊,期勉團隊持續研發並與市場接軌,為台灣科研創造最大價值。
副總統賴清德15日出席台灣人工智慧年會開幕式時表示,「AI力就是國力」,他認為,未來每一個人都要有學習及接觸AI能力,盼在全球化時代,用AI力量把台灣機會之窗愈開愈大,國力愈來愈強。同樣與會的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也指出,未來十年是新創的黃金十年,有生成式AI及IC晶片設計加入,為台灣各行各業帶來創業機會。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今日表示,龍潭科學園區開發一定會兼顧居民的權益,確定南側密集住宅區已經不考慮,完全不會影響到居民。
台灣原本訂定AI人工智慧基本法擬在9月完成,但目前腳步放緩。國科會主委吳政忠3日表示,ChatGPT的生成式AI出來後,歐盟、美、日都有意訂定專法監管,歐盟雖開第一槍但草案要經三關只通過第一關,其他國家仍在研議尚未定案,台灣必須密切觀察國際上對生成式AI法律規範的情況及變化,不宜衝太快,以免法律限制太大,壓抑各產業的發展。
行政院於今(24)日拍板,113年編列科技預算為新台幣1569億元,較112年增加242億元,成長幅度達18%。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科技預算驅動未來我國10年產業新面貌為核心,其中基礎科研占37%、重點政策計畫45%,將投入晶創台灣、淨零碳排、高齡科技、太空及6G等關鍵議題,實現科技發展願景。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15日宣示,十年期「晶創台灣計畫」,除打造台灣為IC設計重鎮外,還要讓全球頂尖的新創公司都來台灣合作,十年要讓台灣IC設計在全球的營收占比,從目前的18~19%翻倍增至40%。
為了滿足龐大AI需求所使用的CoWoS先進封裝技術,台積電日前宣布砸下900億在銅鑼設封裝廠,預計2027年第三季量產。事實上,黃崇仁領導的力積電擁有土地的優先使用權,但在台積電總裁魏晢家親自致電,且黃崇仁想報恩張忠謀的念頭驅使下,力積電將地讓給台積電,成全設廠之事。
台積電最新CoWoS先進封裝廠確定落腳竹科銅鑼園區,在力積電讓地之後,外界揣測可能會引發缺地出走潮。國科會主委吳政忠25日表示,這次非常感謝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的禮讓,未來力積電如果需要擴廠用地,目前在南部科學園區高雄園區也有5至10公頃的用地可以馬上使用。
根據《財訊》報導,近年,歐美各國重量級政治人物及國會議員絡繹訪台,除了拜會府院外,很多人專程前往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拜訪,顯示台灣已成為各國競相爭取科技合作的對象,而國科會的角色也愈來愈重要。
行政院政委兼國科會主委吳政忠率團訪英,與英國創新科技部官員針對AI、半導體及相關人才、防疫科學等議題,進行交流;同時,在低軌衛星發展趨勢下,台英雙方皆盼在太空領域方面,開展緊密、全面合作。
國科會自今年1月宣布設立在美國史丹佛大學的Taiw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b(以下稱Taiwan S&T Hub)正式啟動後,首場大型國際研討會於6月2日(美西時間)在史丹佛大學舉行,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希望藉由這個平台,為台灣學術、產業,引進前瞻技術。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25日召開台美科技合作(STC)會議記者會。他強調表示,將持續推動並擴大雙方在半導體及環境模擬研究的合作,也將提高「癌症登月計劃2.0」計畫目標,吳政忠並透露,先前「IC設計前進基地」除了設在歐洲,也會研議在美國設立據點。
首屆台美科技合作會議於今(25)日圓滿落幕,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本次大會美方由國務院代理副助理國務卿Jason Donovan領軍,共13名代表來台,台美雙方共同參與學者有400多人,「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以此充分向美方展現我國的科技能量,未來將會持續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