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吳育昇的搜尋結果,共124筆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陣營為強化組織戰,團隊組織召集人、國民黨立委曾銘宗今天說,將邀請立委費鴻泰、李德維、前立委吳育昇擔任侯辦組織副召集人,強化組織戰尋求突破。
放著立法院的免費套房不住,王定宇要去跟顏若芳「分租」公寓,辯詞破綻百出,貽笑大方,原來出來跑,真的會還。
國民黨主席補選在即,繼立委江啟臣領表後,前副主席郝龍斌今天派前立委吳育昇到黨中央領表,面對外界以「世代競爭」形容這場選舉,吳受訪花了很長時間對外說明,若僅有年齡近半百的江啟臣一人競爭主席,非社會各界期待,強調「政黨智慧年齡不是問題」,郝無意爭取2024總統大位,能落實集體領導,並呼籲大家多多投票。
民進黨立委李俊俋今日上午於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舉辦「反滲透法公聽會」。出席的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副執行長吳育昇表示,現行的國安五法修正後即符合國家需求,而民進黨急著要通過的「反滲透法」根本是台灣版的麥卡錫法案,甚至更粗暴。
民進黨立委李俊俋今日上午於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舉辦「反滲透法公聽會」。出席的前立委吳育昇表示,依中華民國制度,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是一國兩區,不是境外、不是兩國論。吳育昇認為,未來司法判決恐難認定,且其法條內容是空白授權,是不確定的法律概念,未來恐導致許多莫須有的罪名,也會引發寒蟬效應,成為栽贓法則。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12日宣布退出國民黨,17日前將宣布是否參選2020總統。國民黨前立委吳育昇鐵口直言,郭不是前總統馬英九叫出來的。
國民黨新北市區域立委第1選區初選19日上午公布民調結果,挺韓大將洪孟楷擊敗老將吳育昇,將與民進黨立委呂孫綾對決,而高雄市第2選區由副議長陸淑美女兒黃韻涵勝出,8選區現任市議員李雅靜擊敗現任立委陳宜民,相較同為年輕世代的王鴻薇及徐弘庭於初選失利,洪孟楷、黃韻涵、李雅靜的出線,也為國民黨吹響世代傳承的號角。
國民黨新北市立委第一選區人選,確定由年輕世代戰將洪孟楷披掛出征,議員陳偉杰第一時間也在臉書上發文祝賀,同時喊話黨中央,應列吳育昇為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讓北海岸的立委再添一席,一起為在地打拼。
國民黨新北市立委第一選區民調結果出爐,新秀洪孟楷擊敗老將吳育昇,將代表國民黨對決民進黨立委呂孫綾,上演年輕世代的對決。
第10屆立法委員新北市第一選區(淡水、八里、三芝、石門、林口、泰山)初選,由登記參選的洪孟楷及吳育昇兩人於16日至18日三天進行民意調查。
吳育昇擔任新北第一選區立委三屆11年,深耕在地建設。上屆國民黨大逆風,吳意外連任失利,此次盼以政績強勢回歸,卻發現自己諸多政績,遭民進黨立委呂孫綾大力宣傳、據為己有。吳火大痛批,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呂就跟民進黨一樣只會割稻尾、發臉書,難不成想學蔡英文當網紅?
新北市第1選區立委國民黨初選電話民調如火如荼進行,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以新人之姿挑戰前立委吳育昇,洪孟楷連日來大打親情牌,帶著律師太太蘇怡文白天站街頭、晚上開直播,做最後衝刺,蘇怡文更在直播中曬恩愛,直呼洪孟楷有「律師認證」,是自己和選民都值得託付的對象。
國民黨立委第一選區(石門、三芝、淡水、八里、林口、泰山)初選競爭激烈,民調將在16到18日展開,「林口阿姨」新北市議員蔡淑君15日再次公布力挺立委擬參選人吳育昇的影片,除了找來前鄉長蔡宗一,更有15位里長與民眾出面力挺吳育昇,展現蔡淑君號召力。
新北第一選區本週就要進行初選民調,前立委吳育昇則是捲土而來,除了立法院多位立委相挺,日前新北市議員蔡淑君、鄭戴麗香、宋明宗,紛紛在自己的選區,掛起與吳育昇合照的看板、錄推薦語音,表態全力支持,在國會、地方力挺下,有望為國民黨拿回立委席次。
初選搶出線,巷戰拚人氣!國民黨新北市立委第一選區(石門、三芝、淡水、八里、林口、泰山)初選,老將吳育昇對上國民黨發言人的新秀洪孟楷,除了日前邀請大咖站台,隨著民調倒數,2人轉而到街頭市場拜票大演「巷戰」,要比誰握的手多,力搏選民青睞。
爭論22年的淡北道路環評案,在今年3月13日進行審查後,在5月8日再度進行環評審查,決定興建與否命運。侯友宜市長、前立委吳育昇、多位民意代表及里長到環保署表達支持淡北道路興建的決心,很遺憾的結果不如預期,但是淡北道路目前環評無法過關,從環評委員的決議上看來,已不再是紅樹林保育問題了。
國民黨立委第一選區(石門、三芝、淡水、八里、林口、泰山)初選競爭激烈,民調將在16到18日展開,有超級吸票機之稱的「林口阿姨」新北市議員蔡淑君,9日直播力挺前立委吳育昇,蔡淑君說,不管是石門水庫清淤、林口5萬噸配水池到運動公園,都有吳育昇在中央的努力,林口接下來的發展她還是選擇「老搭檔」吳育昇。
對民進黨失望很久了?總統蔡英文推行的「新權威」、「反民主」似乎與當初所提倡的觀念開始不同,所謂的「新權威」、「反民主」也淪為空談。「綠色分贓」及「破壞體制」、「無視司法」更是三不五時造成不滿。
對民進黨失望很久了?總統蔡英文推行的「新權威」、「反民主」似乎與當初所提倡的觀念開始不同,所謂的「新權威」、「反民主」也淪為空談。「綠色分贓」及「破壞體制」、「無視司法」更是三不五時造成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