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呼吸道併發症的搜尋結果,共12筆
屏東九如鄉50歲郭姓男子因工作不慎導致左上臂遭尖銳物刺傷,但因是小傷口以為沒事而未注意,不料卻變成「壞死性筋膜炎」,到院開刀後又演變成敗血症合併急性呼吸衰竭、以及令醫師聞之色變的急性吸窘迫症候群ARDS,所幸轉送東港安泰醫院搶救後,院方立即成立跨領域治療團隊並透過葉克膜搶救,成功將郭男從鬼門關前救回來。
台中25歲林姓少婦去年懷上雙胞胎,滿心期待能採取自然分娩,經詳細產前評估配合亞大附醫團隊細心追蹤,順利在1分多鐘就接生2寶,助林婦圓夢,但雙胞胎因肺部不成熟引發呼吸窘迫症候群,幸經治療即度過難關,夫妻17日將雙胞胎接回家團聚,直呼是「最佳新年禮物」。
「我有十根手指頭了!」蒙古來的小男孩「巴歐契亞Ochir」罹患罕病「亞伯氏症」,出生時手腳指頭就相連,在高雄長庚醫院專業團隊巧手醫治下,分割恢復正常功能,8日他在父母陪伴下、抓著心愛的積木玩具,還親手切下自己5歲的生日蛋糕,明天就要啟程回蒙古。
指揮中心今公布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中症,累計今年至今有47人中重症,其中有3例重症,兩人死亡,重症醫學暨胸腔內科黃軒指出,除了慢性病外,抽煙、喝酒、熬夜也是染疫重症危險因子,特別是吸菸者一但染疫,呼吸道內的ACE-2受體含量非常高,是病毒喜歡的「天菜」,一沾上去就在肺泡破裂,沒完沒了,易演變成重症甚至死亡。
「乾燥症」為自體免疫疾病,主要攻擊人體內腺體及黏膜,根據健保資料庫數據統計,全台約有超過5萬人受其所擾,包含「原發性乾燥症」及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所引發的「次發性乾燥症」。因好發於40-55歲更年期女性,常被錯認為更年期症狀而忽略,等到發現問題時已侵犯其他器官,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得玫瑰疹,一定會發燒嗎?」「玫瑰疹會傳染嗎?」「玫瑰疹會拉肚子嗎?」「得玫瑰疹,還可以上學嗎?」這些都是許多網友搜尋的熱門關鍵字,究竟玫瑰疹的發燒型態為何?如何照顧與預防?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20日發布最新報告顯示,新冠病毒的致死率是季節性流感的5倍之高,引發併發症的風險也較流感更高。
日本山梨縣1名20多歲男性7日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並出現腦膜炎症狀,包括發燒、昏迷等。專家表示,由新冠肺炎引發腦膜炎的情況在全球「極為罕見」,此案是繼大陸後的日本首例,也再度證實新冠病毒可能入侵中樞神經。對此,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認為,這應該是一個特殊的嚴重案例,和是否更容易傳播無關。
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3月24日訂為「世界結核病日」,烏日林新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曾瑞壯呼籲,民眾若是出現2星期以上的慢性咳嗽,吐痰、疲倦、食慾不佳、貧血、體重減輕或在午後傍晚有發燒症狀,可能是肺結核的症狀,建議可至醫院照胸部X光和痰液檢查,共同來終結肺結核。
台中市97歲張姓婦人,因擔心被人笑是「黑估」,即便受氣喘所苦長達40年,卻始終不願就醫治療,導致她支氣喘狹窄、呼吸衰竭,日前還因無法換氣差點昏迷,送醫後接受陽壓呼吸器與噴劑治療,終於能舒服呼吸了。
世界重量級拳王阿里(Muhammad Ali)日前病逝,家屬證實其死因為「不知名自然原因所致的敗血性休克」。
68歲張先生因感冒出現咳嗽、發燒症狀,卻不以為意拖了2周,直到病情加重才就醫。醫院檢查赫然發現,他的右側肺膿瘍已有14公分,經投藥及安排電腦斷層經皮胸腔導管引流膿液後,病情才逐漸改善。